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从体育社团的数量、项目类别、社团成员性别、参与动机情况、组织管理情况、社团指导老师情况、社团经费来源以及活动开展情况等对洛阳市高校体育社团的现状进行了调研,旨在了解洛阳市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期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洛阳市高校体育社团健康发展,进一步繁荣洛阳市高校体育文化建设,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内江科技》2016,(9):12-13
高校体育社团是高校大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体育群众性组织,是学校对广大学生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及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它已成为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场地经费不足、社员管理的难度大,有的社团组织内部管理混乱,有的甚至借社团之名进行非法的活动,这给高校体育社团的管理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能否对大学生体育社团进行有效而正确的科学管理,使其在大学生的全面成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当前高校体育社团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衡量高校整体管理水平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体育社团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苏杭 《内江科技》2009,30(9):68-68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高校体育社团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研究发现目前高校体育社团在组织形式、管理、经费等方面存在问题,并对其问题做出了客观的评价,提出了高校课外体育组织形式、扩大院校交流、打造社团精品、加强对高校体育社团活动所需要的物质保障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单一飞  李社旺 《内江科技》2010,31(2):40-40,11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新乡市五所高校45个学生体育社团的开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探究参加体育社团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影响,找出体育址团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相应对策。结果为:新乡市高校学生体育社团规模不断壮大,参加人数不断增多;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方面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大多数社团主要存在问题有经费紧张、活动场地受限、指导老师力度不够、社团内部管理松散等。提出社团内部优化管理、学校、指导老师加强社团发展所需要的物质保障等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王利涛 《内江科技》2011,32(10):80-80,82
本文从绵阳市高校体育社团的架构、操作模式入手进行探索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绵阳市高校体育社冈开展类型、学生参与情况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找出影响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尹克峰 《内江科技》2010,31(7):74-74
高校体育社团是由学生自发成立的组织,是以开展各种体育运动项目为活动内容的团体。大学生体育社团在蓬勃发展的各类社团中,以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在大学校园里发展迅速,成为一支最为活跃,最具有生机活力和影响力的校园学生社团。本文对体育社团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今后体育社团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湖南省高校体育社团建设进行研究,得出存在的问题:体育社团发展不平衡、体育社团的建设不完善、体育社团的育人功能不明显;提出发展策略:协同科学组织建设体育社团、丰富社团类型、发挥体育社团的文化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及数理统计法,对杭州地区高校体育社团的组织管理状况、组织活动状况、参加人员状况等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于志江  王莉 《内江科技》2011,32(10):76-76,112
本文通过运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对河南省各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杜团存在社团管理不当、经费来源单一、社团经费缺乏等现象根据学生社团组织自身的发展规律及我校体育活动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对应建议,以求促进高校体育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体育社团蓬勃开展给高校体育课堂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高校体育社团的蓬勃开展原因进行探析。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特征是大学生体育社团能够得到接纳的直接原因;同时,体育社团的自主管理,有组织活动,以及流动性、互助性等特点,刚好迎合大学生心理需求。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应该从体育社团蓬勃开展中得到,诸如,增加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参与课堂缜织、管理;努力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等启示。  相似文献   

11.
李育刚 《大众科技》2013,(4):229-231
以广西南宁、柳州、桂林三所城市普通高校体育社团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大学、广西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工学院等高校体育社团进行调研,了解广西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现状,探讨广西高校发展体育社团良好对策。  相似文献   

12.
吴彩玲 《内江科技》2010,31(7):47-47,72
当前大学生体育社团作为高校体育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的体育活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中国矿业大学体育社团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了对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陈慧娟  车璐  冷村 《科教文汇》2011,(21):179-180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高校文艺活动类社团和社会服务类社团的管理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被试选自华师两个代表社团,包括社长、管理层和普通社员,结果表明:文化管理比例高于制度管理;社员关注在社状态的体验高于自我能力的提高;积极体验大于消极体验。差异性主要表现在社会服务类社团制度管理更加严格,更易引起社员的疲倦感和压力;文艺活动类社团更加松散,更易引起社员的被忽视感和失落感。本文就社团管理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4.
谢思杰 《科教文汇》2010,(21):145-146
高校体育俱乐部是有别于篮球、足球联赛俱乐部的高校社团。高校俱乐部的出现有利于为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空间,有利于选拔优秀的体育专项人才。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归纳法,对广州体育学院体教系的学生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的动机和价值取向主要是追求身心健康、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扩大交际面等;大部分的学生都喜欢体育俱乐部和开展的体育活动;学生参加体育俱乐部的时间、频率和效果均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15.
姜一春 《科教文汇》2012,(16):147-147,151
实现中国体育的社会化必须依靠体育社团,是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现代体育发展的必然规律。本文以绵阳市体育社团为例,通过调查其发展现状,对绵阳体育社团的管理方法、体系建设、活动开展及规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明确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红色理论社团是加强高校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有力旗帜,是培养党的优秀接班人的基层实践和学习组织。然而现今高校的红色理论社团建设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如:社团目标定位不清晰、会员招新困难、缺乏理论指导、理论性活动缺乏时代气息、制度建构不合理等。笔者从实际调查入手,以东北师范大学的"马列协会"和吉林大学的"M·M协会"为例,对红色理论社团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一一进行了阐述,为各高校红色理论社团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侯卫婷 《大众科技》2014,(7):263-265
高校环保社团在校园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是促进高校环境教育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活动经费不足、环保素养有待提高、缺乏系统的引导和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高校环保社团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高校环保社团作用的发挥,也阻碍了社团自身的发展。文章将从高校环保社团的现状和发展特点着手,浅析环保部门应如何加强对高校环保社团的引导与管理。  相似文献   

18.
余律伟 《内江科技》2013,(6):112+20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大学生对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活动的项目、活动的形式、活动的动机和活动的时间段的影响展开调查研究。调查发现:学生们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课外体育锻炼缺乏相关老师的指导和技术培训;体育经费缺乏,部分体育场地的不开放等因素。建议和对策: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增加开放性场馆;增加适合女生的体育运动项目;丰富课外体育的组织形式;增加社团的组织作用。  相似文献   

19.
袁文  刘丰林  孟三爱 《科教文汇》2012,(10):180-181
高校科技型学生社团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应运而生,在高校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分析了高校科技型学生社团在培养创新意识、拓展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剖析了目前高校科技型学生社团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社团特色不鲜明、活动质量不高、运行机制落后、经费支持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发展社团特色、挖掘社团功能、完善社团运营机制、加大对社团支持四个方案,有效地改善了目前社团运营困境,有利于社团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惠 《内江科技》2010,31(8):152-152,131
通过剖析阳光体育运动的基本内涵,结合高校体育社团的自身性质特点,分析高校体育社团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的功。研究认为:高校体育社团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具有教育功能、文化功能和娱乐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