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玉器历经了悠悠八千年的发展,经历了新石器时代的红山、良渚文化时期、商代、汉代和明清时期四个高峰,从简单的装饰品到为宗教、等级、道德服务,最终回到高层次的艺术欣赏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下人们迥然不同的创作心理。这些不同时期的产物相辅相成,构成了中华八千年绚丽多彩的玉文化。  相似文献   

2.
古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材质、种类和形制、纹饰、琢工和沁色五个方面。现在学术界在传统的古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同时使用了矿物学和考古学等学科的方法,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成果。例如玉器所体现的中国古代社会思想观念,特别是新石器时代玉器中表现出来的文明的曙光、玉器与儒家文化之间的联系,以及玉器时代的提出和玉石之路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3.
赵荦 《金秋科苑》2008,(24):173-174
古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材质、种类和形制、纹饰、琢工和沁色五个方面。现在学术界在传统的古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同时使用了矿物学和考古学等学科的方法,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成果。例如玉器所体现的中国古代社会思想观念,特别是新石器时代玉器中表现出来的文明的曙光、玉器与儒家文化之间的联系,以及玉器时代的提出和玉石之路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4.
正良渚文化因玉器而彰显其精彩雅致,亦因玉器更令人觉得神秘莫测。良渚人精心制作的玉器里,珍藏着他们的精神世界。良渚人的信仰,他们的虔诚,都雕琢在那些晶莹的玉器之上。良渚人的希冀,他们的情怀,都包容在那些精美的玉器里。良渚人的崇玉文化良渚玉器器形繁多,主要有璧、琮、钺、冠状器、三叉形器、锥形器、柱形器、半圆形器、环、镯、璜、玦、串饰和带钩等,以礼玉为主,也有人、蛙、鸟、鱼、龟、蝉等象形雕刻品。很多玉器上还雕刻有细腻的纹饰,而且多采用微刻方式表现,技艺精湛,以雕刻神人兽面像最是神秘,也最是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5.
玉润东方     
易华 《百科知识》2021,(32):4-8
古代玉器的发现与研究,是中国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考古学奠基人夏鼐先生曾经指出:"全世界有三个地方以玉器工艺闻名,即中国、中美洲(墨西哥)和新西兰,其中以中国的最为源远流长."他在晚年陆续发表了三篇玉器论文,开创了考古学家研究玉器的先河.  相似文献   

6.
新石器时代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时期,玉器又作为这一时期大江南北特有的文化标志,书写了其灿烂辉煌的一页,至少八千年的用玉史,使玉文化从出生就为中华古礼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玉器以其精美绝伦、温润高洁的品质作为古人祭祀时通天神之媒介,掌握玉器的巫也逐渐演变为国家形式的王,以玉祭神、以玉通神现象的出现,人类从此便也步入了文明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李艳阳 《科教文汇》2007,(12Z):168-168
新石器时代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时期,玉器又作为这一时期大江南北特有的文化标志,书写了其灿烂辉煌的一页,至少八千年的用玉史,使玉文化从出生就为中华古礼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玉器以其精美绝伦、温润高洁的品质作为古人祭祀时通天神之媒介,掌握玉器的巫也逐渐演变为国家形式的王,以玉祭神、以玉通神现象的出现,人类从此便也步入了文明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李广健 《知识窗》2005,(7):56-57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城西南兴镇三星村一带,为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三星堆因此而得名.分布面积12平方公里,距今已有3000~5000年的历史,是迄今四川境内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文化、古城、古代遗址,现有保存较完整的东西南三面城墙.1929年春,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挖水沟时,发现了精美的玉器,由此拉开三星堆文明的研究序幕.1986年,三星堆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上千件稀世之宝赫然显世,轰动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相似文献   

9.
新石器时代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时期,玉器又作为这一时期大江南北特有的文化标志,书写了其灿烂辉煌的一页,至少八千年的用玉史,使玉文化从出生就为中华古礼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玉器以其精美绝伦、温润高洁的品质作为古人祭祀时通天神之媒介,掌握玉器的巫也逐渐演变为国家形式的王,以玉祭神、以玉通神现象的出现,人类从此便也步入了文明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1):I0006-I0006
从石峁遗址发掘出玉器了!流散在各地的石峁玉器终于得到了"正名"。  相似文献   

11.
放射性碳-14年代测定技术,是本世纪科学技术铸造的年代标尺,它解决了古代文化的绝对年代刻度问题,使我们有可能按年代早晚一层一层地构筑起古文明大厦的框架。可是,研究古代文明史仅知道各文化间谁早谁晚还不行,必须弄清楚早的和晚的是不是有继承发展的亲缘关系。比方说,红山文化较早,出精美的玉器、巨大的祭祀冢。良渚文化肯定比红山文化晚,也出精美玉器、大型  相似文献   

12.
英国著名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教授说:“对于玉器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之一。”此说不无道理。玉器的确深深溶入了人们的生活,特别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更将玉器“神话”了,几乎可以主宰人生。天然宝石是一种贵重的地质矿产资源,在已知的3000多种矿物中,可用作宝石的仅有20余种,可  相似文献   

13.
金文     
《科教文汇》2021,(11):F0004-F0004
金文是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的钟或鼎上的一种文字。因铸刻于钟鼎之上,故也被称为钟鼎文。它是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字。金文上承甲骨文,下启秦代小篆,流传书迹多刻于钟鼎之上,所以大体较甲骨文更能保存书写原迹,具有古朴之风格。金文在笔法、结字、章法上都为书法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贡献。金文起于商代,盛行于周代。商代金文的字体和甲骨文相近,文字内容或者是记事功的,或者是录训词的。金文发展至周代进入全盛时期。  相似文献   

14.
古DNA: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探知过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生物分子遗传研究室成功完成了山东省临淄地区古墓群中古人类群体DNA的分析 ,阐明了不同历史时期山东半岛人群的分布及遗传结构与现代人的异同性。目前正分析殷墟出土的商代晚期古代人群的DNA解析结果 ,以期复原我国商代人群结构、迁徙模式和文明、文化传承途径。  相似文献   

15.
考古学界通常认为,中国古代玉器上的装饰花纹都是由手工制作或由进行单一运动的简单机械完成的。根据文字记录,在公元1世纪时西方社会出现了能集合两种以上机械运动的组合机械。然而,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的美籍华人博士生陆述义研究后认为,中国人早在公元前四五百年就发明了集合两种运动的组合机械,并将其运用于玉器雕刻。6月11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报道了这一发现。  相似文献   

16.
正1《中国玉器时代与玉文化》的学术地位与内涵2016年年底,由汪久文先生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玉器时代与玉文化》一书出版了,这本既在社会科学领域又在自然科学领域引起了一定反响的学术专著是一本跨学科、跨时代的重要著作。我们初步深入研读后,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值得强调。1.1跨学科领域,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拓宽了学术视野,全面地论述了中国玉器时代出现的必然性与合理性作者根据自身知识结构的优势,从第四纪地质  相似文献   

17.
尹春洁 《内江科技》2006,27(9):89-90
中国青铜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特别是到了商代晚期,青铜制造业得到迅猛发展,进一步推动两周时期青铜器的发展,使中国的青铜文化达到高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青铜器纹饰,无愧于古代装饰艺术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刘允东 《科教文汇》2008,(17):189-189
饕餮纹是商周时期青铜器上常见纹饰之一,不同时期饕餮纹的含义有所不同。商代饕餮纹是人神交往的重要助手;西周时期,饕餮纹逐渐从礼器上退出,转向车器和兵器;东周时期重新出现在礼器上,但含义与商代却大不同。这些变化,都与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饕餮纹是商周时期青铜器上常见纹饰之一,不同时期饕餮纹的含义有所不同。商代饕餮纹是人神交往的重要助手;西周时期,饕餮纹逐渐从礼器上退出,转向车器和兵器;东周时期重新出现在礼器上,但含义与商代却大不同。这些变化,都与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卢士樵 《金秋科苑》2008,(17):125-125
我国已经发现的记录文字和其他信息的载体有甲骨、金文、石刻、简牍、缣帛和纸张,这些载体多出现在商代以后,而中国的最早文字距今也有约18000年。那么商代以前人们是用什么载体来记载文字和其他生活信息的呢?本文试图从分析古代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水平入手,来破解古代信息载体的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