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汪湘云 《教师》2020,(4):5-6
早恋在中学生中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相对来说,农村中学生中的早恋现象会多一些。其原因主要有农村学校对学生的生理教育缺乏系统性与时效性,农村家长对学生监管疏忽,一些媒体宣传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中学生早恋给他们的生理、学习、家庭都带来了影响。因此,文章提出了正确预防早恋的方法,即家长正确引导、学校及时劝导、媒体健康导向。处理早恋问题,关键在于做好问题学生的引导工作,其中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影响力更大。教师要遵循"尊重、理解、关怀、引导"的原则,正确引导学生早日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轨道。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早恋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学生早恋问题历来是教育界的一个敏感区,早已引起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中学生早恋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中学生早恋主要有生理和心理上的原因。而防止中学生早恋的对策主要有:严防死守型;推波助澜型;预防疏导型。对于中学生的早恋行为,学校的对策主要应该以预防疏导为主。  相似文献   

3.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大部分学生的青春期逐渐提前。加上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缺乏家庭的关爱、家庭学校压抑性教育等因素,导致出现早恋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如何解决好初中生的早恋问题已成为当前学校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教师应针对初中生的早恋原因,从原因入手探索新的教育方法,降低早恋的危害。把中学生从早恋中解脱出来,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使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一、什么是"早恋"早恋是指建立在未成年男女之间  相似文献   

4.
《海南教育》2013,(2):74-74
<正>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大部分学生的青春期逐渐提前。加上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缺乏家庭的关爱、家庭学校压抑性教育等因素,导致出现早恋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如何解决好初中生的早恋问题已成为当前学校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教师应针对初中生的早恋原因,从原因入手探索新的教育方法,降低早恋的危害。把中学生从早恋中解脱出来,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成长,使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一、什么是"早恋"早恋是指建立在未成年男女之间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的异性交往和早恋问题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应当引起社会、学校、家长的关注。本人担任高中班主任工作多年,觉得如何处理好学生的早恋问题一直是困扰班主任的棘手难题。 那么,如何认识中学生的早恋问题呢?我认为学生早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早恋有人把它喻之为一种“流行病”,大有扩大漫延之势。对此,已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思考。一些研究中学生早恋的论文也不断出现在报刊、杂志上,对中学生早恋的原因、特别是教育方法提出了种种见解。但是我们也应承认,对早恋问题的研究才仅仅是起步,许多问题还有待更深入的探讨。本文拟对中学生为什么不能早恋;如何看待早恋;解决中学生早恋问题的重点在哪里等问题谈点认识,以便对学校教育工作者处理早恋问题有所参考。一、中学生为什么不能早恋早恋,从字面上说就是过早地恋爱,然而如何才算“早”呢?为什么中学生恋爱就是早恋呢?应该有个科学的令中学生心悦诚服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王威 《教育》2011,(30):42-43
<正>早恋问题是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同时也是困惑家长和教师的难题。由于中学生处于特殊时期,早恋很容易导致一些不良后果。本文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针对部分学生出现的早恋现象,分析和探讨了中学生早恋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在中学教育中处理早恋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吴芳明 《文教资料》2005,(22):43-44
中学生的早恋问题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难题,采用正确的思想教育方法至关重要。本文谈到的正面教育与暗示相结合法:对不同思想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法:教师在教育中及时转换位置,充当不同的角色法,将对早恋中学生的教育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含苞待放的花季,情窦初开的年龄,无论是身体成长的变化,还是基于情感和思想的逐渐成熟,中学生们对异性的向往和追求的心理和意识越来越浓。据一项研究中学生早恋问题研究的报告显示,已有近32%的现代中学生有过早恋的现象,而认为“早恋”现象无所  相似文献   

10.
调查显示,中学生早恋已经是一个越来越普遍的现象,早恋在中学校园早已是一个不再神秘的话题。中学生头脑、心志都还尚未成熟,并且这个阶段有繁重的学习任务,过早的踏入一段恋情只会让他们分心,无心学习,同时对于如何处理恋爱关系中的种种问题他们也并不知晓,因此,早恋对于中学生而言是并不明智并且应该杜绝的。本文将对中学生早恋的原因展开分析,探讨中学生早恋可能存在的危害,并且有针对性的找到正确处理中学生早恋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影视剧的泛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高中学生早恋现象呈上升趋势,其实,中学生"早恋"与家庭和社会的因素相关,但也离不开心理和思想因素,因此,面对中学生"早恋"问题,要讲究方法,要进行正确引导,应从心理和思想入手,了解学生的实际想法,对症下药,进行有效的疏导,千万不可粗暴压制,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早恋已是一个毋庸讳言的客观存在。家长闻之色变,老师也束手无策。虽然家庭和学校对这个问题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可谓是围追堵截,但中学生早恋还是大有蔓延之势。家长和老师倾注在预防和制止中学生早恋上的心思和精力不可谓不多,但收效却往往很不如意,特别是在制止那些已成事实的早恋时,有时不仅达不到劝止的目的,反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早恋的学生还没有尝到青苹果的酸涩滋味的时候,倒是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先品尝到了教育失败的苦果。我曾经教过这么一对学生:双双来自农村,高一入学时两人的中考成绩都进入了班上前八名,授课老师…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出发,就初中生早恋的问题,针对具体的教育情境,分析了中学生早恋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在中学生早恋问题的若干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中学生青春发育期的提前,中学生早恋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这是一个使班主任老师十分头疼的问题。多数早恋学生无心向学、纪律松弛、成绩下降,严重影响着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如何引导、教育学生克服早恋,已成为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早恋"的问题是当前学校教育的热点问题。据调查,一般中学的学生普遍存在早恋现象,有的班级存在早恋倾向的同学多达十几个。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怎样对待中学生"早恋"现象?怎样帮助中学生平稳度过情感的"危险区"?笔者认为,班主任应因势利导,以疏导的方式来帮助中学生正确处理"早恋"问题。一、关注中学生的"青春现象",尊重他们的情感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正处在花样年华,这是一个充满幻想、富有诗意的年龄段。十多岁的学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成人感的加强和性意识的觉醒,对异性产生兴趣和爱慕,向往异性是正常生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学生青春期发育期的提前,中学生早恋现象已越来越多地成为班主任老师的难题,中学生早恋不仅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而且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如何处理早恋问题,我从实践中体会到:  相似文献   

17.
林燕 《广西教育》2007,(4B):20-20,41
物质生活提高,爱情剧泛滥,情感世界“丰富”,菁菁校园里的“早恋”现象越来越严重,预防中学生的“早恋”的教育工作越来越棘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我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中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特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预防和疏导工作:  相似文献   

18.
邹丽萍 《考试周刊》2011,(49):206-207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生早恋问题越来越成为大家日益关注的问题。到底如何看待中学生的早恋问题?如何引导男女学生进行异性交往呢?我对早恋问题作探究,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同行们的进一步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现在谈到对中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经常能听到一个说法:“早恋”。然而对于人们称之为“早恋”的问题应该作科学的分析和处理。目前学校中不少男女同学接触,果真都是“早恋”吗? 一中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育的盛期。生理上第二性征的出现,引起了学生心理的急剧变化。男生开始讲气度、豪放、勇敢等,追求男子汉的风度,女生则显现文雅、腼腆、娇羞等女性气质。男女生之间由儿时的幼小无猜到开始对异性敏感。他们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中学生早恋是我们无法忽视的问题,在学校的发生概率在逐渐提高.目前,据国内部分调查结果显示:13~17岁的中学生中大约有30%左右的学生承认有关系密切的异性朋友,其中有7~8%的学生承认自己有早恋行为,学生之间对于早恋现象已经司空见惯.那么,如何应对中学生早恋现象,这是我们亟需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