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古诗鉴赏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关于古诗鉴赏的教学方法,教师们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我本人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探索,最后是把教学的重点从方法、技巧的讲授转到美学欣赏上,即对诗歌意境的领悟上。我怎样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呢?主要是抓住诗歌的切入点,巧妙设问,引领学生在问题的探寻中,不知不觉走入诗歌圣殿。下面就以第五册第五单元的教学为例,谈谈具体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现在的古诗教学,教师常常花大量的时间串讲诗句,使古诗教学仅仅停留在“解释”的层面上,把完整和谐的诗歌艺术品分解得支离破碎,把其中蕴含的意境美扫荡殆尽。古诗教学中,我们要引领学生走进诗歌的意境,步入真正意义上的鉴赏境界,从而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这样的古诗教学才富有诗意。要引领学生走进古诗的意境,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对古典诗歌的鉴赏测试,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都有出现,然而学生在回答时往往不尽人意。如何鉴赏古诗,寻找诗眼,首先应力足于它的意境。因此,在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如何赏析诗歌的意境,把握艺术形象,领悟诗人的情感,从整体上理解、把握整首诗歌。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教学要想取得良好效果,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宜放长线,分步学钓。所谓"放长线",是指把古诗鉴赏内容安排为上课前的五分钟活动,高中三年长抓不懈。"分步"是指分阶段鉴赏诗歌的意境、语言、表现手法,这种长线分步学钓的方式,集中体现了现行教育"学生主体操作,教师主导点拨,思维主线训练"的三主模式。  相似文献   

5.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都强调中学生要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诗歌(尤其是古代诗歌),因其自身的特点,很适合做这一指导思想下的命题材料。这点从近年来高考试卷中不断出现的古诗鉴赏题中不难看出。这些试题或着眼于诗歌意境的把握,或着眼于诗歌内容的理解,或着眼于诗歌形式的分析。虽然考查的深度只是“初步的”,但学生答题的准确率并不高。要提高高考古诗鉴赏题的答题准确率,就必须适应高考要求,在平时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运用文艺批评和文艺鉴赏的一般方法鉴赏古诗,了解乃至掌握解析这类试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说“诗以有境界自成高格”。所谓的境界就是意境,每首诗歌都着力表现一种意境,意境是诗歌的灵魂、诗歌的生命。入境,是品读诗歌的根本。只有注重对意境的透析,把握作者作品的情感,才能使学生进入真正意义上的鉴赏境界。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引发学生思维,架起诗歌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联系,去领悟诗歌中的意境美,在诗情画意中让生命诗意地栖居。  相似文献   

7.
高三古典诗歌阅读教学经历了由空凭感觉到建构答题套路的迈进,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答题表述的指向性,但是,学生在高三复习后期依然深感古诗鉴赏的艰难,究其原因,读不懂是关键。要想读懂古典诗歌,大量的阅读、反复的吟咏、丰厚的修养、宁静的心态是前提,但是考试背景下,时间紧心情急,学生难以走进诗歌的意境,体味诗歌的感情,所以,考场上,读不懂诗歌是古诗鉴赏的瓶颈。然而,我们可以依循古诗语言规律,探寻品读的渐进次序,在考场上快速读懂古典诗歌。  相似文献   

8.
笔者曾在古诗鉴赏教学中做了一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去感悟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意境美,于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现不揣谫陋,略作陈说,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9.
<正>诗歌作为审美的结晶,具有启迪人生、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和生活品位的作用。高中古诗鉴赏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去理解诗歌的情感,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及深奥的哲理,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鉴赏诗歌需要有诗一样润湿的心田,诗一样艺术的语言。由于中国古代诗歌本身的含义、韵味往往很难通过语言描述,对于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仅靠传统教学中的几张图片和教师的讲解难以让学生理解感悟,诗  相似文献   

10.
意境美是古诗鉴赏的重点,如何引导学生体味古诗中的意境美则是高中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想要教会学生如何鉴赏古诗,就需要语文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并且能够在课堂中声情并茂地引导学生,让学生进入古诗中的意境,从而更加全面系统地理解古诗中所描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古诗教学有利于学生加强语感、积累语言、训练朗读、陶冶情操、发展思维和丰富想象。但是,古今语言的差异,生活环境的变迁,以及古诗语言抽象概括、精练含蓄的特点,难免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很多教师也纷纷表示,诗歌零散含蓄,难以讲透。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教学,已经成了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知人论世、品味意境、品读语言和以意逆志四个方面入手,对古诗鉴赏教学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古诗是诗人创造性思维的结晶。探寻古诗中蕴藏的创造因子,对于提高诗歌鉴赏与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大有裨益。可以从想象、意境、时空、风格等方面入手深挖古诗中的创造因子。  相似文献   

13.
诗歌是情的产物,诗歌鉴赏应发挥情感教学的作用。在诗歌教学中应从煽情、移情、动情、品情、悟情等五个层面引导学生赏析诗歌,才能让学生真正的了解诗歌,品析古诗之韵,领悟古诗之美。  相似文献   

14.
靳丽卿 《学周刊C版》2010,(3):151-152
古典诗歌教学历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也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虽然关于诗歌教学的方法举不胜举,也有许多古诗鉴赏的方法和技巧,但是每次考试诗歌鉴赏题往往还是学生失分最多的题。为什么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却收效甚微呢?我认为根本的原因是我们的古典诗歌鉴赏始终是灰色的,舍本逐末,只注重了表面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15.
笔者曾在古诗鉴赏教学中做了一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去感悟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意境美,于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现不揣谫陋,略作陈说,就正于方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正>情感是诗歌的生命,我们在鉴赏诗歌时,总是跟随着诗的形象、意境,并被其吸引和感染,因而引起我们感情上的反应。高考古诗鉴赏应积极挖掘古诗蕴藏的丰富深厚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感受、品味古诗中真善美的人心、人情和人性,学会运用历史眼光与现代观念审视和评价古诗文的思想情感内蕴。"诗言志,文传情",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是阅读文学作品的终极目的。所以高考把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作为重点考查对象。近年高考古诗鉴赏设题角度分析  相似文献   

17.
诗歌发展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尤其是古诗取得的成绩,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有重要的作用。人教版新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第3册阅读部分第一单元教学重点之一是感受、理解、品味诗歌的意象;第三单元教学重点之一是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根据冉己的教学实践得知,学生对诗歌中的形象与意象、意象与意境往往含混不清,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教学中古诗鉴赏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正确理解诗歌意境和主题的重要途径,是对诗歌艺术手法的掌握。诗歌的艺术手法大致可分为三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对于这些,老师首先应明确。下面就《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部分古诗(7~9年级),简单地谈谈常用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古代诗歌处处蕴涵着意境美,常令人沉吟玩味。难以忘怀。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中国的古典诗歌、书画、音乐等都十分重视意境,是艺术中一种“境中有情,情中有境”情景交融的境界,也是启迪学生美感、帮助学生鉴赏美、创造关的好教材。因此,笔者的古诗新教法就由此而产生。在学生了解古诗大意的基础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古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诗歌鉴赏又是高考必考题型。古诗歌教学对于提升学生鉴赏能力、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愫、学习和继承文化传统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而常态的古诗歌教学并不能很好地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作者的真实意图出发,支离破碎地解读文本,指令性的提问意图不明确,造成学生对诗歌的解读错误百出,古诗歌的得分比较低。同时,在古诗歌教学上,教师最常犯的错误就是把古诗歌当作古汉语来教授,故而影响了学生鉴赏诗歌的兴趣。教师在古诗歌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诵读,以入其境;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对诗歌进行具象解读,以析其情;教师辅以表演,让学生得其法,以此提高学生诗歌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