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GFE(L)1型测风雷达(以下简称L波段雷达)由于性能因素,过顶目标和有源目标的回波强度衰弱或回波频率超出雷达接收机中心工作频率以上时,就会出现丢球或跟踪失败,致使记录不完整。天气原因可能造成补测失败或重放球,甚至造成部分记录缺测。可见,避免气球过顶在高空观测中非常重要。本文通过总结实际工作经验和方法,有效解决气球过顶丢球问题。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GFE(L)I型测风雷达(以下简称L波段雷达)由于性能因素,过顶目标和有源目标的回波强度衰弱或回波频率超出雷达接收机中心工作频率以上时,就会出现丢球或跟踪失败,致使记录不完整。天气原因可能造成补测失败或重放球,甚至造成部分记录缺测。可见,避免气球过顶在高空观测中非常重要。本文通过总结实际工作经验和方法,有效解决气球过顶丢球问题。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高空气象探测工作中,静风天气条件下的"气球过顶"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高空观测质量,本文通过分析流图探空站低空2014-2016年1月份地面静风天气条件下的测风数据,选取放球后第20 s和40 s时刻的高空风向,得出了低空300 m以下较为详细的风向频率,分析了地面主要风向与高空300 m之下的上层、下层风向之间的关系,总结了在地面静风条件下,海流图站的上空的风向随高度变化的一些规律,为找出海流图探空站在静风条件下的最佳放球地点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对海流图站300 m下的地方性风向也有了更加详细的认识,便于指导人们预防和减小城市污染。  相似文献   

4.
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雷达丢球现象的探讨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雷达自装备基层台站以来,凭借着优异的性能,赢得了广大技术人员的认可。由于其探测精度高,雷达脉冲宽度必然均较窄,所以由于各种原因会产生雷达跟踪丢球现象。本文对丢球的各种原因作出了分类和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从而为各地在进行高空气象综合探测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一代高空探测系统L波段自投入使用以来,在气象业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具有探测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但是在观测中近距离放球后容易丢球,造成低空失测.现对探空气球低空探测和低空过顶丢球进行讨论,以确保在日后的观测中争取得到第一手观测数据使所获取的探测资料的完整和连续.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6,(2)
高空气象探测系统是气象业务的基础,也是天气预报、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换的气象情报和资料的主要来源。59型探空仪-701二次测风雷达探测系统已工作了近四十年,在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气象现代化进程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探空仪---L波段二次测风雷达、GPS高空气象探测系统开始投入业务使用。本人将自已工作中常见的L波段探空施放前常见故障总结出来,就做好探空施放前的各项工作,谈出几点自己的看法供观测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一代高空气象探测GFE(L)1型二次测风雷达即L波段雷达在我站正式使用以来,对探空业务工作起到了更准确更及时的作用,但也会因环境、人为等因素造成丢球,降低探测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本文结合台站实际情况浅谈丢球原因及处理方法,与气象同仁共同探讨和学习,以便全方位提升高空探测的技术水平和业务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L波段雷达系统探测高空气象的基本原理入手,阐述了L波段雷达丢球的常见原因,并根据L波段雷达丢球的原因提出相关的处理办法和应对措施,希望谨以此文章,给相关气象探测从业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0,(1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气象信息依赖性是越来越高。在气象服务中,高空气象探测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高空气象观测工作中,L波段雷达具有采样速度快和精确度高特点,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但是在L波段雷达使用中,经常会发生丢球问题,导致所探测高空气象资料准确性不高,影响了气象服务质量。本文主要对L波段高空气象探测雷达丢球原因和不同丢球问题应对措施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央珍 《西藏科技》2011,(12):69-71
本文重点介绍了造成GFE(L)1型高空探测雷达重放球的原因和应对措施。通过笔者多年从事高空探测的经验,进一步分析如何提高探空气球施放高度,为各地进行高空气象综合探测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2010年8月25日~9月23日哈尔滨、呼和浩特、西宁、长沙、阳江5个高空站800g气象气球动态考核期间的探空施放高度、平均升速和净举力、天气状况、施放时间等为依据,又取5个站2009年同期、2010年试验前1个月数据及呼和浩特站2011年~2020年历年同期750g气球施放记录,采用对比、滑动平均和线性趋势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800g气球在30 000m以上的探空施放高度高,稳定性好、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12.
根据新疆喀什市探空观测站在L波段雷达数据审核中常见的问题,本文从地面人工数据的采集审核、施放点的审核和施放后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等方面总结了常见问题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气球施放安全与风险评估的主要因素,包括前期准备条件、危险源识别、确定损失的范围和程度、安全与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14.
随着GEF(L)1型二次测风雷达-GTS1型数字式电子探空仪系统(简称L波段(1)型探空系统)的推行,一些常见的高空气象探测观测问题会影响高空气象探测的准确性和数据完整性,必须在观测业务中对探空资料进行审核。通过对拉萨高空气象站L波段雷达探测资料审核,包括L波段探空站的基本数据、探空气球施放和探测数据审核等方面总结了探空业务审核的要点,为高原L波段探空业务实践提供参考,提高探空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准确性和及时性。  相似文献   

15.
探测工作实践中丢球后如何将气球找回来,通过自己的实践,经过反复的试验,积累起丰富的经验,使不用重放球了。  相似文献   

16.
基于目标宽度特征的脉间跳频雷达距离精确成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雷达目标的宽度特征 ,提出了目标检测窗口内雷达信号的逆Chirp z变换局部成像处理方法 .利用有限的输入数据长度 ,有效提高目标局部距离像的采样分辨率 ,获得更精确的距离像 .与传统的数据长度补零逆傅里叶变换方法相比 ,在相同的采样分辨率条件下 ,该方法能有效减小计算量 .仿真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合 ,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相似文献   

17.
都兰县高空气象探测业务中自动放球系统的应用,标志着该站高空气象探测业务自动化和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了高空气象探测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了解和掌握自动放球系统的构成以及系统功能,对日常运行过程放球前及放球后出现的故障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必要时及时进行人工灌气施放气球,确保在正点完成气球施放。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6,(1)
脉冲压缩技术是雷达信号处理中的一项关键技术。脉冲压缩技术己被广泛应用到现代雷达中,它可以让雷达通过发射宽度较宽而峰值功率较低的脉冲,以获取窄脉冲和高峰值功率,使得雷达的探测距离与距离分辨率都能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9.
今年1、2月间,在苏联、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和我國的領土上空,發現和截获大量的气球。这些气球是美國軍事机構从西德领土及和苏联、东欧人民民主國家我国接境的一些国家的领土上的美国空軍基地放出来的。为了掩盖他們不可告人罪行,美国政府說这种气球是为了‘收集气象材料’,‘供科学研究’。但是狐狸尾是隱蔽不住的。今年3月我國公安部在北京举办了‘侵入我國領空的美國軍事偵气球展覽会’,展出了被我国截获的美国軍事偵察气球中的一部分,其中包括有整的美國軍事偵察气球的球体和它的全部设备。这些气球的組成部分和它們的工性能,充分說明了美國施放这些气球的目的,是为了盜取我國、苏联人民民主国的国防机密。这些气球的施放同时也擾乱了这些国家的飛机航行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这是一种嚴重的挑衅行为,是对别国领空的侵犯,是对公認的國际法的破  相似文献   

20.
电子对抗技术中使用最早和最广的是箔条干扰,且能同时对处于不同方向上和具有不同频率的雷达进行有效干扰。本文基于UML对雷达组网系统进行建模并进行实现,并在基础上对箔条干扰和抗箔条干扰进行了相关研究,给出了在雷达组网系统下如何有效施放箔条干扰和有效抗箔条干扰的相应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