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朝鲜战争的性质及其变化》 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近年来又成为国际史学界关注的焦点。如何认识朝鲜战争的性质,战争在不同阶段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对于研究和把握朝鲜战争的历史至关重要。作者依据大量证据确凿的史实,明确而又清晰地论述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2.
适逢建国60周年华诞,《当代》奉献的长篇纪实作品《解放战争》(王树增)在本期刊登完毕,作家王树增用其独有的视角对这段历史进行勾勒叙述。在宏观上,他纵观全局,对战争的总体布局做全方位的勾勒,对国共作战区的战争局面和各大战区之间的不断变幻的关联做全景式的再现;微观上,作者在对大量书面历史材料和口述历史材料的占有和消化的基础上,力图将这三年间发生的每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发展的种种细节都做精描细画,力求精准的浮世绘式的勾勒描述让历史的宏大和细微都一一再现到读者眼前。这样对历史的精确性纪实让本书更接近了历史的丰富可能性,使得书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3.
壬辰战争中山东粮草海运问题,不仅关系海禁背景下明代北方海运的复行,还关系山东在整个战争后勤粮草供应中的地位问题。然而万斯同《明史》与王鸿绪《明史稿》、张廷玉殿本《明史》在有关壬辰战争中山东粮草海运的历史记载上,存在较大差异。考察发现,清官修《明史》时,出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在相关内容的历史书写上加以否定。而事实上,壬辰战争中有大量的山东粮草通过海运转运至朝鲜,为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刚从解放战争的硝烟中走出,受苏联战争电影的影响以及朝鲜战争等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拍“描写重大题材”的电影成为大家的共识,《南征北战》正是诞生于这一背景之下。影片是新中国第一部“史诗大片”.奠定了新中国初期电影的雏形,也为后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电影的发展确定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1904年2月—1905年8月,日本与俄国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以中国东北为主战场进行了长期的厮杀,结果是日本打败俄国,在美国的调停下,双方签订《朴茨茅斯和约》。这场战争是一场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战争,对日本、俄国、中国、朝鲜以及国际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对日本的影响1.使日本获得了更多的侵略特权通过《朴茨茅斯和约》日本从中国取得辽东半岛;从俄国取得库页岛南部;还取得对朝鲜的独占权。至此,日本夺取了相当于本土面积76%的殖民地,为日本以后完全霸占朝鲜和在中国东北实行殖民扩张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一百年前的4月17日,腐败的清朝政府,在日本帝国主义以战争的手段逼迫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起,日本为夺占朝鲜和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就作了准备。1894年(光绪二十年,甲午年)趁钥鲜政府请求清朝政府协助镇压东学党起义之机,日本出兵侵占朝鲜。并于7月下旬突然袭击中国海陆军。8月1日,双方正式宣战。9月,日军经平壤战役控制了朝鲜全境;又经黄  相似文献   

7.
60.第67页《侵朝美军向朝鲜北方开炮》。图中下方的黑板上写着:“三八线,14英里”。1英里约等于1.609千米。这是朝鲜战争期间拍摄的照片。  相似文献   

8.
1999年第6期《随笔》杂志发表了袁晞先生的《朝鲜战争真相》。他根据一些“美国和其西方盟国的解密档案”和“客观的外国史家”的观点,认为朝鲜战争是“突发事件”;抗美援朝并不是“迫在眼睫”;抗美援朝战争对新中国造成“消极影响”。我们并不同意  相似文献   

9.
略论美国公众舆论对朝鲜战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国民众的公众舆论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它不仅影响到了朝鲜战争的进程和规模,而且甚至还影响到朝鲜战争期间的美国总统的选举。  相似文献   

10.
在学习“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这两节内容时,总有同学会提出这样的疑问:一、在这两场战争前夕,中国为何要援越抗法和派兵帮助朝鲜镇压东学党起义?二、《中法新约》和《马关条约》第一条分别规定“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清政府承认朝鲜的独立自主”,为什么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以及朝鲜  相似文献   

11.
甲午战后,日本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和《通商行船条约》,强占台湾省、攫取巨额战争赔款、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将朝鲜变成其殖民地,攫取了一系列侵略权益,快速积聚了巨额资本。利用战争赔款加速完成了产业革命,大大加快了现代化进程,其政治经济力量也随之迅速膨胀,为进一步对外扩张、掠夺财富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新阶段的开始。可以说对华战争的利润对于日本现代化的顺利开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阅读下列有关对抗美援朝战争的评价 ,说一说你对抗美援朝历史意义的理解。抗美援朝“显然是一次冒险的赌博”。(引自美国学者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 )“中国人保卫了北朝鲜 ,使它成为满洲和西方势力范围之间的一个由共产党统治的缓冲国”。(引自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美国不得不承认朝鲜战争“是美国所进行的一次代价最大、流血最多的战争” ,是选择了“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对象 ,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引自王学启、杨树标、姚鸿瑞《中国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再见了,亲人》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的心永远连在一起,中朝友谊比山还高比水还深。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由于领土争端,爆发了朝鲜战争。9月中旬,美帝国主义纠集联合国部队,直扑我鸭绿江边。10月25日,  相似文献   

14.
首先就一些国外资料关于朝鲜战争中志愿军统帅的错误论述在依据多方面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其次就一些资料将现在朝鲜、韩国的分界线误称为三八线予以了澄清,并阐明了三八线在朝鲜战争中的重要政治意义;最后对有关朝鲜战争源起的争议进行了分析,并依据相关资料指出了朝鲜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5.
甲午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是两次发生在东亚地域以朝鲜为圆心的战争。中国两次都是以援助朝鲜的战略方式卷入战争,并成为战争中一方的主力,其对手主要是以日本为基地的日军或美军。甲午战争,中国以强敌弱而惨败沉沦;抗美援朝,中国以至弱对至强而能克敌复兴。强败弱胜的不同结局,对中国大陆和台湾,对朝鲜、日本、俄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及其相互间的双边和多边关系,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新罗统一朝鲜是高中《世界历史》上册,《朝鲜》一节中的一部分。我在备课过程中,发现其与《中国历史》第二册第二章第四节《唐朝的对外关系》一节提法不符。下面摘录两本书的两段教材: 《中国历史》第二册第25页《唐朝的对外关系》第一段:“唐朝初年,朝鲜半岛上有高丽、百济和新罗三个国家。唐太宗打败突厥以后,曾发动对高丽的战争,遭到失败。后来唐高宗继续用兵征服了百济和高  相似文献   

17.
看《当代》     
作为为祖国六十华诞的献礼,《当代》4、5期隆重推出了王树增的长篇纪实文学《解放战争》,其波澜云诡的大场景、大历史的素描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历史的巨轴画。这篇作品将在第5期刊发完毕,届时我们将做详细评论。  相似文献   

18.
[新加坡《联合早报》1月4—5日报道]内阁资政李光耀不久前接受日本《朝日新闻》记者的采访,李光耀认为日本应该以明确的态度,承认曾在亚洲进行军事侵略的史实。 问:你为何觉得日本无法真正对上一次的战争表明立场?日本为何对此事的立场这么不稳定和不一致? 答:它们不像德国,盟国在那里完成了清除纳粹主义的计划。在中国由于1949年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在1950年爆发朝鲜战争之前,日本并未完成解除武装的计划。美国的政策也停止解除武装,  相似文献   

19.
我家真好战     
好战也就是十分酷爱战争。我家全民动员,进行战争。我是这个好战“集团”的小头目。我家的VCD、DVD影碟99.99%都是战争影片,而且一张比一张精彩。我在暑假里看《苏德大血战》,在寒假里看《朝鲜战争》,平时看《海湾战争》等等。我家不但战争片子多,而且战争游戏也多。有时我仿佛置身于我的战场上:看见敌军坦克傻乎乎地中了我的地雷后,我拍手称快;当敌军四十几架直升机杀气腾腾排着密集的方阵,飞过来时,我心里紧绷着一根弦;当我军防空炮将其化险为夷时,我松了一口气;当我军快要打围歼战时,那股兴奋劲又冒上来了。我总是全身心地投入我的“…  相似文献   

20.
美国是最早在外交和战争实践中主张保护战俘权益的国家,也是《战俘公约》的积极倡导者。美国有比较严格的战俘管理政策,但实际遵守程度不一。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海湾战争中遵守力度最大,而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遵守程度稍差。美国不承认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俘获的恐怖分子是战俘,再加上套取情报的需要,是美军看守"虐囚"的主要原因。总之,发生大规模严重违反《战俘公约》的行为不是美国的一贯做法,但美国今后仍有可能发生零星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