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伟 《体育师友》2001,(4):38-38
篮球传接球教学过程中,许多初学经常会遇到在传接球练习过程中指间关节发生扭伤,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初学对篮球运动的兴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进程。本从指间关节解剖结构及篮球传接球技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教学过程中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2.
在投掷项目教学与训练过程中,指间关节扭 挫伤最为常见,尤其是刚从事这些项目的青少年运动员,几乎人人都发生过指间关节扭挫伤。若处理不及时或不当,会导致手指指间关节变粗,严重时可造成手指间一侧偏斜的畸形。这不仅给运动员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而且还将不同程度影响技术的发挥和成绩的提高。因此,有效地预防指间关节扭挫伤和正确处理是十分重要的。 一、病理原因及症状 指间关节囊背侧松弛,关节两侧有韧带加固,侧向运动受到限制。当手指受到侧方的外力冲击,如铅球出手一刹那时关节下降或铁饼出手拨饼用力不正确手指被撞击…  相似文献   

3.
手指关节损伤是各级学校学生在体育训练中最为常见的手部运动创伤。伤后往往因对此病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而造成不良后果。为此将手指关节损伤的病因与病理、症状、诊断、治疗及预防介绍如下,供各级学校学生在体育训练中参考,并引起足够的重视。〔病因与病理〕拇指的掌指关节和其它四指的近侧指间关节的关节囊比较松弛。指骨突然受到侧方打击,或指关节因外力呈过度背伸,掌屈和扭转,都可导致指间关节侧副韧带、关节囊或关节软骨的损伤。严重者可产生关节脱  相似文献   

4.
浅论运动员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是非常常见的急 性运动损伤,篮球、足球、滑雪、体操田径等项目尤 其多见。据统计,92%的篮球运动员曾有过踝关节外 侧副韧带损伤,83%曾有两次以上损伤,大约5.5 次/1000运动时,我国国家队运动员中73%曾有过 两次以上的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59%残留有各 种后遗症状。踝关节韧带损伤虽然不是非常严重的 运动创伤,但若早期处理不当,往往造成踝关节松弛 不稳,不能再从事正规训练,并可继发其他组织损 伤,如关节软骨损伤。因此早期诊断并予以及时治疗 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预防手指扭挫伤的观察研究宋丽亚(浙江农业大学310029)手指扭挫伤是篮、排球运动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小创伤。当手指受到侧向外力冲击使手指发生侧屈或外力使手指过伸时,都可引起指间关节或掌指关节两侧副韧带、关节囊的损伤,严重时发生韧带断裂、撕脱骨拆和关节脱...  相似文献   

6.
基于网球训练中肘部韧带损伤机制的运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网球训练中认识和预防治疗急、慢性肘部疾患提供基础。方法:大体解剖分析肘关节周围的形态结构特点,观测按序切断桡侧相关结构、尺侧副韧带时分别表达的肘关节后外侧旋转度变化和外翻旋转角度变化。结果:(1)观察到尺侧副韧带前束由前部纤维和后部纤维组成,桡侧副韧带止于环状韧带和尺骨冠突的外下方;(2)检测到肘关节在屈曲30°~60°时,尺侧副韧带前束呈现内侧部较松弛而外侧部紧张,肘关节屈曲60°~145°后,前束内外侧紧张度无明显差异,后束在肘关节屈曲60°~145°后出现紧张;肘关节桡侧副韧带复合体对维持关节外侧的稳定作用约占50%,伸肌及伸肌腱膜起协同作用。结论:桡侧尺副韧带和尺侧副韧带前束是肘关节主要的稳定结构,副韧带的不同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结构的改变将导致该部机能失衡,研究结果能为网球训练及网球肘的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 长期以来,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幅情景。教师手扶膝关节,作半屈位的绕环运动,学生跟着练习。由于教师没有向学生说明活动这个关节所要注意的事项,结果,学生以为绕环幅度越大越能活动开膝关节,却不知,绕环幅度越大,对关节的损伤也越大。膝关节不是双轴关节,不能作旋转运动。膝关节属于滑车关节,决定它只能作屈伸运动。由于膝关节有其自身的解剖特性,决定它在半屈位可以作轻微的旋转动作。它的关节囊较为松驰,关节两侧附有侧副韧带,伸膝时侧副韧带紧张。起加固稳定膝关节的作用;而半屈位时,侧副韧带松驰,只能允许胫骨作少许旋内、旋外运动,不能作大幅度的绕环运动。否则,胫骨的上关节窝和股骨的下关节面会不同程度地对半月板产生挤压,关节的韧带组织也会受到轻度挤  相似文献   

8.
篮球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运动,而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技术教学的重要起点,并且其练习的过程较枯燥、乏味,容易引起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出现接球不当球打伤人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膝关节是人体内一重要的持重关节,在许多运动项目中都需要要膝关节参与才能完成技术动作。从局部解剖特点来看,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膑骨组成,其两端杠杆长,周围包绕的肌肉少,韧带也较薄弱。因此其稳定性较差,特别是处于半屈曲位时,其内外侧副韧带及前后十字韧带均处于松弛状态。虽然这时膝关节的稳定性最差,但同时灵活性也最好,而这也正是许多运动项目(如篮球、排球等)所需要的最佳准备姿势。因此,它的损伤发生率也是人体运动损伤发生率最高的部位之一。而在膝关节损伤中,半月板损伤的发生率又是较高的一个,特别在篮球、足球、体操、排球运动员中  相似文献   

10.
武小路 《中华武术》2013,(12):57-58
在身体的运动功能中及身体承受压力方面膝关节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运用了运动原理的相关机制,结合运动创伤发生的特点,以田径训练中出现的运动创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总结,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一、膝关节结构特征主要结构为股骨下端、胫骨上端、髌骨关节面,前后十字韧带、胫骨内侧韧带、腓骨外侧韧带、关节囊及附着于关节附近的肌腱提供了关节稳定性。此外,关节中间内外侧各有一块重要的半月板,亦可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关节囊较薄而松弛,附着于各骨关节软骨的周缘。关节囊的周围有韧带加固。前方的叫髌韧带,是股四头肌肌腱的延续,从髌骨下端延伸至胫骨粗隆,在髌韧带的两侧,  相似文献   

11.
肘关节由肱骨下端、桡骨小头和尺骨鹰嘴组成。三者构成了三个小关节。即胧尺关节、肱桡关节、及上尺桡关节。上述三个关节有一个关节囊和关节腔,称肘关节。关节囊的前后部松驰、薄弱,故在某些运动损伤时可发生后脱位。关节的两侧部紧张、强厚,并有韧带加强。在桡侧有桡侧副韧带。尺侧有尺侧副韧带。此外,在桡骨小头周围还有桡骨环状韧带。脓尺关节属滑车关节,可在额状轴上作屈、伸运动,范围约140°,因滑车略低于肱骨小头,所以当肘关节伸直时呈9—13°的携带角。肱桡关节在形态上是球窝关节,但因受肱尺关节的限制,只能与肱尺关节一起做屈、伸运动及与上尺桡关节相配合在垂直轴上做旋前、旋后运动。前臂旋前与旋后的幅度平均为150°,但是,系  相似文献   

12.
扭伤原因与临床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扭伤原因踝关节韧带损伤在运动所致韧带和关节损伤中占多数。这是由于其解剖学结构造成的,踩关节由胜胖骨的远端和距骨组成,外踝比内踝窄面长,深关节囊前后松驰,两侧较紧,有内外侧副韧带固定,内侧为一尖朝上,呈扇形的王角韧带,外侧为距睐前韧带(前柬),跟助韧带(中柬)和距肿后韧带(后束)。内侧副韧带较外侧韧带坚强,因而,足的内侧翻较外侧翻活动大,所以踝关节扭伤中,以内翻位损伤为最常见。体育运动对错误动作,运动中场地不平、碰撞或因跳起落地时失去平衡,使踝关节过度内翻或外翻,是造成踝关节韧带扭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郭杉杉 《灌篮》2021,(3):28-29
篮球作为一种受众面比较广的体育运动,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尤其是在青年朋友当中,篮球的热度更是非常之高。篮球运动不仅可以锻炼人体的协调能力,还能够锻炼到人体的反应速度,所以,篮球这项体育运动在各年级阶段的体育课上,都成为一种比较热门的教学内容。在打篮球的过程中,传接球这一过程是一项重要的篮球意识,篮球是团队运动,传接球的学习就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本文就传接球意识的培养进行分析,希望能给广大的体育老师们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篮球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运动,而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技术教学的重要起点,并且其练习的过程较枯燥、乏味,容易引起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出现接球不当球打伤人的现象。根据体育教学新大纲的要求,在本学期的第三周,我组织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第一次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的教学。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5.
李非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1):61+83-61,83
在篮球传接球技术的教学中,“多球练习法”是必不可少的训练方法手段之一。多球训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球数、组数和不同的轮换人次均会对训练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专项特征。本文着重从形式、手段上阐述了“多球练习法”对篮球传接球教学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相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一、掌指(间)关节损伤的原因1.掌指(间)关节的辅助活动不充分。由于掌指活动不充分,关节缺乏灵活性,肌肉和韧带伸展性不够,手指礓硬,对篮球手感不好,很容易发生指间的损伤。2.学生的接球、抢断动作方法不正确。接球时不是主动去接球,而是被动伸出手去等球砸在自己的手上。抢断球时紧张,动作不合理,导致指间关  相似文献   

17.
在篮球课教学中,常会发现学生传接球造成的失误最多,尤其在比赛中更是如此,给其它技战术的发挥造成很大影响。通过多年篮球课教学,我们认为提高传接球应用能力是增  相似文献   

18.
在日常训练与体育教学中,严重的伤害事故虽较少见,但由骨、关节和骨肌肉构成的运动器官的挫、闪、扭、拉及劳损都较为常见,尤以腰、膝、踝、肩、肘、腕等部位的运动损伤较易发生。预防运动损伤的原则和方法是多方面的,而易伤部位的体育锻炼则是预防运动损伤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这是因为:第一,从生理解剖的角度来分析,是由于人体某些部位生理解剖结构薄弱,极易受伤。如躁关节的距肿前韧带力量较差,若遭受外力冲击,较容易引起韧带扭伤,膝关节的内外侧副韧带力矩长、力量差,四周围缺乏肌肉保护,因而膝关节受伤机会较多,挠腕关…  相似文献   

19.
行进间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比赛中最常用的战术配合。在掌握了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后,直接进行行进问教学,学生们容易出现“走步”违规现象,而自己却意识不到。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多年来从事篮球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教学步骤,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在篮球教学中,我们会经常发现,即使学生传接球的基本动作技术掌握较为规范,但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篮球战术时,其运用效果往往不是很好——接球不稳、传球不到位,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传接球"球感"的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