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聚焦     
《教学随笔》2016,(4):6+169
<正>一是广泛推行中华经典诵读活动。2015年,组织开展"品味书香、诵读经典"读书征文活动、中小学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中国风古韵新诗词"创作诵读大赛等活动,吸引超过20万人次的中小学生踊跃参与,杭州网经典诵读专题页面浏览量超12万,诵读大赛复赛视频观看人次达2.3万。二是大力推动文化名家走进校园。市教育局积极策划开展"名家校园行"  相似文献   

2.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2016年9月版)指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为此,引领学生诵读经典,"弘扬传统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成为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要让学生"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则须探索并实践经典诵读中的文化浸润途径。一、身体力行,点燃"诵读的激情"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湖北省丹江口市教育工会、教育局开展丰富多彩的"书香水都·全民阅读"活动,积极营造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和师生文化修养。一是举行"书香水都"青少年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充分挖掘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弘扬民族优秀文化,通过开展背诵、表演、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悟经典的魅力。二是开展第十四届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利用德育课程和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学习阅读《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  相似文献   

4.
《现代教育科学》2018,(Z1):119-120
<正>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多年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充分发挥学科教育的优势,扎实有效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大力弘扬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具体做法有以下四个方面。一、健立机制,保证经典诵读的有效开展为加强经典诵读活动的组织管理,笔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班级成立"中华经典诵读"  相似文献   

5.
2014年以来,教育部、中办、国办等党政机关陆续颁布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的指导性文件,近日发布的《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更是进一步强化中华经典诵读的问题,不能不让我们对此问题做进一步关注。文章分析了"五四"以来对中华传统文化否定虚无的现状,对目前存在的推动中华经典推广的掣肘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华经典的最重要的实施者——教师的经典素养问题的提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正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经典诵读中渗透的意义(一)有利于推动高中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传统文化渗透进高中语文经典中,可以使高中生在诵读和学习这些经典时体验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以高中经典篇目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为例。高中生在充分诵读、  相似文献   

7.
赵子嵩 《学周刊C版》2021,(15):189-190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学习任务群为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文化传承与发展是语文课程教学实践的主要任务。故从学习任务群背景出发,围绕"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探究如何引导学生诵读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以期对初中生的文化教育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我校着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以此传承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打好学生做人与学习语文的底子,弘扬民族精神,打造柏庐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将经典诵读应用到幼儿教育中,不仅可以让幼儿感悟中华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也能为他们文化素质和个人素养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幼儿教师应当开展行之有效的经典诵读教育,同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娄平 《考试周刊》2015,(39):33-34
<正>"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讲话让经典诗文诵读迎来了又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在合肥市南国花园小学,经典诵读已然成为一种传统、一种习惯与一种文化。学校成立"经典教育工作室",研发校本课程,开展经典诵读教育,引领全校师生接受中华古诗文的基础训练和文化熏陶,依托读书明理、读书做人,强化素质教育,引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有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们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国学经典诵读为切入点,通过"能读、乐诵、爱写、会演、践行"的国学经典五大行动,和传统文化相约,和国学相约,使学生在与经典的对话中浸润心灵,塑造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12.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振兴国学,关系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也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区为了能让孩子们更系统地接受国学熏陶,2009年在广泛听取专家学者意见、学校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开展"国学进课堂"实验课题研究,以"国学经典诵读"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国学立校、国学育人"的教育新模式,打造"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逐步把"阅读经典"、"诵读国学"作为一门区域校本课程,科学规范地指导学生阅读,从而打造出书香桥东,促进了区域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五千年文明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易经》《论语》《孟子》等经典名著可视为重要代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对社会、对学校、对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站在中华民族振兴的高度讲.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是传承优秀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对于学校来说,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是建设书香校园的重要措施,有利于学校增强文化底蕴,形成和谐进取的工作局面和学校独特的竞争力。对于学生来说,让他们自幼就开始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在诵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优秀传统教育,可以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引导学生诵读经典,与好书相伴,我们教育工作者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期我们重点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并介绍一些地区和学校的典型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4.
黄亢美 《广西教育》2008,(31):24-24
根据教育部、中宣部等8个部门联合通知的要求,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局主办的广西首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已于9月20日圆满落下帷幕,获得总决赛一等奖和二等奖的9位选手将代表广西参加全国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我区小学起步早、进展快、收效大,众多课题学校还创造出了本校特色。本专题选登部分学校的体会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五千年文明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易经》《论语》《孟子》等经典名著可视为重要代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对社会、对学校、对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站在中华民族振兴的高度讲,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是传承优秀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对于学校来说,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是建设书香校园的重要措施,有利于学校增强文化底蕴,形成和谐进取的工作局面和学校独特的竞争力。对于学生来说,让他们自幼就开始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在诵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优秀传统教育,可以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引导学生诵读经典,与好书相伴,我们教育工作者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期我们重点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并介绍一些地区和学校的典型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6.
<正>金寨县梅山一小开展经典诵读系列活动在全省是比较早的。2007年1月学校被六安市教育局确定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实验学校。学校制定了《梅山一小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导读活动实施方案》,在全市56所试点学校推广。2008年该校被县教育局命名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实验基地。学校在开展经典导读活动中,做到"五落实"。(一)落实诵读教材2009年暑期,该校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组织骨干教师选编了《经典诵读读本》(一)、(二)  相似文献   

17.
渊远流长的国学经典,是几千年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集中体现.经典诵读有利于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使师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提升学生道德认识的水准.为此,丰台一小结合学校的办学目标,制定了以"诵国学经典,育'六小'公民"为主题的国学经典诵读方案,旨在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其成为合格的"六小公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广西教育》2013,(46):F0003-F0003
本刊讯 近日,北海市以“诵读中华经典,共筑中国梦”为主题举办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并于11月19日在北海中学多功能报告厅举行决赛。来自北海市一县三区和市直中小学校及各高校的代表队激烈角逐,给现场观众献上了一顿丰盛的文化大餐。  相似文献   

19.
《广西教育》2008,(20):6-6
本刊讯 根据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国家语委等六部委《关于以传统节日为主题开展经典诵读和诗词歌赋创作活动的通知》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中华经典诵读和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征集等活动的通知》精神,自治区语委、教育厅决定在全区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基础上,组织举办由全区教师、大学生、社会人员参加的“广西首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  相似文献   

20.
何曼 《在线学习》2021,(7):40-41
国家主任播音员、"中华经典诵读网络专项培训"项目辅导教师朱月认为:"经典诵读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和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培训项目的学员都是教师,他们对于学生认知经典、了解国学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做好培训项目,是我们对传承、弘扬中华经典文化做出的最好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