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李汝忠研究员,从事棉花育种近三十年,凭借一种执着的追求和踏实的作风,带领科研团队在棉花转基因抗虫育种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先后主持选育出杂交抗虫棉鲁棉研15、24、30号,常规抗虫棉鲁棉研21、26、27、36号和短季抗虫棉鲁棉研19、35号等3大系列的9个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正> 近几年全国棉花生产跌入低谷,而安丘市棉花生产却有了长足发展,究其原因是得力于实行科教兴棉战略。工作中,主要抓了五项关键措施: 一是以棉花科研机构为技术依托,不断从棉花科研单位引进良种和科研成果,在全市试验、示范,由点推广到面。全市先后引进推广鲁棉1号、中棉12号、试验试种转基因抗虫棉,对提高单位产量、质量都起了关键作用,取得了较高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优良品种不仅是棉花生产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棉花科技发展与创新的主要对象。过去十多年来转基因抗虫棉的发展,无疑是我国棉花育种历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抗虫棉对我国棉花生产所发挥的作用,无论怎样评价  相似文献   

4.
上海口岸棉花进口量持续大增,其中不少是转基因产品.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所长喻树迅说,我国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面积已接近200万公顷,在国内棉织品市场买到转基因产品的概率是60%,对这类产品可以放心买、放心穿,今后市场上还可能出现转基因彩色棉织品.  相似文献   

5.
大学学报     
《中国科技信息》2009,(24):10-14
花生果壳褐斑病的研究,转基因抗虫棉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微胞结构复合材料界面的TEM研究  相似文献   

6.
棉花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作为世界产棉大国,我国常年植棉面积达500多万公顷,棉花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4。但是,棉花一生的病虫害达100多种,严重影响着棉花的丰收。同时,经常性的病虫害防治增加了农业成本、农民负担,污染了环境,农民农药中毒现象更是屡见不鲜。棉铃虫的寄主多达20多科200余种植物,是我国棉花生产的第一大害虫,主要蛀食蕾、花、铃和嫩叶,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棉区尤为严重。尽管目前转基因抗虫棉已经大面积推广,但棉花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仍然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发明与革新》2009,(9):F0004-F0004
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作为“国家杂交棉新品种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及“国家棉花改良中心常德分中心”的技术依托单位,是湖南省唯一的一家棉花专业研究所,先后审定了洞庭1号、岱红岱、湘彩棉2号、湘棉不育系1号、湘杂棉1~16号等系列品种,其中湘杂棉2号、8号、11号为国家审定,“湘杂棉2号”2001~2002年被农业部列为全国推广品种,“湘杂棉8号”2006年被列为长江流域棉花区试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8.
一坚持办点示范大力助推农村科技开发 早在建会初期,安乡县老科协就针对当时棉铃虫暴发、全县棉花生产蒙受巨大损失的严重情况,组织老专家深入重灾区安全乡高杨村办点,试种“抗虫棉”3000余亩,一举获得高产,县委、县政府在这里召开了金县棉花生产现场会,时任县委书记徐超文赞扬老科协是“县委的参谋、政府的助手、安乡的财富、人民的知音”。  相似文献   

9.
农业科学     
烤烟“种烤分离”生产模式研究与探讨;福建省48个大麦地方品种的数量性状分析和聚类分析;不同类型抗虫棉品种基于RAPD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引入美国种质对我国玉米育种的影响;大豆泛变应原profilin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和表位预测;玉米籽粒脱水速率的配合力分析;马铃薯品种大西洋不同杂交组合后代的产量表现;  相似文献   

10.
郭三堆研究员是誉驰中外的农业科学家、棉花转基因专家,现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分子设计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三十多年来,郭三堆研究员潜心致力于农业生物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我国棉花育种技术跃居世界前列》的文章,报道了我国转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分子育种技术获重大突破,研究水平跃居世界领先。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转基因作物研究和产业化发展策略的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我国在转基因作物研发和产业化方面的成就我国的转基因作物研发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目前,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整体水平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一些领域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我国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自主研制抗虫棉技术的国家;我国转基因水稻的研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在我国已经产生了很大的社会经济效益。1999—2001年的3年中,我国种植抗虫棉面积约270万公顷,共少用农药12.3万吨,增产棉花9.6%,每公顷经济效益近2000元。抗虫水稻近两年在湖北、福建等地试种表明,抗虫稻在整个种植季节可基本不施…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迅速发挥现有科技成果的作用,使其尽快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正定县科委从1980年开始,连续三年承担省科委农业发展研究项目,建立了棉花、小麦、玉米、水稻、果树五个新技术、新成果示范试验方,示范试验了15项新技术、新成果。其中包括推广了“冀棉二号”一个新品种;评议了“正麦一号”和“正麦二号”两个新品系;检验了“中棉所10号”、棉花新品系“321”、水稻新品系“正旱14”等三个新品种;示范了棉花乙烯利催熟、缩节安化控、水稻化学除草、玉米耕作制改革等四项新成果;验证了水稻稀播量育壮秧、小麦冬前育壮苗、棉花重施花铃肥、果树夏季修剪和苹果腐烂病防治五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全世界的种植面积约3330万公顷,在我国的种植面积也达到481万公顷。棉花的生产周期长,虫害损失大。据国际粮农组织估计,全世界棉花因害虫造成的产量损失达16%,每年造成60亿元以上的巨大经济损失。为了解决棉虫给棉花带来的严重危害问题,多年来主要依靠化学农药,每年全世界用于棉花治虫的农药费用约20亿美元,占世界农田农药费用的1/4。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仅增加劳动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微信公众号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用微信公众号分享考证和考研信息能够真正地做到证研信息共享。本文通过分析"金数证研百科"微信公众号的前期准备工作、创建过程及后续整改与思考,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所开展了一系列的黄瓜新品种引进与品比试验,通过试验示范筛选出8个综合性状较好的品种,结果表明津研3号、津研4号、新泰密刺3个品种的平均亩产量均高于甘丰3号、甘丰3号、甘丰11号,但易感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及霜霉病,甘丰2号、甘丰3号及甘丰11号3个品种第一雌花节位较高,开花期迟于其它品种,适于春茬栽培。津研3号、津研4号、新泰密刺及对照品种(长春密刺)的果形优于甘丰8号,适合于大棚冬春茬栽培。拉萨冬春茬黄瓜的播种期一般在元月份,较春茬(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黄瓜的栽培有所不同,在早熟性、丰产性、抗病性等方面的表现出不同。本文根据试验结果,对拉萨目前主载黄瓜早熟品种和新选品种进行比较,可为当地冬春保护地栽培黄瓜品种的选择,提供主要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不同提取条件对热研2号柱花草叶蛋白凝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取热研2号柱花草叶蛋白,对叶蛋白凝集量和叶蛋白中粗蛋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提取热研2号柱花草叶蛋白的加热时间在7~9min较为适宜,提取时溶液pH值应当控制为3~4。  相似文献   

18.
朱农 《内江科技》2001,(1):35-35
一、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番茄:毛粉802有很好的避蚜防病能力,尤其病毒病发生很轻。双抗2号抗叶霉病和病毒病。强丰、中蔬4号、佳粉10号等较抗病毒病、早疫和晚疫病;黄瓜:津研2、4、6号、津杂1、2号较抗霜霉病。长春密刺,津研7号、津果1、2号较抗枯萎病。大白菜丰抗70、85-1、鲁白3、6号较抗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等;抗辣椒病毒病的品种有沈椒2号、津椒3号、中椒2号、农大40号、天津8号等;抗茄子黄枯萎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如东县地处沿江沿海 ,全县油菜面积稳定在 1 .67万 hm2 ,其中优质 (双低 )油菜面积已占80 %以上 ,并将逐步实现双低化。但是 ,优质油菜品种多、乱 ,缺乏强有力的推广导向。为此 ,今年如东县进行了优质油菜新品种适应性研究。研究结果 ,宁杂3号可在沿江地区推广应用 ,扬油 4号、淮杂油 1号也有较高的产量潜力。1 参试品种与方法1 .1 参试品种。参试品种共 9个 ,分别为扬油 4号、宁杂 3号、宁油 1 0号、淮杂油 1号、油研 9号、苏油 1号、超油 1号、蓉油 6号和澳油 ,均为双低品种。1 .2 试验地点。筛选工作分大区品比试验和丰产方示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研学旅游的发展遇到良好的机遇,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对从CNKI数据库中筛选出的474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归纳和总结该领域研究热点,并从研学旅游导师、研学旅游课程和研学旅游线路三方面探讨研学旅游的研究现状和主要内容。结果表明:研学旅游的定义2014年被首次提出,在政府的支持下,研学旅游逐渐成为国内研究热点;从作者和机构看,发文作者大多从事独立研究,研究合作网络尚未形成,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长江沿岸;“红色旅游”“文旅融合”“产品开发”“全域旅游”“中小学”等是研学旅游的高频关键词;研学旅游的相关关键词呈现多元化趋势,研究从理论走向实践,研究主题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