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牡丹江市是我国食用菌主产区,每年产生大量的食用菌菌糠,食用菌菌糠的合理开发利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牡丹江地区常见的食用菌菌糠在生态农业中应用进行研究,以期为食用菌菌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菌糠的研究及其再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食用菌栽培后剩下大量的菌糠,一方面浪费了很多还可以利用但是等待开发的资源,另一方面会增加空气中有害霉菌孢子和害虫的数量,造成环境污染。本文从菌糠在食用菌母种和栽培种当中的应用、制作菌糠饲料、应用于土壤改良等方面对菌糠的再利用进行概括总结,并对食用菌菌糠再利用的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食用菌菌糠的开发利用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菌糠的营养价值及其在食用菌栽培、肥料、饲料、园艺栽培基质、燃料与能源等方面的利用情况,以期为菌糠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菌糠饲料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生产仿用菌的方法,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发酵菌糠饲料或添加剂,为食用菌栽培和我国畜牧业及家庭养殖业的共同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生物有机肥与耕地土壤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肥的合理施用可以提高土壤肥力质量和农产品品质、增加土壤生物多样性。但有机肥中含有重金属、抗生素、激素与内分泌干扰物、病原生物、抗性菌等污染物及抗性基因的扩散, 有机肥农用可能会对土壤环境质量、健康质量及食品安全造成威胁。此外, 有机肥同化肥一样, 不合理施用也会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N、P积累与淋失、增加温室气体排放等。文章综述了有机肥对土壤肥力质量、环境质量和健康质量的影响, 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鉴于生产过程中大量泰乐菌素的存在,若能够将其资源化,合理利用其菌渣中的营养物质并降低对环境的风险,是本文的出发点。本文意在合理利用菌渣,通过优化其菌渣中泰乐菌素残留和土壤中泰乐菌素的检测方法,灵敏度定性检出限为0.019mg/kg,定量检出限为0.062mg/kg,精密度日内变异系数小于10%,日间变异系数小于15%,回收率为91.0%-101.0%。通过对泰乐菌素菌渣肥的基本营养的检测,结果表明:泰乐菌素菌渣肥中的营养能达到国标肥料到基准要求,可以作为肥料使用。通过对土壤中三种酶活和三种微生物的检测,结果表明:泰乐菌素菌渣肥作为工艺肥料能够达土壤安全性评估基准。同时,通过对泰乐菌素菌渣有机肥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土壤中没有耐药基因的产生。综合各指标因子得出泰乐菌素有机肥能够直接施用于土壤并且符合生态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7.
长期施肥对农田黑土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磷肥处理农田黑土基本理化性质、磷脂脂肪酸、酸(碱)性磷酸酶、微生物量碳或氮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有机肥-化肥配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总氮以及速效氮、磷、钾等养分含量,进而促进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碳/有机质比值、磷酸酶活力以及各菌群磷脂脂肪酸含量显著增加。长期氮磷钾配施土壤有机质活性严重退化、不利于土壤微生物生长,而单施磷肥或氮磷肥配施对微生物活力与结构影响较小。有机肥处理中单烯不饱和/饱和脂肪酸比值>1,远高于其他化肥处理,可用来指示有机质质量与可用性;而支链/单烯不饱和脂肪酸与单烯不饱和/饱和脂肪酸比值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G+菌对养分胁迫抗性强于G-菌。磷脂脂肪酸PCA表明,有机肥与化肥处理微生物群落结构显著不同。个别脂肪酸载荷值分析表明,真菌受无机肥施用影响显著;而G+菌更易受有机肥影响。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菌渣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食用菌菌渣的利用分析也十分重要。其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食用菌的利用效率。而且还能让食用菌具有更为广泛的用途。但是在实际的利用过程中,人们时常并不明白食用菌的整体功效。所以,为了能够让食用菌得到更为全面的应用。对食用菌的特性进行全面的分析十分关键。主要针对食用菌菌渣的利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通过大豆的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两种常见的有机肥——腐殖酸有机肥和甲壳素有机肥后紫色土可溶性有机碳、氮的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与未施肥处理相比,在整个大豆生长期间,施用腐殖酸和甲壳素有机肥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土壤硝态氮含量;只有施用腐殖酸有机肥处理,在发芽期和出枝期,土壤铵态氮含量显著高于未施肥处理,而两种有机肥都是在结荚期显著低于未施肥处理。与未施肥处理相比,在整个生育期,除施腐殖酸有机肥的开花期和结荚期,施用腐殖酸和甲壳素有机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除出枝期,施用有机肥处理均显著降低了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含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坑定位试验,研究了3种施肥处理下稻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能提高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施肥后,稻田上层土壤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有机肥处理的土壤DNA丰富度最大,为19;无机肥处理的最小,为14。3种施肥处理的DNA序列Shannon-Weaver指数分别为:混施肥处理1.85,有机肥处理2.30和无机肥处理1.60,均匀度指数分别为:混施肥处理0.73,有机肥处理0.82和无机肥处理0.64。上层土壤中,无机肥处理和混施肥处理的微生物多样性相似系数为79%,而施用有机肥的处理与混施肥处理、无机肥处理的相似系数为62%,这表明施用有机肥能明显改变稻田土壤微生物的种群结构。下层土壤各处理仍然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1.
生物肥含有多种生物活性菌、生理活性物质、腐植酸和微量元素,具有活化土壤养分、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显著作用。与化肥、有机肥配合施用,有益微生物在释放氮、磷、钾养分的同时,使肥料养分更具活力,减少土壤固定和流失,达到保水保肥、延长肥效、发根壮苗、减少病害、促进生长、增产增收的特殊效果。  相似文献   

12.
《内江科技》2013,(8):107
<正>食用菌风味独特,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尤其赖氨酸含量高,而氨基酸恰恰是禾谷类粮食所缺少的,食用菌是营养的重要补充,保健作用大众公认。四川省内江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结合自身科研优势,大力开发符合人们健康需求的食用产品,近年将食用菌引入到人们日常品挂面、饼干中,实施了开发研究,成功开发出了口感特佳、营养全面,具有食疗保健作用的姬菇菌香饼干、灵芝滋补饼干、姬菇菌香挂面、  相似文献   

13.
施用有机肥对蔬菜保护地土壤环境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施用有机肥不仅增加了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和酶的活性,而且对土壤的有机质、团聚水平、团聚度和结构的稳定性、通气孔隙、水容量等的物理性状有显著的提高。本文主要介绍了有机肥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结构、土壤中的营养元素、酶的活性和土壤中微生物活性的益处和不合理施用有机肥引起土壤中重金属的积累。  相似文献   

14.
生物肥含有多种生物活性菌、生理活性物质、腐植酸和微量元素,具有活化土壤养分、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显著作用。与化肥、有机肥配合施用,有益微生物在释放氮、磷、钾养分的同时,使肥料养分更具活力,减少土壤固定和流失,达到保水保肥、延长肥效、发根壮苗、减少病害、促进生长、增产增收的特殊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任岛峰 《今日科苑》2014,(2):98-100
<正>食用菌光合作用(又称菌栽新论栽培技术)是一次具有颠复性的创新成果。它颠复了现代传统生物学理论中植物叶绿素光合作用的定论。首次提出线粒体是蘑菇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官,论文已在2012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上发表演讲,论文收录于《2012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并对食用菌的光合作用做出科学定义:食用菌光合作用是食用菌(蘑菇菌)在太阳释放的电磁光波和雷电释放的电磁光波作用下,吸收空气氮、二氧化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目前食用菌栽培过程中所使用的废菌渣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包括栽培菌菇种类、栽培方式、产生效益等,指出了目前栽培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废菌渣栽培食用菌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如今,经济不断的发展,社会不断的进步,科学领域也进入了一个新的空间。而食用菌,简单来说,就是可以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而蘑菇,具体地说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一类大型真菌。对于食用菌的贮藏问题,研究人员已经从食用菌的生长空间和生长特点做出了调查,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所以,近年来,对于食用菌,也就是蘑菇的生长率和使用率也已经逐渐提高,但是,必须要根据一定的要求进行食用菌贮藏,才能够增加其生长成熟率。  相似文献   

18.
灰树花     
《中国科技信息》2003,(9):34-34
灰树花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高档珍稀食用菌,又名贝叶多孔菌、栗子蘑、云蕈等,属多孔菌科树花属。子实体由多次分枝的菌柄和匙状、扇状或舌状的菌盖重叠而成,菌盖宽2-7厘米,呈灰色至淡褐色。菌肉白色,厚1-3毫米;管孔延生,管口多角形。孢子无色,卵圆形至椭圆形。子实体肉质柔软,脆如玉兰,味如鸡丝,口感鲜美,香味独特,而且营养十分丰富。 灰树花是一种中温型、好氧、喜光的木腐菌,夏秋季发生于栎树、板栗、栲树、青冈栎等壳斗科树种及阔叶树的树桩或树根上,造成心材白色腐朽,木质部成了灰树花的主要营养源。海拔800米以上,  相似文献   

19.
《内江科技》2000,(5):42-43
利用秸杆作原料栽培蘑菇,可以获得蘑菇的优质高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生产鲜菇后剩余的蘑菇糠是一种带菇香味的富含营养的菌体蛋白饲料,也可作为优质有机肥还田。现将栽培管理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前言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宏观问题,涉及面很广。本文就食用菌发展的历史、面临的问题以及面向21世纪中国发展食用菌的战略选择三方面问题进行探讨。食用菌在世界上,目前尚无科学的统一的界定。然而,从定义方式看,现阶段主要有二:一是在理论上,食用菌是指可供人类食用的真菌,包括担子菌纲、囊子菌纲;二是在实务上,各国多采取列举方式来定义食用菌,所列举有蘑菇、香菇、草菇、木耳、灵芝,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