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画经过历代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特有优秀传统艺术文化,并在世界艺术文化中独树一帜,令世人惊叹。中国画的墨与色具有极强的意象性特征,处理好色与墨的关系是中国画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成为世界文化艺术之瑰宝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上期介绍的是中国画的笔,这期专门介绍一下中国画的墨。在中国画中,墨是极为特殊、极为重要的材料。中国画的重点与核心都体现在对墨的运用上,这是中国画独具的最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中国画经过历代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传统艺术文化,并在世界艺术文化中独树一帜,令世人惊叹。中国画是介于水墨和色彩之间的表现,它首先必须面对的就是如何对西方色彩观和中国传统墨与色的理解和运用。许多艺术家的经验告诉我们,色彩大规模地进入了水墨画,打破了由宣纸、毛笔、水与墨构成的超稳定结构。处理好墨与色的关系是中国画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成为世界文化艺术瑰宝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中国画向来讲究笔墨趣味,崇尚笔情墨韵,这是它独有的审美体验方式。中国画的笔和墨本身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和特殊的韵味。尤其是墨的使用,自张璪、王维之后更是为文人所重。称中国画墨分五色,是指画家通过对于水和墨关系的细微掌控能力,加之宣纸的自然渗化作用,可以使墨色产生无穷的变化,表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画的色彩有其独立性。中国画在古代称之为"丹青",色彩在中国画中的地位可见一斑。但由于中国哲学、人文审美观念的影响,水墨画不断兴盛,色彩在中国画中尤其是意笔中国画中逐渐退居到了附属地位,"以墨为主,以色为辅,色不碍墨,墨不碍色"成为意笔花鸟画用色的特殊规律。而谢赫"六法"中的"随类赋彩"和宗炳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画中的空白,广义地说是在中国画中笔墨未涉及到的空间,即无笔墨处。空白虽然无笔无墨,却是中国画艺术不可缺少的表现语言,是形成中国画艺术独特风格的一大特征。可以说没有空白就没有中国画艺术。空白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熏染的必然结果。在中国古代,老子最先提出了“知其白,守其墨”的辩证观点,他虽然是从哲学领域提出的问题,但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绘画的发展。引入画论的“知白守黑”,是指黑白虚实相辅相成的形式法则。在中国画里,虚实关系表现极为广  相似文献   

7.
中国画代表了东方民族特殊的艺术审美观念。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是中国画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中国画以线、墨为主,讲究笔法,追求"笔精墨妙"的艺术效果;在色彩上以墨为主,构图讲究气势,不受透视规律束缚。画家取景时,要步步移、面面观;要善于利用纸的空白,做到疏中有物、密而不闷。  相似文献   

8.
中国画代表了东方民族特殊的艺术审美观念。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是中国画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中国画以线、墨为主,讲究笔法,追求"笔精墨妙"的艺术效果;在色彩上以墨为主,构图讲究气势,不受透视规律束缚。画家取景时,要步步移、面面观;要善于利用纸的空白,做到疏中有物、密而不闷。  相似文献   

9.
意象色彩是中国传统美术在中国哲学思想背景下建立起来的色彩文化体系,是艺术家用色彩创造出的心物相契、情景交融、虚实统一的色彩运用体系。中国画的色彩经历了一个由色墨并重到水墨为上再到色墨并举的演化过程。面对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我们应该明确意象色彩的价值,色墨并重、随情赋色应是当代中国画的色彩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画探讨     
刘淑贤 《成才之路》2012,(16):55-55
正现在有许多学生和家长不知道什么是中国画。可见,中国画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减弱了它的威力。那么究竟什么是中国画呢,中国画又有哪些种类呢?中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绘画形式,是我们的祖先在生活、生产斗争中创造的灿烂的文化艺术,是我国的文化宝藏。它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简称"国画"。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按技法可分工笔、写意(大写意  相似文献   

11.
“墨韵”论     
中国画既要"有笔",又要"有墨"。所谓"有墨"就是要做到"墨韵"生动。通过水与墨的巧妙配合,运用正侧、顺逆、裹散,提按、疾徐、顿挫、柔摆,泼墨、破墨、积墨等不同笔锋、笔法和运墨法的变化,可以创造出浓、淡、干、湿、实、虚等极其丰富,千姿百态的墨象效果。这些不同的墨迹貌相产生不同的墨意感和墨律美,墨意感与墨律美的有机结合就形成了"墨韵"。"墨韵"是中国画画家描绘客观物象形神和表达作者主观情思的一种强有力的绘画艺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笔墨是中国画重要的造型手段,是中国画魅力特点之所在,也是中国美学范畴中的重要概念。中国画上的形象,大都以墨线为主体,所以笔墨技巧是衡量一幅中国画艺术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我们认为,一幅好的中国画应该是:笔、墨、气息神情、风韵格趣四者俱全,以笔为骨骼,墨和色彩为血肉,气息神情为灵魂,风韵格趣为意志。笔墨协调一致,笔中见墨,墨中见笔,一笔下去,既有笔又有墨,墨以笔出,笔止墨中,笔墨气韵格趣融会贯通,浑然天成。纵观中国画的发展,其笔墨特点和成就,可概括为一下两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墨和墨法不同角度的论述,阐述墨和墨法是中国画传统审美范畴的重要一环,以及开拓墨的表现力是中国画发展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画史上概括造型过程的概念是写形、立象 ,这两个概念包含了写形求形似、立象为尽意的内涵。中国画的形象是一种提供轮廓线与结构线、要求观者通过联想补充块面而形成的立体形象 ,并非是一种“平面构成”。中国画的形象特点制约着中国画的立意、线条、色墨 ,因此探讨中国画的发展应充分注意象、意、线、色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梁亚平 《成才之路》2011,(19):63-63
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历史,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始于唐代王维。“画道之中”,水墨为上“开启了中国画与“墨”的渊源。从此。中国画成为水墨画,水墨画即是中国画的代名词。中国画的水墨历经各朝各代的发展和一代代大师的推陈出新、嬗变创造,  相似文献   

16.
有了笔墨纸就可以完整地画出一幅中国画了,因为有些中国画是不需要上颜色的,仅靠墨分五色便可使画面有色彩感,尤其是古时候的文人画,常常都是极少上色的。不过,大多数的中国画还是要罩色的,即在用墨画完后再  相似文献   

17.
本从墨与色的关系处理与应用上,对二十世纪中国画的发展作了条分缕析,概括为四种不同类型的墨,色结构样式,并从中总结出一些更加符合中国画发展特征的墨,色运用的规律和理论,章对整个二十世纪中国画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给与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同时,也指出了在其前进过程中所存在的某些偏向与错失,对得与失中的历史经验,既有分析,又有研究,既有归纳,又有总结,既有回眸,又有展望,章最后指出:“中国绘画的21世纪一定会更灿烂,更辉煌,水墨与色彩的协奏一定会更优美,更响亮。  相似文献   

18.
正四、笔墨笔墨,是中国画最基本的表现语言。作为中国画的技法表征,它超以象外,妙造自然,造就了中国画气象万千的水、墨、色、笔相互交融的艺术天地。它所具有的情感宣泄能力,以及独立于物象之外的可赏性和可控可感的理法宽容度,构筑了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品格。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画的艺术性和审美性,直接同用墨、留白联系在一起。对通幅皆灵的艺术效果的探讨,会有助于中国画创作和欣赏中对画中之白的自觉审美。空白美的艺术价值及其形式况味的解读,是本文探研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20.
正笔墨,是中国画关于状物和传情达意的艺术技巧,是中国画的魅力所在。笔,是指运用毛笔以勾、勒、皴、点等不同技巧,表现变化无穷的线条情趣;墨,是指运用墨的浓淡、疾缓、干湿等,以烘、染、泼、积、破等方法,使之产生丰富而细微的色度变化,在宣纸上呈现出动人的效果。线条,是画家对自然对象的概括与抽象,加之主观认识,所创造出来的艺术手段。古代就有"春蚕吐丝""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等画法,亦有勾画物象的"十八描技法"。中国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