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强  支维洲  杨嵘  赵越 《化学教学》2011,(11):39-40
本文针对教材中"白磷在水下燃烧实验"的不足之处,介绍了五则该实验的改进方案。改进方案的共同特点是,巧妙利用空气,实现白磷在密闭装置内燃烧,取得良好的环保效果。  相似文献   

2.
对白磷在水中燃烧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新装置改变了实验过程的供氧、燃烧和吸收的条件,缩小了白磷所处的水环境,使水环境的温度能迅速达到并保持在80℃以上,以保证氧气在水下离开导管后引发白磷发生彻底的燃烧和不留残余;借助氧气的持续通入,反应产生的污染物完全进入吸收装置并被处理,消除了隐患,减少了污染.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的"燃烧的条件"和"白磷在水下燃烧"实验操作进行改进。事实证明改进后的实验易操作、无环境污染、结论明显,有利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4.
1水下白磷燃烧的演示实验改进 经过多次实验,我们发现用双氧水产生氧气,使白磷在水下燃烧,效果比较好,操作如下:  相似文献   

5.
一、在燃烧的条件实验中对红磷与白磷着火点比较实验的改进初中化学第一章第四节燃烧和缓慢氧化一节中,在做可燃物燃烧条件演示实验时,我对该实验稍作了改进:在一大烧杯中注入开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薄铜片,铜片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白磷。过一会儿,铜片上的白磷产生白烟开始燃烧,而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这是为什么?我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要使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二是要使可燃物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白磷的着火点低,铜片上的白磷很快达到了这两个条件,所以燃烧了。铜片上的红磷只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和氧气接触),而没有达到着火点,因此没有燃烧。这时有的学生提出改用加热的方法就能使红磷燃烧。我抓住时机问学生:要使烧杯中的白磷燃烧,该怎么办?这时学生回答,把白磷拿出水和氧气接触。根据同学们的意见,我拿起烧杯慢慢倾倒烧杯中的开水,当烧杯倾斜到一定程度,白磷裸露出来时,白磷马上燃烧起来。通过这样的改进,实验效果明显,方便,节省时间,使学生对燃烧的条件这一知识点有了全面的理解,教学效果好。二、氢气跟空气混合的爆炸实验的改进在初中化学第三章第四节中,有氢气不纯,混有空...  相似文献   

6.
一、在燃烧的条件实验中对红磷与白磷着火点比较实验的改进初中化学第一章第四节燃烧和缓慢氧化一节中,在做可燃物燃烧条件演示实验时,我对该实验稍作了改进:在一大烧杯中注入开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薄铜片,铜片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白磷。过一会儿,铜片上的白磷产生白烟开始燃烧,而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这是为什么?我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要使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二是要使可燃物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白磷的着火点低,铜片上的白磷很快达到了这两个条件,所以燃烧了。铜片上的红磷只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和氧气接触),而没有达到着火点,因此没有燃烧。这时有的学生提出改用加热的方法就能使红磷燃烧。我抓住时机问学生:要使烧杯中的白磷燃烧,该怎么办?这时学生回答,把白磷拿出水和氧气接触。根据同学们的意见,我拿起烧杯慢慢倾倒烧杯中的开水,当烧杯倾斜到一定程度,白磷裸露出来时,白磷马上燃烧起来。通过这样的改进,实验效果明显,方便,节省时间,使学生对燃烧的条件这一知识点有了全面的理解,教学效果好。二、氢气跟空气混合的爆炸实验的改进在初中化学第三章第四节中,有氢气不纯,混有空...  相似文献   

7.
“白磷的燃烧”的实验。由于白磷在空气中直接燃烧,产生的黄白烟污染教室空气,故将此装置略作改进。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2006年4月第二版)上册124页图7-5(如图1)"白磷水下燃烧"实验.通氧气前,热水中的白磷只熔化而未燃烧,用导管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即可看到白磷燃烧发出火光.这一实验很好地说明了物质燃烧必须同时具备可燃物(白磷)、温度(热水)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9.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化学上册第124页[实验7-1],对于帮助学生探究燃烧条件、提高思维能力虽然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白磷燃烧时会生成大量浓烟污染教室环境,影响师生身体健康。白磷在水下燃烧的实验,其实验技巧很难把握,且坐在后面的学生根本看不到实验现象。然而随着社会对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对环保的要求逐渐达成共识,教师在做实验准备时,必须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白磷在水下燃烧实验"的微量化设计,使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用水吸收生成的产物,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对人体的危害,并可反复多次观察白磷燃烧现象。改进后实验兼具简约性、安全性、环保性、可操作性以及趣味性。  相似文献   

11.
1水下白磷燃烧的演示实验改进   经过多次实验,我们发现用双氧水产生氧气,使白磷在水下燃烧,效果比较好,操作如下:   ……  相似文献   

12.
现行九年级(人教版,2006年版)教材的第124页的实验7-1白磷在水下燃烧的实验,该实验的装置如图1所示。这个实验虽然用了硬纸圈圈住白磷,但笔者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该实验还有值得研究并改进的地方。1教材实验存在的缺陷(1)硬纸圈在热水中会打湿、变软,通常情况下一个硬纸圈只能使用一次。(2)因常用白磷的形状和大小不规则,在实验前,制作硬纸圈和在实验时选用与硬纸圈大小相匹配的白磷,都不是容易的事,费时费力。  相似文献   

13.
1实验改进的原因 初中化学教材在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常用的方法是在烧杯中加热水,烧杯口部放一薄铜片,然后在热水中放一小块白磷,铜片上不同的位置分别放一小块白磷和少量红磷,通过比较热水中的白磷、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燃烧的现象得出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相似文献   

14.
1对“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的改进 九年级化学上(人教版)中“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反应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5.
探究"燃烧的条件"的实验,白磷在水下燃烧(见图1),存在三个问题:①氧气与白磷接触,实验成功率低;②白磷在水中游离,与氧气接触的时间很短,燃烧现象短暂;③需氧气量大,现制氧气,费时.改进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或大学的化学课程中,白磷在水下燃烧实验的演示方法普遍不能令人满意,现介绍一改进了的实验方法,产生氧气用很安全的3%的过氧化氢溶液,氧气缓缓地从过氧化氢溶液释出(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而且氧气的量能通过分液漏斗的活塞用手加以控制.盛有白磷和水的试...  相似文献   

17.
曹婧  丁颖 《化学教学》2012,(12):50-51
在我国初三化学教材中,大多是利用白磷自燃实验来总结燃烧条件,但是该实验使用的白磷与CS2皆是有毒物质,且反应速度较慢,易造成污染。本文改进后的实验,等候时间只需数秒,反应速度快,现象明显,更具趣味性,且仅需一滴白磷的CS2溶液即可完成实验。  相似文献   

18.
1 实验目的  为了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燃点 ,并形成系统实验 ,防止空气污染 ,对白磷和红磷燃烧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2 实验用品  白磷、红磷、蓝色石蕊试液、铁架台、具支试管 ( 2 5mm× 2 0 0mm )、 5 0 0ml平底烧瓶、燃烧匙、漏斗、烧杯 ( 10 0 0ml)、洗耳球、酒精灯等主要用品。3 实验装置  如图所示 (铁架台略 )。图 14 实验步骤4 1 将实验仪器按图 1连接好。4 2 将半颗绿豆粒大小的白磷放入燃烧匙中 ,绿豆粒大小的红磷装入试管底部。4 3 加热试管底部 ,同时 ,用洗耳球不断鼓入空气 ,待红磷起泡后 ,停止加热 ,白磷燃…  相似文献   

19.
探究“燃烧的条件”的实验,白磷在水下燃烧(见图1),存在三个问题:①氧气密度比水小——向上,难以与白磷接触,实验成功率低;②自磷在水中游离,与氧气接触的时间很短,燃烧现象短暂;③需氧气量大,现制氧气,费时。改进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初中化学教材中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演示实验 ,笔者认为操作不够简便 ,易引起实验误差。尤其在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中 ,如果白磷用量偏少 ,用台称很难称出它的质量 ,当然就不可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了 ;如果白磷用量偏多 ,又会因燃烧放出热量较多 ,而使瓶塞冲开。笔者采用如下新方法 ,可弥补课本的不足 ,实验效果更好。一、白磷的燃烧1 .操作方法 :找一小块铜片 ,四周翘起形成一个凹槽 ,然后取一粒绿豆大小的白磷 ,放入铜片凹槽中 ,用镊子将它们放入 2 5 0mL锥形瓶 ,再找一个与锥形瓶相适应的、带气球的图 1 实验装置橡皮塞 ,将锥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