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小学三年级开始就要进行写作练习,因此,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说话训练就成了重要的教学环节。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文为的就是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因此,指导孩子大胆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如何说得多,说得有条理,勇于、乐于与别人进行交际,这是低段老师的教学之重。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多年来我一直担任低段的语文教学。刚任教前几年,发现每一节口语交际课下来,班级中只有那么几个"尖子生"表现优  相似文献   

2.
正在学校的教学比武中,有三位老师执教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的《我是什么》一课,更加凑巧的是,三位老师都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这引发了我对这种导入法的思考。【案例回放】A老师出示了一幅图画,图画上显示的是被遮住了一半身体的孙悟空,但大家能很明显地看到孙悟空的一半脸、一个胳膊和半截金箍棒。A老师神秘地问道:猜猜我是谁?学生的小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当得到学生的回答后,A老师再问:你是怎  相似文献   

3.
教育专家袁振国讲到他在美国听课的一个例子:小学一年级数学课上,老师A:"有哪位小朋友知道6+7=?"学生A:"我知道,6+7=12"。老师A:"你太棒了,真了不起,老师没讲你就能算了,而且你的答案已经非常接近老师的答案了。"(老师一边说,一边表现得非常高  相似文献   

4.
去年春天,我有机会在重庆市人和街小学听到金力青老师的课。她教的是一年级的看图学文《小白兔和小灰兔》。金老师在教完课以后的发言中提到,想通过这一类课文的教学,让学生增加一点段和篇的初步概念,为三年级以后的学习打一点基础。当时袁微子同志也在听课,他还就这个问题发表了意见。  相似文献   

5.
正前几天,我有幸参加了安徽省省级科研课题"小学语文‘表达课’教学模式研究"的研讨活动,观摩了一节由淮北市第三实验小学赵英老师执教的五年级童诗作文——"学写儿童诗",感触颇深,回味良久。赵老师的这节课设计精致,一环扣一环,给人清新扑面、童趣盎然的感觉。课堂上,赵老师先用一个圆来启发学生想象,由一个圆到一首儿童诗《蛋》,再到想象"啪嗒"之后会发生什么,想什么都可以,天马行空,无拘无束。此环节  相似文献   

6.
星期三下午,第一节上完课,我提前去了三年级五班等着学生从操场上过来。我呢,就在讲桌上的一摞杂志里随手拿了一本《我爱科学》。我想这可能是学生这一学期定的新杂志,就不由自主地翻看着。看着看着,突然一位男生冲着我大喊了一声:"闫老师,闫老师,您,您怎么在‘偷’……"我‘啊’  相似文献   

7.
情景呈现新世纪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住新房”一课,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课,相信老师们都非常熟悉这个教学内容,但未必有我这样的教学经历。  相似文献   

8.
一天上午,我想随堂听小吴老师的语文课。第一节课时,我打电话到三年级语文组,经询问得知小吴老师当天上午第二节课执教《拉萨的天空》一课。这是一篇新课文,我并不熟悉。在处理好事务后,我于第一节下课前十分钟赶到三年级办公室.借小吴老师的语文书把课文看了两遍。三年级其他班级的老师听说我要听小吴老师的课,也随同我一起前往听课。小吴老师课前准备很充分,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步骤环环相扣,教学流程自然流畅,但是我始终觉得学生学习的情绪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上似乎教师牵引得太多,并没有真正地把读书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我一边听一边思考:假如这篇文章让我来上,我该怎么上呢?下课后,老师们纷纷回到办公室。  相似文献   

9.
领养一棵树     
正开心米、酥油饼和炒肥肠已经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了。三年级的小学生,是不是应该很懂事了呢?是不是应该做一些表示自己长大了的事情呢?开心米一直在思考这个重要的问题。一天,开心米问小布丁老师:"老师,我想丰富一下课余生活,做点什么事情才好呢?"  相似文献   

10.
童年我做过无数金色的梦,但从没有梦见自己会站在讲台上,给学生上课。高中毕业那年,赵埝中心小学招考合同制教师,我被录用了。领导分配我教三年级语文,我不以为然:一个堂堂的高中毕业生,教小学三年级,还不是绰绰有余?然而事实并非如我想象的那么简单。我的课不但吸引不住学生,还在黑板上写了一些不规范的字。学生议论纷纷:“这样的老师能教我们吗?”是呀,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怎么办?我的耳畔又响起了王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改教育实践中,自己常想,能不能让学生当回“小老师”。全县小学的语文先进标兵选拔赛在我校举行,为我们提供了一次机会。授课的三位老师主讲六年级语文第九课、十二课和十三课,参赛老师用我班学生,把学生叫走了多一半。我想:下来的课该怎么上?有学过的,有没学的,讲也不是,不讲也不是。后来一想,干脆来个将计就计,顺水推舟吧,让听过课的学生给没听课的学生讲课,男女生各选一位代表分别主讲十二、十三课,决定公布后,大家都很兴奋。先组织“集体备课”,其间引导他们讨论、分析、总结三位老师授课的优缺点以及课文的重点难点。准备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史喜花 《考试周刊》2014,(51):160-161
<正>你们现在和孩子有感情,孩子也爱着你们。这是教育非常重要的条件。只有心心相印,教育才谈得上真正的成功。——李镇西怎样才能和孩子"心心相印"?让我们的孩子情不自禁地想听,喜欢听老师说话,乐于跟老师沟通,并能把老师的"大道理"落实到自己行动中?下面我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沟通策略两方面进行论述。一在小学,我大致将孩子分为这样四个年龄段:低年级,即一、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高年级,即五六年级。各个阶段的  相似文献   

13.
万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现在我有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我想问问您,我该怎么办。我一岁的时候,亲妈妈就走了。三年级时,爸为我娶了一个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节在一所普通小学常规调研时听的课。这节课是学习《我送老师一朵花》,应该是一节很欢快的课。然而,从课的第二环节开始, 我心情激动、沉重并莫名其妙地紧张起来。因为在这一环节,教师让学生交流、体会老师的辛劳时,我看到课堂里的学生对老师的“情感引发”无动于衷……我颇有感触,联想到上学期听到的同样是三年级的《父母的疼爱》,老师通过引导、启发让学生讲述和体验“父母的疼爱”时,学生说来  相似文献   

15.
<正>小学语文教学中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低年级的学生课堂上爱说、会说,踊跃发言,但到了高年级,老师常常抱怨高年级学生越来越不喜欢开口说话,只是当"收音机",不喜欢当"播音员"。这正如方帆在谈美国大学老师看中美语文课的差异中提到的"我们的语文课缺少教口头表达"。因此学生的"话匣子"打不开,学生想说但说不出,学生想说但不知从何说起,学生想说但怕说错了。在五年级《草船借箭》这一课的教学中,我  相似文献   

16.
有一天我到仰慕已久的一位老师那里听随堂课。我们是好朋友,没有任何的客套,就是纯粹的交流,准确地说,我是向他学习。那一天他上的课是《大作家的小老师》,是三年级的课文。上完课以后,我们就这堂课进行了简单的交流,话题的中心自然离不开"高效课堂"。"这是教学的主旋律!"朋友略带调侃地开始了我们的谈话。下面是我整理的谈话记录。我:今天听了你的课感觉很清爽,没有通常那样听课以后还很费脑子去想人家的路数、人家的亮点。觉得你上课不但清爽,学生也特轻松。  相似文献   

17.
模拟选举     
近期,我有幸参加了湖南怀化市溆浦县小学道德与法治"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杨老师和黄老师围绕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中"人大代表为人民"这一话题作了展示课。两位老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模拟选举投票这一学习活动形式。这说明我们的一线老师已经开始意识到道德与法治学习不应只是静坐听讲,死记硬背……更应该是实践活动、体验感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一次,小学低年级教学研讨课上,做课老师在开课后对学生提出来这样一个问题。当老师提出这个问题后,我在下面想,学生能答出来吗?这可是二年级的学生呀!事实也确实如我想,学生读完全班交流的时候,学生都说不出来,确切地是说是不知道怎么回答。老师再三问,才有一个小男孩站了起来,老师大喜过望,“你说。”“这篇课文写了一个小女孩画了幅画,不小心弄脏了,她在上面画了一只小狗。”“你说得真好!”老师又接着问:“结果怎么样呢?”“获得了一等奖。”老师高兴地表扬了他,让全班同学给他鼓掌。  相似文献   

19.
“偷”与捡     
记得我读小学一年级时,有一天上课,我弯下腰去捡掉下地的铅笔,却看到有两支铅笔横在地上。我当时想:其中一支一定是前面的同学不小心掉下地的,我想捡起来交给前面的同学,可当时,老师正在给我们讲课,我不敢违反课堂纪律,就把铅笔捡起来放在自己的抽屉里,想等到下课再交给同学或老师。过了一会儿,老师讲完课让我  相似文献   

20.
心灵的悸动     
一天,象往常一样,上完课悠闲地往办公室走。"老师"。在楼梯拐角处,"冒"出一个学生挡住了我。"老师,我想上音乐课。"看样子好象是等了很长时间了。"什么?"哼!我又没拉下课,竟然在路上截着我要课,这么没礼貌。心里这样想,但碍于面子还是和气的说:"你是七年级二班的吧?我们不是每周都有一节音乐课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