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民报情感倾诉专栏的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玲 《新闻前哨》2006,(4):25-26
在目前热销的市民生活报上,流行着一个口述实录文体的副刊专栏——由普通百姓倾诉自己生活中的情感遭遇,记者聆听记录而成。它们被统称为情感倾诉栏目。情感倾诉最早出现在电台晚间节目中,像几年前广为人知的《夜渡心河》、《心灵之约》等节目。1997年《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第10版记者安顿主持的“口述实录”专栏首开报纸先河。由于读者青睐、市场效益看好,于是各报纷纷开辟情感专栏。短短几年,情感专栏迅速风靡了大江南北的市民生活报。如大打情感牌的《楚天金报》的《真情倾诉》专栏,湖北发行量最  相似文献   

2.
一、漫步在大花园之中 最近我们看了不少企业报副刊,真好似漫步在花园之中,比如,《中原电子报》文化版”、《长江航运报》“企业人文化”、《鞍钢日报》“热土·品读”、《江苏石油报》“邵伯湖”、《北方电力报》“生活树”、《铁道建设》报“花蔟”、《新疆石油报》“黑油山”、《石化管道报》“热流”、《上海铁道》报“汽笛”、《陕西邮政报》“绿色憩苑”、《万向报》“万向潮”、《拖拉机报》“东方红”、《茅台酒报》“杨柳湾副刊”、《焦作矿工报》“光与热”、《莱钢日报》“钢花”、《黑龙江邮电报》“绿韵”、《河南石油报》“秦淮风副刊”。  相似文献   

3.
李国伟 《新闻三昧》2007,(10):47-48
《辽河石油报》的"大副刊"就是该报的B版《辽河晚讯》。《辽河晚讯》是辽河石油报社坚持新闻改革,坚持为油田两个文明建设和读者服务的产物。《辽河晚讯》如今已经成为随《辽河石油报》A版正刊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土资源报》是面向全国国土资源战线的一张行业报,是伴随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而诞生的,由原《中国地质矿产报》、《中国土地报》合并而成。其副刊在原来两报各有特色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注重研究副刊动势、静势规律,并运用于办刊实践,取得了一定效果。一、副刊应当保持强烈的动势,但不能完全摒弃、排除相对静态性的内容。副刊广义上分为综合性文艺副刊、专题性副刊、专业性副刊。副刊是报纸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报纸的规律制约它要讲求新闻性(当然以副刊的形式),使内容具有动态性;同时,副刊又是有别于新闻纸的独特版…  相似文献   

5.
情感倾诉栏目怎样迎合受众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琳  孙畅 《新闻传播》2006,(8):15-15,18
情感倾诉类栏目是一个口述实录文体的副刊专栏——由普通百姓倾诉自己生活中的情感遭遇,记者聆听记录而成。情感倾诉最早出现在电台晚间节目中,1997年《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由记者安顿主持的“口述实录”专栏首开报纸先河。由于读者青睐、市场效益看好,于是各报纷  相似文献   

6.
王瑶 《当代传播》2001,(1):61-63
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报业进入繁荣阶段。各家报纸在栏目策划、选题构思上各显创新之长。在群芳争妍的报业百花园中,《北京青年报》的“口述实录”一枝独秀,耐人寻味。 “口述实录”从1997年5月底创办,逢周五出版,是《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的一道特色菜,是其“情感”版面的一种探索性的报道方式。创办初始仅为一个千字小栏目。从小栏目成长为今天的大版面,其成长轨迹至少表明这样一个事实:“口述实录”的报道方式受到了读者的认可、编者的重视,且生命力旺盛,已为多家报纸所采用,成为一种颇受欢迎的写作体裁。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7.
王瑶 《新闻采编》2000,(6):46-47,12
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报业进入繁荣阶段。各家报纸在栏目策划、选题构思上极尽创造之能事,新选题、妙主意层出不穷。在群芳争妍的报业百花园中,《北京青年报》的“口述实录”一枝独秀,耐人寻味。 “口述实录”从1997年5月底创办,逢周五出版,是《北京青年报 青年周末》的一道特色菜,是其“情感”版面的报道方式,创办初始仅为一个千字小栏目。从小栏目成长为今天的大版面,其成长轨迹至少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口述实录”的报道方式受到了读者  相似文献   

8.
“口述实录”不是新闻体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述实录"这一文体最初出现在<北京青年报>的"口述实录"栏目中.这类文章以它新颖独特的视角、特殊的叙述方式和人们所关注的情感问题吸引了许多读者,也使一些其他报纸争相效仿."情感地带"、"真情倾诉"、"都市女性"等口述性质的栏目和专版纷纷"出炉",形成一阵热潮.新闻学术界对此现象也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中华新闻报>上的一篇文章认为"口述实录"是"继大特写之后的又一被各媒体普遍看好的新闻体裁".  相似文献   

9.
2005年元旦,一档以当事人述说历史为定位的栏目——《口述历史》在凤凰卫视开播。在此前后,"口述历史"在中国电视上悄悄升温,陆续出现了《往事》、《大家》等以"口述"为主的纪实性栏目。与电视相比,"口述历史"在广播界却遭到了"冷遇",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报纸副刊已成为凸显一份报纸的特色和品牌,延伸报纸"主刊"思想内容的重要载体,成为吸引广大读者阅读、增加报纸发行量、提高报纸经济效益的重要臂膀。作为工人报的副刊自然也是这样。近年来,《辽宁职工报》立足工人报的定位,在办副刊上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较好反响。一份报纸的定位是由它的主要受众决定的。工人报作为全总或各省市、副省级城市工会的机关报,它的受  相似文献   

11.
企业报副刊的某些局限性很难逾越,但认清差距并非放弃努力,并非意味着我们就甘于平庸。努力将《莱钢报》副刊提升到相当品位并办出自己的特色是我们执著的追求。在具体实施中,我们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关于品位副刊不副。就读者群及宣传效果而言,在某种程度上,副刊  相似文献   

12.
本刊将从第七期起开辟《企业报论文选登》栏目,这是本刊编辑部同中国企业报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企业报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全国企业报理论研讨会上商定的。这次研讨会于5月14日至17日在开滦矿务局举行。会上,代表们交流了论文,并就如何深入开展企业报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研讨。与会代表还就本刊将要开辟的《企业报论文选登》栏目,提出了建议,他们希望栏目选登的文章,能围绕企业报的性质、任务、功能以及它在建设企业  相似文献   

13.
企业报动态     
《宁夏煤炭报》近来新辟了《百姓热线》栏目。一张企业报也需要这样的面时社会公众、贴近日常生活的栏目吗?回答是肯定的。首先,在目前企业报普遍存在“面孔呆板,三句话不离本行工作安排”的状况下,建立《百姓热线》本身就是对“企业思维”、“行业定势”局限的一种突破。  相似文献   

14.
石油物探报是石油部物探局党委主办的一张4开4版、面向全国石油物探系统的小报。去年初,我们为了提高通讯员的素质,进一步办好物探报,针对石油物探队伍战线拉得长、流动性大,地址经常变动等特点,首先从办好通讯刊物入手,将原32开本的《石油物探报通讯》改为4开4版报纸型的《物探报之友》,逢单月出版,并挑选了一名有一定编采经验的同志专门负责这一工作,由总编辑命题,刻意突出每期重点。在这张报纸上开辟了《让我们相识》《工作研究》《新闻写作》《通讯员信箱》《摄影漫步》《读者评报》《编余短论》等十几个栏目,在提高思想性、可读性方面不断出新,密切了报社与通讯员的联系。我们还在  相似文献   

15.
办活企业报副刊满足多层次读者需要杜华赋企业报的副刊怎样才能“活”起来,以满足多层次读者的需要,成为企业职工的心爱读物呢?我在办企业报的副刊中,经历了一个不平常的过程。我们《广旺矿工报》副刊“巴山魂”(原名“山花”)刚开办的时候,颇受读者、尤其是广大文...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1996,(6)
话说行业报副刊文/赵德铭对于陕西省公开发行的行业报副刊,笔者大都对其投过稿子。在这么多年的投稿中,笔者觉得,行业报的副刊,普遍存在着两大弊病。一是副刊过于行业化。行业报,顾名思义,就是各行各业所办的报纸。比如《西北工商报》、《城市金融报》、《法制周报...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报刊如林、质量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一张教育专业性的四开周报副刊上的一个栏目,能受到全国各地众多读者的喜爱和赞扬,实属不易。这个专栏就是《自学考试报》的“激扬文字”专栏。 《自学考试报》是为自学成才  相似文献   

18.
一张报纸要办出特色,开辟具有特色的栏目必不可少。如《人民日报》的“今日谈”,《经济日报》的“现场速写”,《工人日报》的“当代工人风采录”等,就非常有特色。我编《铁路建设报惯用多年,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要办好副刊,推出符合企业报特点的有特色栏目,同样必不可少。我开的《工程队轶事》栏目,迄今已七个年头,已成为我报的“名牌”栏目。为什么开办这个栏目?起始的想法是使栏目内容能够触到企业最基层,依靠基层群分央办杜日。他们作十、N中人大多数,开办固定的令他们喜闻乐见的栏目,可以这样说.办好了,很大程度上副刊…  相似文献   

19.
《今传媒》1995,(5)
试说企业报文艺副刊的特点及选稿标准文/陈玉恒企业报文艺副刊作为报纸文艺副刊的一种,应具有新闻性、文艺性、通俗性。但是,企业报又是企业主办的。以刊登企业内部新闻为主的、向职工发行的定期出版物。这就决定了企业报文艺副刊与党报、行业报、专业报和晚报不同的个...  相似文献   

20.
企业报动态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县上耗沁和下耗沁村的13名失学儿童,在石油物探报的帮助下,4月初重返校园。《石油物探报》是由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主办的一家企业报。今年1月12日,该报在一版以《敬礼——情系希望工程的两位老人》为题,报道了该局离休干部王恕、张宇夫妇自1992年起资助10名失学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