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本文从全新视角界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五要素,具体论及中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条件,并型构了"四环"层级相互联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动态演化模型,对不同生命周期下新兴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优势、劣势、典型轨迹、政策干预五个维度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发展实践进一步提出了集群发展的四个新动向,对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直接关系到江西产业经济发展的后劲和产业竞争力.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应当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进行适当的政策引导和精心培育,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效率性提升和结构性优化,形成合理有效的产业分工与协作,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关联度,促进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视角,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测度,通过聚类分析,研究战略性新性产业集群间梯度差异。基于江苏的数据研究发现,不同梯度区的产业集群在要素支撑、产业影响力、发展潜力方面梯度差异明显,通过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实现产业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不同创新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活动分析,系统归纳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需求内容,设计以线上服务申请、线下资源整合与创新服务对接三方面为核心的共享平台O2O服务实现过程,构建区域共享平台O2O服务的标准化与集成化模式,对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相关服务策略,旨在不断提升区域共享平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创新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不同创新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活动分析,系统归纳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需求内容,设计以线上服务申请、线下资源整合与创新服务对接三方面为核心的共享平台O2O服务实现过程,构建区域共享平台O2O服务的标准化与集成化模式,对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相关服务策略,旨在不断提升区域共享平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创新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6.
戴维奇  魏江 《科学学研究》2010,28(10):1502-1510
按照Churchill提出的量表开发程序,对集群企业的公司创业进行了操作化,并探讨了集群企业的公司创业行为与其财务绩效的关系以及任务环境对于"公司创业-财务绩效"关系的权变影响。以浙江永康五金产业集群为背景,研究发现集群企业的公司创业可分为四个维度,其对集群企业绩效提升和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对天生全球化企业及其对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意义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化创业+集群式发展”模式,认为区域首先通过构建跨区域全球网络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知识等异质性资源的引入,然后在国际化经营中有效地实现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之中,成为或者接近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高位的全球价值链中的主导企业,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价值链,推进区域新兴产业集群的发育与成长,实现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从全球向区域的扩展.  相似文献   

8.
海峡两岸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演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斌  欧伟强 《科研管理》2016,37(7):35-46
论文分析了海峡两岸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演进的六大"演化代",阐述了两岸产业集群持续创新能力演进机理。并以闽台LED产业集群为例,采用多链扩展改进的产业技术路线图,对两岸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演进过程进行全产业链、多维度综合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两岸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演进的思路:(1)在实现模式上,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对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进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最终带动两岸新兴产业集群乃至相关产业集群的腾飞。(2)在运行机制上,实现由"分散发展"向"集聚发展"转变、由"个体制造"向"聚合制造"转变、由"技术追赶"向"技术跨越"转变。  相似文献   

9.
根据制度的三大基础要素,将创业制度环境分为创业规制环境、创业规范环境、创业认知环境三个维度。选择无锡市的电动车和物联网两个产业集群分别代表传统产业集群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比较了二者创业制度环境的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创业制度环境整体上优于传统产业集群。分维度而言,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的创业规制环境和创业规范环境优于传统产业集群,而传统产业集群内的创业认知环境优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0.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025年将超过17%,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产业集聚作用。为提升国家高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能力,构建载体建设、主体培育、产业创新、园区关联四维度培育能力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和突变级数法,评价国家高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能力,并构建回归模型考察创新型产业集群各维度能力对培育成效影响。结果表明国家高新区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能力呈现非均衡性,东部高于中部和西部,各维度能力一定程度上提升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成效。载体建设能力与产业创新能力对集群培育成效影响较显著,强于主体培育能力与园区关联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从产业集群视角,研究了创业环境动态性、创业者特质、创业资源识别的关系.基于文献回顾,提出了产业集群创业环境动态性、创业者特质4个维度和创业资源识别关系的相关假设.基于368份有效样本对所有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产业集群创业环境动态性与创业者特质4个维度、创业资源识别有显著相关关系;创业者特质的风险倾向、内控制源、不确定性容忍度3个维度作为中介变量显著影响产业集群创业环境动态性与创业资源识别的关系,成就需要维度对产业集群创业环境动态性与创业资源识别关系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话语分析是复杂演化环境下,认知企业行为的新兴技术路径。本文应用话语分析方法,聚焦集群情景下的小微企业,研究了进化创业行为的驱动机理问题。得到的主要命题有:(1)小微企业的进化创业行为可由微创新、战略更新和风险投资3个维度描述。(2)集群情景从结构、关系和认知3个侧面影响小微企业的进化创业行为。(3)集群情景对进化创业行为的驱动机理涉及学习、挤压、过滤和治理4个驱动因子。(4)驱动机理可以刻画为网络节点→刻意学习等24条关系路径,其中,包括7条弱关系路径。研究丰富了现有创业理论,对小微企业的创业实践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发展的有效模式,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研究,是目前产业界、学术界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将以武汉·中国光谷为例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本研究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具有多样性,不是简单分阶段的动态思维,而应是系统思维,特别是区域创新系统和产业创新系统思维,其鲜明的特性是强调自主创新。综合分析本文所涉及的成果数据,我们认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需要充分利用政府、市场,以及其他各种主体和要素的作用,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际特征采取适合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创业行为是影响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影响不仅仅来自于创业行为本身,创业行为中的知识溢出效应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作用也应得到关注。在界定创业行为、创业知识溢出、产业集群发展绩效三个变量维度的基础上,科学编制测量工具,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三者间的关系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创业行为对创业知识溢出有显著性影响;创业知识溢出对产业集群发展绩效的影响作用显著;创业行为对产业集群发展绩效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界定基于产学研跨组织知识集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集群网络的内涵;设计其创新集群网络的结构;提出创新集群网络的发展模式以及演化路径;探究如何依托产学研跨组织知识集成机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集群网络的政策措施,旨在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集群的培育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路径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资源与文化的相似性以及有助于支柱产业形成和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等方面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然后分别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价值链、知识链和物联网为媒介的三种协同发展路径,进而提出了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单核、多核和星形模式,最后提出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从产业发展史来看,各时代都有各自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由理论分析可知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战略产业演化过程中的初级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内外因素的推动下逐渐演化为主导产业。结合产业演化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和对英国汽车产业、美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回溯研究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战略产业的初级阶段,其生命周期因受产业内外不同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而表现出"增长─放缓─增长"、"增长─停滞─增长"或"增长─下滑─增长"的震荡期。研究结果还表明产业外部环境、政府扶持、产业创新、产业平台、风险控制以及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培育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成功演化发展的关键要素,这些要素通过相互协同共同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向主导产业的成功演化和升级。  相似文献   

18.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文本量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系统搜集整理我国2010—2013年国家层面制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基础上,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对40项政策样本进行文本量化研究。通过构建"产业发展维度"和"政策支持维度"的二维分析框架,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主题频数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具有主题集中、聚焦"创新"、目标规划过溢和需求型政策明显不足等特征,并由此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构建一套基于CWAA算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通过文献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即产业集群经营规模、组织管理能力、集群成长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知识管理能力、集群协同水平;提出利用OWA算子对多种赋权法进行加权组合,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基于CWAA算子,给出一种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竞争力群决策方法;通过实证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科技创业是推动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但在制度环境不同维度下科技人员创业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尚不充分。本文采用制度环境传统的规制、规范、认知三维度以及新的助力性维度,探讨制度环境、科技人员创业认知和创业行为之间的关系。通过参与中国科协对全国27个省和直辖市两万名科技人员进行的调查课题并进行数据分析后,本文发现,科技人员的创业认知正向影响创业行为,助力性制度环境和以专利数量为表征的认知环境对科技人员创业认知和创业行为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规制环境和规范环境的调节作用则不显著。最后本文从国家、地区和组织、科技人员个体等三个层面提出了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