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质教育实施了多年,可是成效并不大,减负的要求也是年年喊,可是这“负”似乎越减越重,每次布置作业的时候,都有学生小声(老师足以听得见)嘀咕:减负啊,老师!弄得我哭笑不得,可是我心里在喊:课后没有作业怎么行呢?  相似文献   

2.
“学生太累了,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减负’的口号,大家也喊了好多年。可是关于学生‘减负’,我们到底该做什么,才能切实减轻学生负担?”2009年1月19日,参加云南省教育工作会议的玉溪市教育局局长李世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就“减负”为何越减越重等问题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并就如何“减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邓转民 《甘肃教育》2009,(13):14-14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他们全面发展。教育部三令五申,可是这个口号喊了多年,如今在某些地方却是“越减越重”。目前,一些教师仍热衷于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喜欢用“题海战术”,其原因究竟何在呢?  相似文献   

4.
目前,“减负”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那么“减负”究竟减什么?目的何在?“减负”后我们师生干什么? 首先要正确认识“减负”的内含,学生“减负”不允许减教学质量;学生“减负”不允许教师“减负”。学生“减负”意味着对学校加大压力,对教师素质要求的提高;教师的敬业精神要进一步加强。其次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即“减负”与提高教育质量的关系;“减负”与正确的人生观、质量观、价值观的关系;“减负”与勤奋学习,培养坚强意志的关系;“减负”与科学管理的关系。 我校“减负”后的整体工作思路是:(一)更新教育观念,端…  相似文献   

5.
张冬梅 《江苏教育》2022,(16):21-22
<正>“今年事真多,因为疫情,一会上网课,一会在校上课。网课的教学效果不好,导致很多学生成绩下降,学生管理变得困难,学习后进生增多,课后延时服务就是忙着给他们补课。如果要用一个字形容2021年,那就是‘累’!”“有些小学生在课后延时服务班不认真写作业,导致回家后还要继续写作业。‘双减’后,教师的工作时间延长,我都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家长还在抱怨课后延时服务效果不好。教师真的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职业啊!”  相似文献   

6.
作业设计是教师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才能“减负’餐“减璇”,实现“减负”与“增效”的有机统一。因为作业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是发展学生寓色力、豫发智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方法。通过作业,教师能够发现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尊教师可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教学,减少失误,  相似文献   

7.
王鹰 《教育文汇》2007,(6):37-37
有人说,教材是“死”的,教师是“活”的;“活”的教师可以把“死”教材教“活”,而“死”的教师则可以把“活”的教材教“死”。当了多年物理教师,虽然课讲得不那么死板,但年复一年面对变化的学生,教的课基本上没什么新花样,更谈不上有活力,有个性,有吸引力。我们常常责怪学生不喜欢物理课,为什么不找一找自己教学上的毛病,试一试把“死”教材讲“活”呢?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实施了多年,可是成效并不大,减负的要求也是年年喊,可是这"负"似乎越减越重,每次布置作业的时候,都有学生小声(老师足以听得见)嘀咕:减负啊,老师!弄得我哭笑不得,可是我心里在喊:课后没有作业怎么行呢?  相似文献   

9.
杨慧珍 《云南教育》2009,(16):48-48
“减负提质”,“减负”是手段,提质是目的。提质的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而教师是关键,因为教师承担着学生学习的引导重任。那么教师如何“减负提质”,把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他们享受校园生活的快乐,使教育持续、健康、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苗苗 《学周刊C版》2011,(11):185-186
“复习课难教,复习课难上”是广大数学教师共同的心声。在讲授复习课时.教师往往没有了新课的激情,学生也不如听新课那么感兴趣。他们觉着“这些我都会了.没有必要再听了”。如何才能打破复习课“老师不愿意讲.学生不乐意听”的僵局?怎么才能上好复习课?下面,我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孔怀文 《教师》2014,(18):66-66
正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喊"减负",可是喊了这么多年,为什么学生的负担一直都没有减下来呢?我认为主要矛盾是"减负"没有与"增效"挂钩。"减负增效"是我们所期盼的教育教学理想境界。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把握不住分寸,特别是数学学科,课堂上该如何"减负"、怎样"增效"?一、更新观念,追求效益效益观念就是要以较少的课堂时间,使学生掌握最多的知识,使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一直以来,很多讲究"实干"的老师非常热衷于上课堂外的课,热  相似文献   

12.
“双减”政策的提出,旨在为学生减负,对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双减”政策下,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努力做好自身工作,努力为学生减负。要想真正做到减负,首先作业设计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这需要教师认真仔细地进行调查和研究,设计出适合每个小学生的作业,切实从作业层面落实“减负增效”。在实际教学中,要想给学生制定合理的作业计划并使之能够顺利完成有一定难度。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心理,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结合时代发展变化以及对语文教材和学习内容的更新和调整,根据具体情况制订出适合每个学生的作业计划。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设计出合理有序、科学合理的语文作业。  相似文献   

13.
“减负”不等于不讲质量 ,也不等于不做作业 ,不少教师片面理解“减负”含义 ,把学生正常负担也减了。师生均处于暂时的轻松状态 ,使“减负”工作进入了误区。那么作业量的多少与学生负担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 ?作业 ,有书面作业和非书面作业。书面作业 ,像演算习题、作业、绘图等。非书面作业种类更多 ,如阅读作业有阅读课文、预习、复习、阅读有关文艺书、科技书、报刊杂志等 ;口头作业 ,除口头答问外 ,还有复述朗读 ,背诵课文 ;视听作业 ,如收看电视、收听广播 ;实践作业 ,如测量、社会调查等。课堂作业、课外作业 ,书面作业、非书面作业 ,…  相似文献   

14.
减负与增负     
自国家教育部颁发了为中小学生减负的通知和规定后 ,中小学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减负”在一些地区(尤其是边远落后地区 ,)尚未得到真正贯彻落实 ,对“减负”这一概念也还须进一步认识。“减负”绝不是一味地“减”,减到师生双方都无事可做。其实在学生“减负”的同时 ,教师相反应“增负” ,具体体现在 :1 .学生作业减负 ,教师“作业”增负。学生的作业减少 ,教师就更应该多做“作业”,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 ,明确究竟应给学生教些什么 ,让他们做些什么。作业减负 ,也不是不给学生布置作业 ,关键是少而精 ,因此教师应加强业务自修 ,多…  相似文献   

15.
王谢生 《科学教育》2006,12(2):20-21
当今,中小学“减负”喊得很响,且措施也极为得力,学生深受欢迎:早晨到校迟点了,中午自由多点了,下午放学早点了,晚上作业少点了。但是,有些老师对学生课间休息的十分钟却不放了,下课铃响了,还要苦口婆心,讲个不停,出现了“拖堂”的现象,造成学生课间十分钟的休息自由也没有了,这与当今“减负”相悖。为此,要讲“减负”,也得讲讲减“拖堂”。1“拖堂”的危害性“拖堂”,是指教师利用课间下课学生休息时间继续上课。“拖堂”是课堂教学中常出现的现象之一,也是加重学生负担的表现之一。它不仅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影响了学生的休息自由,其…  相似文献   

16.
一、“减负”不是目的,是一种手段“减负”指减轻学生过多的课业负担,使学生从“应试教育”繁重、机械的作业中解脱出来,在课余时间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的个性和创新意识,以达到全面发展的一项有效举措。具体减什么呢?目前提倡的“三减”指的是“减时、减量、减重”,即减少学生的学习时间,减少作业数量,减轻书包的重量。那么“减负”的标  相似文献   

17.
“要想减轻学生负担,必须提高课堂效率”减负必须增效。如果只是把减负机械地理解为减作业、减习题、减课时,那还只是停留在浅层次,是皮毛的东西。如果教师的素质没有提高,教学水平没有提高,教学方法没有改变,在备课上没有花真功夫,仅仅是减少了几道作业题,那么只能是降低教学质量,不会有更好的效果。作为教师,在课堂  相似文献   

18.
经常听到数学教师这样感叹:“复习课难上”、“除了练习还是练习”、“学生无生气,像木头人,教师提一下,动一下”。确实如此,复习课在教学中并不讨人喜欢,因为复习的内容旧,是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回炉”,学生缺少了首次学习知识的新鲜感;因为复习的时间紧,是面面俱到的“流水线”操作且紧张,学生真正需要复习的薄弱内容,教师难以预计也难以充分展开;因为复习的方式死,僵化、呆板,一般都是“整理+练习”的板块结构,教师组织复习时,大多是一厢情愿机械地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重复、堆积、罗列,学生缺乏主动性……。因此,与新授课相比,师生都不喜欢复习课,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累。那么在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复习课教学,让复习课教学也能光彩奕奕呢?  相似文献   

19.
“双减”背景下,集团化办学需要通过管理领域的变革来落实“双减”政策。学生管理方面,如何在进一步减轻作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整个集团的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管理方面,如何进行评价方式的改革,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率的倾向?“双减”背景下,“减负”与“增效”如何并行,课后服务能否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通过管理机制变革构建科学的组织管理架构,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来落实“双减”政策的要求,从常态课质量管理、科学设计学科作业、提供高质量课后服务课程等方面入手,进行减负增效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20.
《班主任之友》2013,(11):4-4
写作业是学生的天职,不交作业就等同于“渎职”。一个班级,总有那么几个“渎职”学生,一问,不是忘记带了,就是作业本不见了,或者作业太多写不完,甚至还有梗着脖子说就是不会写的……林林总总,让班主任伤透脑筋,头疼不已!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相信每个班主任都会有疑惑:为什么班级里总会出现不交作业的硬茬?他们怎么可以找出那么多理由,做出那么多可气的事儿来搪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