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谈课堂气氛与教学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堂气氛即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环境氛围,课堂气氛的构成要素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气氛与教学效果是成正比的。课堂气氛影响制约着教学效果,教学效果反过来又反作用于课堂气氛。可见,课堂气氛与教学效果二者之间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密不可分。课堂气氛的优劣几乎成了衡量课堂教学成败的标准。课堂气氛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大有在课堂气氛上做文章的必要。基于此,不妨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学习兴趣是学生从事学习的兴奋剂。我在教学一代表演艺术家、女作家新凤霞的…  相似文献   

2.
所谓课堂气氛,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互动共同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课堂教学气氛可以分为积极型、消极型和一般型三种类型。积极型的课堂气氛是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之上的,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特点,学生在这种课堂上能获得愉快、轻松、积极的情感体验。消极型的课堂气氛表现为学生和教师之间关系紧张,教学内容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生之间也没有合作和交流,学生在这种课堂气氛中表现出紧张、压力、害怕、烦闷等特点。而一般型的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效果一般,课堂教学活动正常进行。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营造积极型的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  相似文献   

4.
正活跃的小学语文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课堂教学开始时上课开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唱唱歌,背背诗,这样,不仅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  相似文献   

5.
杨树海 《考试周刊》2014,(17):129-129
课堂气氛是指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所表现出的一种心理与精神状态,它直接关系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课堂气氛在一定意义上由教师决定。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都会影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气氛。  相似文献   

6.
<正>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活"起来,既不呆板,又不被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如何唤起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是困扰中职学校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本文从教师的角度对课堂教学中如何营造"幽默氛围",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师生情感交流,最大限度唤起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在教学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气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影响着课堂教学气氛。  相似文献   

10.
<正>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课堂气氛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制约课堂气氛的要素很多,有教师、学生、教材、教法等,但是其中关键的是教师,只有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才有可能实现良好的课堂气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在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冯雪 《考试周刊》2014,(67):38-38
<正>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营造活跃、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呢?通过多年实践,我认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轻松候课,为课堂做好情感铺垫如果把课堂教学比做一场戏,课前几分钟的候课便是戏  相似文献   

12.
教学艺术不仅能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课堂教学中要从课堂气氛、教学语言、教学方法、板书设计等方面入手,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教师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在教学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气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课堂气氛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相反,消极的课堂气氛会压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更应该去组织好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学、有效学.  相似文献   

15.
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要从教材、学生、教师这三个要素入手来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初中语文课堂应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巧设课堂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6.
从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中,发现互动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教师与学生互动可以增加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开动学生大脑,最终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良好的课堂气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在教学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气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影响着课堂教学气氛。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呢?  相似文献   

19.
王亚维 《时代教育》2012,(10):135+169
本文通过对课堂教学组织中教师作用和地位的深入认识,指出了教师自身形象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重要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从课堂导语、课堂过程组织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教师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使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20.
<正>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实现教学相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地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学习更有积极性,课堂上,教师要发挥教学中的组织、引导作用,做学生的主人。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还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中调动课堂气氛课堂上,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有了良好的课堂气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得以发挥,要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