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培养21世纪的合格人才,就是要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青少年一代。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突出因素。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心理疾病的体育调节方法,从而为解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和广大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做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本文首先提出青少年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有效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对我国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造成了比较大的威胁。如何预防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已经是社会各界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的基本情况、主要特征及原因的分析着手,提出预防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由于青少年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殊年龄阶段,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今天的青少年如何在未来变幻莫测的社会中有所作为,不仅取决于文化素质、思想道德水平,更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本文阐述了心理健康的标准,在分析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5.
高职高专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学校的关注。由家底不完整引发学生犯罪、自杀等问题已成为困扰学校和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重大问题。本文针对此类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使此类心理问题学生走出困境,并朝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问题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因为这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命运。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在整个刑事犯罪案件中所占比例一直较高,而且呈上升趋势。这充分说明青少年犯罪已成为我国当前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因此,认真分析研究青少年犯罪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对策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针对问题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加大打击力度,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又是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就此作简单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思潮不断的涌现,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主要从大学生一般性的成长心理问题入手,总结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提出加强大学生自身修养、完善学校和社会培育机制、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等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王欣悦 《科教文汇》2014,(15):194-194
目的::通过研究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对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城市1600名青少年,运用基本调查表、90项症状自评量表对其展开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根据青少年心理问题种类、发生率,观察心理健康干预前后对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包括心理学习班、心理卫生课、心理咨询等,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干预。结果:在对1600例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八个月后,400例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由13.5%下降至5.75%(P=0.000)。400例观察组青少年在干预前心理问题发生率是15.5%,对照组是8%(P=0.002),心理健康干预八个月后,观察组心理问题发生率是15.75%,对照组是15.5%(P=0.786)。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对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王欣悦 《科教文汇》2014,(5):194+207
目的:通过研究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对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城市1600名青少年,运用基本调查表、90项症状自评量表对其展开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根据青少年心理问题种类、发生率,观察心理健康干预前后对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包括心理学习班、心理卫生课、心理咨询等,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干预。结果:在对1600例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八个月后,400例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由13.5%下降至5.75%(P=0.000)。400例观察组青少年在干预前心理问题发生率是15.5%,对照组是8%(P=0.002),心理健康干预八个月后,观察组心理问题发生率是15.75%,对照组是15.5%(P=0.786)。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对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现状,指出了青少年犯罪所具有的一般特征和农村青少年犯罪的自身特点.在农村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中也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顺序分别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普遍原因和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特殊原因,指出了农村青少年的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氛围自身存在的不足及其对农村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现状,指出了青少年犯罪所具有的一般特征和农村青少年犯罪的自身特点。在农村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中也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顺序分别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普遍原因和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特殊原因,指出了农村青少年的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氛围自身存在的不足及其对农村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处在人生的特殊阶段,但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和社会文化的迅速变化,他们需要面对学业、人际等等各种问题。因此,根据已有的对青少年孤独感的研究,分析其发展及其成因,有助于探寻促进中学生情绪健康的对策,预防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产生,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心理问题己经成为影响我国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大"隐患",学生是心理危机的高发群体,这一日益严重的客观现实已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本文在考察学生心理危机日趋严重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学校应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并对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普及教育的内容及策略、措施等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内江科技》2016,(9):130-131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产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是"三农"问题的衍生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也随之增长。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作者通过调查,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刘辉 《科教文汇》2007,(7X):205-206
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现状,指出了青少年犯罪所具有的一般特征和农村青少年犯罪的自身特点。在农村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中也按照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顺序分别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普遍原因和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特殊原因,指出了农村青少年的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氛围自身存在的不足及其对农村青少平犯罪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黄海兰 《科教文汇》2020,(9):169-170,17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成熟与普及,网络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较大影响,青少年犯罪也与网络有较大的相关性,网络导致青少年情感缺失、社交障碍、道德水准下降。由于网络的影响,青少年存在着人的需要、动机、认知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有极大的消极作用。预防青少年犯罪心理的产生,需要重视社会环境的建设,完善青少年监管过程中的道德法制建设,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已产生心理问题的青少年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治疗,只有建立了系统化的预防措施才能使有效预防由于网络原因导致的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0,(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研究青少年心理发展必须与有关问题和个人经历相结合,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是影响的首要因素,其次是生理因素的影响;最后是行动和活动的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笔者的成长过程,然后根据自身成长展开分析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多重因素。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目前儿童及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已经受到临床工作者、心理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在众多心理问题中,儿童及青少年拒绝上学已经成为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有关儿童拒绝上学问题,目前在称谓和界定上仍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19.
胡玉冰 《科教文汇》2014,(12):190-192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正承受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心理问题也呈上升趋势。如何对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从而健康成长成才已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本文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出发,对高校中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类,结合国家相关部门下发的文件精神,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我国目前最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青少年犯罪的急剧增加,已使众多犯罪社会学者投入对这方面问题的研究中。以学校为出发点,就如何防范青少年犯罪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