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周梅 《科教文汇》2013,(6):1-2,12
国家助学贷款实施以来已帮助上千万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业,但国家助学贷款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了银行贷款回收风险。本文从高校把好学生贷款“入口”和“出口”关的前提下,重点分析了高校在整个环节中应强化学生信用观念、规范学生诚信行为、提高学生还款能力、加强高校贷款管理、完善学生多元信息通道、充分发挥学生与银行的桥梁作用,以使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得到有效防范,从而推动国家助学贷款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银行助学贷款计划是我国通过金融手段支持教育发展的一项新的尝试性举措,在缓解贫困大学生的就学资金压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目前由于我国信用体系的缺失、银行助学贷款制度政策设计方面的缺陷等原因,助学贷款业务一度出现了高违约率现象,全国享受助学贷款大学生的平均违约率接近20%。如此之高的违约率导致银行缩减助学贷款业务甚至停办,而银行作为我国助学贷款计划的唯一提供者和执行者,也面临着很大的风险。本文通过对银行助学贷款发放情况进行调研,了解福建省国家助学贷款发放情况及现有助学贷款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学生欠款可能的原因,并从贷款发放和回收两方面提出解决方法,以期降低商业银行助学贷款业务的整体风险,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助学贷款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推出的助学贷款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控制机制,导致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较高,放贷银行承受着巨大风险,致使此项业务停滞不前。因此,笔者提出了加强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风险控制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爱心助学银行这一非盈利性组织的概念、特点及现实意义,并把爱心助学银行与国家助学贷款进行针对性的比较,分析其发展的优点,进而对爱心助学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研究,再从爱心助学银行的资源保证、市场需求、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四个方面来分析它的可行性,最后认为爱心助学银行是一个发展前景良好的公益教育项目。  相似文献   

5.
国家助学贷款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国家助学贷款面太窄,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且存在巨大的贷款风险。解决国家助学贷款难的关键就在于健全风险防范与补偿机制。本文对助学贷款风险测算模型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并对促进助学贷款体系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国家助学贷款现状浅析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哲  崔师锐 《中国科技信息》2009,(14):257-257,264
国家助学贷款是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高等教育最重要的措施.但经过多年的实施,贷款大学生不及时还贷的现象较为突出,这表明,大学生诚信缺失已成为高校德育的突出问题之一.本文就从当前我国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现状分析,提出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构建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中信用风险的防范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于1989年施行。但因还款率过低,各地银行纷纷停贷。第一次助学贷款以失败告终。在2004年底。政府又推出新的贷款政策,因此如何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提高还贷率,激发银行办理贷款的积极性,使助学贷款朝着良性循环的轨道运行成为高校目前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8.
鲁海帆 《科技广场》2013,(6):193-196
降低助学贷款的违约率是保证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助学贷款中学生与银行之间的博弈关系,探寻了影响助学贷款违约率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人才培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是国家利用金融手段支持高等教育改革、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作者针对近几年国家助学贷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现代学生诚信教育和贷后管理、政府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密切跟校方探讨了建立与完善高校贫困生助学贷款体系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教育事业长期面临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而国家助学贷款的推出由于自身的制度缺陷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组建教育政策性银行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国家助学贷款面临的困难,而且具有更高的效率。本文通过对组建教育政策性银行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作为国家的一项政策性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性,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大政策举措,有利于扩大人才培养的基础.但几年来,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在因惑中前进.究其原因,主要是助学贷款的政策性行政主导和商业性市场行为的矛盾使然,现行的国家助学贷款机制存在着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房波 《科技与管理》2007,9(2):94-95
针对国家助学贷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银行、学校、学生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关对策。增强了三者之间的理解与信任,使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3.
助学贷款是国家一项加速人才培养、实现科教兴国的重要举措,它在完善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仍不尽理想,一些制约助学贷款开展的根本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本文拟通过分析导致助学贷款陷入困境的原因与症结,以努力寻求助学贷款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思维.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模式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模式分析,提出应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以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为主、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为辅的国家助学货款模式,使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作为国家的一项政策性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性,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大政策举措,有利于扩大人才培养的基础。但几年来,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在困惑中前进。究其原因,主要是助学贷款的政策性行政主导和商业性市场行为的矛盾使然,现行的国家助学贷款机制存在着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许盈 《科教文汇》2007,(7S):104-104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人才培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是国家利用金融手段支持高等教育改革、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作者针对近几年国家助学贷款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现代学生诚信教育和贷后管理、政府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密切跟校方探讨了建立与完善高校贫困生助学贷款体系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家助学贷款,对银行而言有一定的收益,但也存在较大的风险。如何将这一惠及千万贫困学子的政策实施下去,笔者认为国家应当作为经济责任主体,加强宏观调控,通过开办政策性教育银行、完善个人信用系统等途径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健康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18.
作为国家的一项政策性贷款,国家助学贷款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性,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大政策举措,有利于扩大人才培养的基础。但几年来,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在困惑中前进,究其原因,主要是助学贷款的政策性行政主导和商业性市场行为的矛盾使然,现行的国家助学贷款机制存在着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规避国家助学贷款风险的社会保险整合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相诚  黄波粼 《中国科技信息》2006,22(18):314-316,322
由于普遍信用体系的缺失,作为政策的信用性定位与中标银行的商业化运作,目前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存在风险防范的制度性缺陷,导致较高的系统性偿还违约风险。实现国家助学贷款与社会保险制度整合运行,化信用贷款为担保贷款,变事后被动追缴为主动扣除的风险规避制度创新可以在全社会范围内积累与有效配置教育资源,实现其向人力资本转化,在更广义的层面上实现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  相似文献   

20.
高校助学贷款流向何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拨给重点学校的助学贷款份额比普通高校要高得多,并且中央直属高校比地方所属高校更容易获得稳定的贷款来源,东部地区的高校助学贷款工作开展得远比西部地区高校好;另外,银行对重点高校的学生,特别是“热门专业”的学生颇为青睐,而在一些普通高校,特别是一些“农林”、“师范”类院校,作为“贫困生” 的聚集地,相反,得到的助学贷款却是少而又少,学费缺口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