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正《中国民歌榜》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的一档公益性音乐节目,2003年3月开播,2004年即获得首届中国文艺十佳栏目。在之后十多年中,《中国民歌榜》作为全国唯一民歌类排行榜的广播节目平台,以权威的排行、专业的音乐品质向台湾听众推介大陆民歌,成为中央台在台湾岛内广受听众喜爱的精品音乐节目。十多年来,《中国民歌榜》推动着"对台湾音乐广播"在如何更好地向台湾听众展现大陆多元音乐文化方面不  相似文献   

2.
邰子剑 《东南传播》2018,(1):104-105
在当下"娱乐至死"一度甚嚣尘上之际,中央电视台一档原创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给观众带来了一股"清新之气",让电视荧屏另一端的观众重温了中国传统诗词文化的古典雅韵之美。第一季《中国诗词大会》一经播出就取得不俗的收视率,并获得相当热烈的反响。随后,《中国诗词大会》的第二季在2017年元月开播,这档节目在形式变革、文化传播以及价值导向上值得去学习探究。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的播出亦再次"圈粉无数"。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诗词大会》所呈现出的节目形态与文化价值进行解构、分析,以文化传播的视阈,对我国这部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类电视原创节目进行阐述,以期对电视节目今后的发展提供一定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胡晖 《声屏世界》2017,(7):16-19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要求.2016年2月19日习总书记在中央电视台视察调研时再次强调,要多设计一些融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好栏目,多办一些脍炙人口、寓教于乐的好节目.本文通过对 《朗读者》《见字如面》《耳畔中国》等三个高收视率、高口碑栏目的分析思考,从把握时机、研发模式和细心选材三个方面入手,着力阐述此类看似"低调高冷"的小成本文化类节目是如何跳出综艺娱乐节目的包围圈,达到"收视与口碑齐飞"的节目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璐璐 《今传媒》2012,(10):80-82
影视作品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对塑造国家形象起着重要作用,宫廷剧中后宫争斗、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影片叙事内容不胜枚举。这种叙事角度虽然抓住了观众的眼球,但却容易在国外造成一种文化扭曲。当今影视剧中极其流行的宫廷剧,像《宫》、《美人心计》、《步步惊心》这些"穿越剧"很容易让他国对中国文化造成曲解。本文就这一现象,以中国古装宫廷剧为切入点,思考在全球化视野中,如何制作优秀的国产影视剧作品以及建构正确的中国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5.
方子民 《东南传播》2018,(7):134-136
《耳畔中国》是2017年安徽卫视推出的一档大型中国风音乐竞唱节目,节目突破了以往音乐歌唱类节目千篇一律的节目模式,将音乐与传统文化创新结合,在"唱"民歌的同时又"说"民歌,"说唱结合"的创新,打破了民歌演唱纯表演式的展示,缔造了一档真正有意义的、能够代表"中国声音"的节目.文章从节目的制作主题、节目模式、内容叙事、整合传播等四个方面入手,对该节目如何将音乐与传统民族文化完美的创新结合做出探讨,以期对中国电视节目的创新和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做出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声屏世界》2012,(7):78
《银鹭歌声传奇》是山东卫视诚意奉献的一档致敬传奇经典的音乐文化节目,是目前山东卫视影响最大、口碑最好的大型栏目。该节目开播不久即获得《综艺》年度十佳节目,"用歌声怀旧励志,传承优秀音乐文化"成为业界和观众对《歌声传奇》的共识。已邀请过的传奇歌者有黎明、李谷一、费玉清、刘欢、毛阿敏、苏芮、崔健、王杰、郭兰英、孟庭苇等,都对《歌声传奇》由衷表达了喜爱和感谢《。歌声传奇》也被音乐界人士誉为"中国最专业的音乐节目"。栏目近期继续录制播出了很多传奇歌手的专场节目。节目质量  相似文献   

7.
陶亿笑 《声屏世界》2015,(3):105-106
传统文化只要理解的好,驾驭的好,嫁接的好,就能产生焕发时代感、有影响力的高品质节目,赢得受众,赢取市场。2012年,当电视音乐节目都在流行音乐的独木桥上你争我抢时,山西卫视独辟蹊径,选择了"民歌"这个少有人问津的领域。经过3年的磨砺,山西卫视打造出全国唯一的周播类民歌风情音乐节目——《歌从黄河来》,在2014年中国电视媒体综合实力大  相似文献   

8.
2012年5月,陈晓卿导演的《舌尖上的中国》问世,开启了中国美食节目的新篇章,成为了美食纪录片的标杆。随着时间的推演,他自己依旧在探寻美食纪录片的新高度,2018年《风味人间》一推出,也成为口碑之作。今年,由他和美食家沈宏非担任总顾问,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峡卫视和腾讯视频联合制作的《早餐中国》,再度成为了"现象级"的作品。这几部美食纪录片,框架大体是相似的:美食、文化、人情,但具体如何拿捏,时长如何控制,拍摄技法不尽相同,也正代表着如今中国观众在这7年间审美的流变。本文将从《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谈起,分析它所开创的美食纪录片的新风潮,以及《早餐中国》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赵爽 《中国广播》2013,(12):75-77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制作的专题音乐节目《英雄儿女》获得了2009年~2010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优秀广播音乐节目。本文从策划、主题、制作过程、创作方式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专题音乐节目《英雄儿女》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创作出了风格独特的民族音乐.民族音乐不仅体现了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而且为我国音乐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现代社会中国民族音乐要想获得更加广泛的传播和更加深入的发展,就必须立足国际视野,提高民族音乐在国际上的文化认同感,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传播渠道,促进民族音乐的全面发展.由王志国所著的《中国民族音乐的国际推广与传播研究》一书从现代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现状出发,将中国民族音乐的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传播民族音乐的不同对策,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小雨 《新闻前哨》2013,(12):39-40,46
2012年,浙江卫视推出了《中国好声音》,在营造了较强的大众娱乐氛围的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文化效应,并由此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其"源白海外,表达中国"的理念,让节目没有"水土不服",更让中国观众欣然接受,也表现了媒体在追求娱乐性和市场化的同时,注重提升节目质量,避免低俗的探索。一、《中国好声音》等真人秀节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一、参评广播音乐节目概貌广播音乐节目,大多取材于社会上的音乐作品,编辑围绕一定主题进行采访和再创作,制作成具有广括特点的音乐节目。我们的文艺编辑在以广括音乐手段烘托时代精神、颂扬时代典型的意识方面,在以优秀民族音乐文化欣颂人类美好情感的意识方面,在以现代观念和手段发掘、传播和普及音乐知识的意识方面,在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精心选题、勇于创新的精品意识方面,都有明显提高。从第四届中国广播文艺评优参评节目的内容来看,涉及相当广泛。介绍民族艺术、地方民间音乐的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云南电台的《乐海万里觅乡…  相似文献   

13.
赵爽 《中国广播》2009,(5):76-79
专题音乐节目《音乐的宣言》获2007年中国广播影视大奖,这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连续第六次获得国家级最高奖。它之所以能够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再次取得佳绩,得益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音乐节目编辑队伍的个性创作,也得益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音乐节目整体创作水准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4.
经济新常态下,品牌传播与音乐节目相结合,不仅能拓展品牌的市场推广空间,还能提高品牌的传播力度.刘灵爽的学术专著《全媒体时代央广品牌建设路径探索——以音乐节目中心为范例》正是探索品牌传播与音乐节目互动关系的一本好书.本书从全媒体时代央广的品牌化建设入手,以央广音乐节目中心的《中国TOP排行榜》和《全球流行音乐金榜》两个节目为例,详细阐述了央广品牌建设的现状和趋势,并融合了作者对央广品牌认真研究后的心得.本书的创新主要可以从品牌定位、广告植入、市场推广和文化建构四个方面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央视继《听写大会》节目后,全力打造了又一力作《中国成语大会》,它无疑是传统文化精粹展现的代表之作。主持人的机智幽默,蒙曼、郦波和毕淑敏三位老师的妙语连珠、释疑解惑,选手们的团队意识、拼搏精神、应变能力以及令人赞叹的丰富知识底蕴,时刻牵动着观众的心。在激烈的竞争中汲取知识,体味博大精深的意蕴之美,和选手同呼吸共命运,成为观众的一件乐事。《中国成语大会》以媒体的方式向大众传达了文化知识,普及了成语的来历应用,采用灵活新潮的方式将  相似文献   

16.
当下,媒体已经成为意识形态竞争和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场域.东南卫视的《中国正在说》节目采用电视公开课的形式,围绕"新时代中国崛起"这一主题,宣扬中国文化、中国制度、中国道路和中国理论,引导观众对国家产生制度认同和价值认知.该节目为泛娱乐化传媒环境下电视节目"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提供了借鉴参考,但其也存在现场互动环节偏呆板、对外传播层面的运营推广偏弱等问题,有待从赋予节目多义性、灵活性及趣味性等方向上寻求新突破.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消费语境中,不同国家和地方文化的互相改写说明了什么问题?某个形象、故事在不同文化中旅行会发生怎样的改变?特别是以往多为中国改写和模仿西方,但是《花木兰》、《功夫熊猫》和《西游记》都是西方对中国的改写和想象,如何看待西方的“中国想象”?文章便以好莱坞动画大片《功夫熊猫》和日本版电视剧《西游记》为考察对象,分析在跨文化语境中西方的“中国想象”,以及中国观众对于西方改写中国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8.
在创作层面,中医药文化纪录片《本草中国》是一部具有中国美学表达风格的作品.在当代网络时代和全球化传播语境下该纪录片以中国人的审美视域,让中国传承已久的中医药文化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唤起了观众对中医药文化传播与电视艺术作品有效结合的新的认知和期待.本文将从叙事艺术与视听语言角度解读该片所体现出的中国美学表达.  相似文献   

19.
《中国好歌曲》作为原创的音乐竞技类节目,不仅在国内取得不错的反响,还成为了首档输出国外的音乐节目。可以说,它已经成为中国原创节目的楷模。本文通过对《中国好歌曲》的具体分析,从节目的成功与不足两个方面来反映竞技类的节目诉求,并且分析竞技类节目发展的困境,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张蕾 《中国传媒科技》2012,(22):212-214
中国政治经济地位迅速提高的同时,国家软实力建设相对滞后.2012年5月14日至22日,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一部具有外宣功能的纪录片完成了首轮谢幕.本文综合运用数据分析及对比分析方法,从传播范围和被接受程度分析该片的传播效果,并和国家形象片对比,总结出我国在对象国媒体议程设置影响下,应积极制定国家形象影像化和文化传播战略,通过多媒体和新媒体将我国国家形象植入大众生活和文化的传播中,提升国际传播的效果,增强我国文化的吸引力和认同感,塑造一个真实健康的中国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