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全国各省(区市)高考填报志愿的时间有三种形式:考前、考后估分和出分。就目前高考前填报志愿来说,今年还有5个省市,分别是北京、重庆、上海、吉林、广东。5月,考前志愿填报就要开始了。为此,本期组织了一组既有老师也有学生的“志愿经”,主要从考前志愿填报的角度,来谈谈考生在志愿填报时应抓住的重心所在。希望能给考前志愿填报的考生多点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 高考志愿填报分为考前填报、考后估分填报和公布分数之后填报三种隋况。目前,部分省市实行考后估分填报志愿方式。这种填报方式的缺憾是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个技术性难题:估分是有误差的,这个准确程度很难把握,特别是主观性试题,考生对标准答案理解的角度不同,容易从两个极端认识自己,不是过低估计,就是过于高估自己,无形中给准确选择志愿设置了一些障碍。考生在高考结束以后常常不能以正常的心态去对待学习,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阅读》2009,(5):6-7
高考志愿填报应该说既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又有着其规律性。目前,我国内地从志愿填报的时间上区分,分为考前填报和考后填报两种,考后填报又分为考后估分填报和考后知分填报。从志愿结构上分为顺序志愿(1,2,3……)、平行志愿(每批所有志愿都是平行的即A、B、C……)和顺序志愿+平行志愿(重庆重点本科就是每批1个一志愿,2个平行的二志愿,3个平行的三志愿)。 不论是考前还是考后填报志愿,对于考试成绩特别好的考生来说影响不会很大;而对于考试成绩中等的考生来说,不论是考生还是考生家长都面临不好选择的困境。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讲,在志愿填报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考虑,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报志愿。  相似文献   

4.
虽然许多省(区市)的考生已在考前填报了志愿,但仍有部分省(区市)是考后填报志愿,无论是考前填志愿还是考后填志愿,注重个性发展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考生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出发,阐述了志愿选择的现状、考虑个性发展的意义及几点建议。现刊发于此,希望能对考后填报志愿的考生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5.
人们一提起填报志愿,就认为这是高考生的事情。岂不知中考生同样要填报志愿,而且志愿填报的优劣也直接影响到升入高一级学校。因为是中考生,所以一些考生、家长乃至老师都不太重视志愿的填报,其结果,每年各地都会出现因志愿填报失误而影响录取的情况。事实上,中考生填报好志愿,也是能够顺利升学的前提,所以初三毕业生一定要重视志愿的填报。一、注意准确估价自己一般情况下,初中毕业生是考前报志愿,这不同于高考,所以无分可估。这就需要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准确定位。一是要了解所在的初中每年能够升入重点高中有多少人?普通高中多少人?中专和…  相似文献   

6.
高考结束后考生即面临着志愿的填报。我国高考志愿填报在方式上无外乎三种:考前填报、考后估分填报和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填报。但不管是那种方式,志愿填报都存在着一个“猜”的问题,都不能摆脱选填志愿的风险。如何掌握填报志愿的规律,恰当地选择自己喜爱的学校和专业,最人可能地提高志愿的命中率,是考生和家长共同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填报志愿前应先确立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这等于是成功了一半。  相似文献   

7.
目前,全国有三种填报志愿的时间安排:考前、考后和公布分数后(即“出分”)。而今年全国各省(市)考生高考填报志愿的时间已经初步确定,其中,考前填志愿的省(市)有5个:北京、上海、重庆、吉林、广东;出分后填志愿的省(市)有10个,包括浙江、四川、河北、江苏等;而余下的16个省(市):河南、云南、安徽等,是在考试后出分前填报志愿,即从6月初开始。对于考后填志愿的考生来讲,回忆自己在考场上的表现,以估量出自己能考出的恰当分数,无疑成了考生的一大难事。如何准确把握好这其中的不高不低,给自己一个合适的“度”呢?主观题的估分准确与否很重要,…  相似文献   

8.
高考后的几天内,可能除了有些省份考前填报志愿的同学已经确定了自己的志愿方向外,相信不少考生和家长还在为选专业的问题徘徊犹豫着。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即高考填报志愿时应该"高分考生优选学校,中低分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时间分为考前填报、考后高考成绩公布前填报、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填报三种,但是,无论何时填报,都存在着共同的未知因素——不知道有多少人填报了你欲填报的高校,因而考生填报志愿时的心理是复杂的。  相似文献   

10.
《职业技术》2005,(4):45-45
高考将至,广大考生和家长又将面临如何选择专业、填报志愿的困扰.笔者近日采访了首都高校部分专家学者,他们提醒考生:填报志愿需要科学的方法和保持平常的心态.  相似文献   

11.
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减少了考前填报志愿的盲目性。考生可以根据考试成绩选报志愿,极大地提高了报考志愿的有效性。然而,从近几年实行考后报志愿的情况看,有的学校志愿过于集中,出现志愿“撞车”、考生“扎堆”,几乎每年都有高分落榜的现象。准确把握志愿填报的要领,使自己的志愿既不“高攀”,又不“低就”,于是,选报志愿的方法,就显得犹为重要。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的体会,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希望对考生选择填报志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报志愿主要依靠考生的分数,但心态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和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如果能避免一些心态误区,就能较为科学、正确地填报志愿。  相似文献   

13.
紧张的高考结束了!考生们是不是该彻底地放松了呢?非也!接下来考生要面临的就是志愿填报了(考前已填报的省、区、市除外)!这填报志愿不可小瞧呢,非要下足功夫不可。填报志愿前,了解一下高校所在地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了解高校招生的信息等,对于定位自己的志愿也是大有裨益的。为此,本刊四位小编特地奔赴大江南北,甘当一次义务导游。希望各位能从中掌握有用的信息,做好求学前的准备。  相似文献   

14.
高考将至,广大考生和家长又将面临如何选择专业、填报志愿的困扰。笔者近日采访了首都高校部分专家学者,他们提醒考生:填报志愿需要科学的方法和保持平常的心态保持平常的心态全面收集信息能否得到全面而准确的招生信息,是决定一个考生能否就读理想的学校和专业的重要因素。有些考生在对高校和专业不了解的情况下,凭着感觉盲目填报,直到上了大学之后才知道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专业而后悔莫及。北京大学招生处的董德刚老师说,高中毕业生在选择专业尤其是热门专业时要反复地问自己:“我是否真的想  相似文献   

15.
十年寒窗,几多期望!进退取舍,系于一考。随着高考临近,考生也即将面临着志愿填报的问题。如何掌握填报志愿的规律,恰当选择自己喜爱的学校和专业,尽可能提高志愿的命中率,是考生和家长共同关心的问题,根据成功者的经验,以下"五看"有助于考生建立平常心态,值得你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16.
一、定位:我能考什么大学 正确定位是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首要环节.一是给自己定位:考生的定位依据是本人在高中三年各阶段的学习成绩和高考前期的模拟考试成绩以及应考状态(考前填志愿)或高考估分成绩(估分填志愿)或高考成绩(出分填志愿),所以必须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充分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利用判别分析指导高考专业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年一度的高考,决定考生能否升学的最重要因素自然是成绩,其次恐怕就是填报志愿了,每年都有部分考生因为志愿填报欠妥而落选,更多的考生则考上了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填报志愿主要是选择专业和选择学校,其中专业选择不仅对考生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就整体而言也影响社会的人才格局和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应当鼓励考生填  相似文献   

18.
据了解,2009年的自主招生将分成优惠30分、209分和5分三个档次.三档加分中,最终通过北大自主招生笔试和面试的同学,都能享受20分以上的加分政策,并且他们无论在高考中成绩如何,都将享有在原始考分的基础上加10分进行专业录取的优惠政策.至于是加20分还是30分,则按填报志愿时间分不同情况对待,其中北京等考前填报志愿的省份,考生原则上加30分.  相似文献   

19.
一、招生录取与未来就业的关系填报高考志愿要掌握好国家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了解高校发展的有关政策、省内的招生录取政策,以及有关高校具体的招生办法,对填报志愿的时间是考前填还是考后填,所填志愿的录取批次、志愿录取的顺序等,考生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校招生》2004,(9):19-20
无论是考生估分填报志愿还是知分填报志愿,两者都是以分数为基础的。那么“高分段”、“中等成绩”、“低分段”的考生应如何填报志愿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