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商品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与两性社会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形象在我国目前的商品广告中占有很高比例,但是往往角色单一,模式固定,偏执地体现着男性话语的霸权地位。男性话语作为尺度和标准,在广告中为女性形象乃至通过广告媒体为女性文化、女性的社会地位设定“应然”的状态,表达对女性的社会角色期待和价值规范。本文试图透过日益强烈地影响文化时尚乃至整个大众文化价值理念的商品广告中的女性形象问题,来探讨女性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归宿;扬弃女权主义平等与差异之争,从完整人格意义上寻求女性的解放(或说两性的解放)以及广告文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当前广告在女性形象塑造中存在的种种误区,影响社会对现代女性的认识、评价和尊重以及地位的改善和提高。无论是女性还是整个社会群体都呼唤更和谐、平等的广告女性形象。本文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内的相关资料,介绍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定义,归纳出消费者对广告中的女性形象的三种反应以及三个制约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变量。  相似文献   

3.
在广告无处不在的现代商业社会里,美女加商品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促销手段受到众多广告商和销售商们的青昧.然而,作为社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广告媒体在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中却存在种种误区.广告媒体更看重的是她们的外貌却忽视了女性的话语权.通过将从语言中的性别歧视问题及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所反映的性别歧视现象加以探讨,得出反思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当前一些广告中对女性形象的定位争议颇多,多为批评女性形象在广告中取悦男性,受到贬损和扭曲。该文将从四个方面来谈谈女性在广告中的形象,以此解释一些不必要的争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中外两种女性形象的广告对比入手,分析了中外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塑造的女性形象的在广告中的表现及其优缺点,认为中外广告中女性形象差异的两个主要原因即制度规范与文化背景,最后提出在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下女性形象的走向。  相似文献   

6.
付一茹 《考试周刊》2011,(28):54-56
随着妇女社会地位的提升,女性消费品广告成为热门的研究话题。借助跨文化交际理论比较分析中西方女性消费品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女性社会地位与社会价值的变化和异同:女性消费品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的刻板化.并逐步向多元化发展。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与社会上的女性真实形象依然存在一定偏差,由于女性解放运动和文化差异等因素。中国相较西方偏差更为严重。要消除这种偏差还需要女性自身素质的提高、大众传媒的正确引向和社会性别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女性在广告中备受青睐,她们所代言的商品,也深受消费者欢迎。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不仅在广告中被切割、被物化、处于被凝视的地位,而且被超越现实地完美再现,这是男权意识在日常生活中的投射。在男性话语权趋于强势的环境中,女性更应该有独立而清醒的自我意识,才能在当今社会中与男性拥有平等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8.
电视广告以浓墨重彩书写着对于女性的美好想象。概而言之,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五类,其表现特点为: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多集中在年龄、相貌、身材占优势的女性身上;电视广告将女性与广告商品类型进行概念化定型;电视广告通常夸张和放大了女性的外在性特征;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内涵相对缺失。电视广告女性形象的建构会产生不良社会影响:固化和加深既有社会性别定型;广告竞争同质化;广告观众审美疲劳。  相似文献   

9.
电视广告以浓墨重彩书写着对于女性的美好想象.概而言之,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五类,其表现特点为: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多集中在年龄、相貌、身材占优势的女性身上;电视广告将女性与广告商品类型进行概念化定型;电视广告通常夸张和放大了女性的外在性特征;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内涵相对缺失.电视广告女性形象的建构会产生不良社会影响:固化和加深既有社会性别定型;广告竞争同质化;广告观众审美疲劳.  相似文献   

10.
女性形象在商业广告中得到普遍的运用,但是纵观商业广告,其中存在的性别偏见屡见不鲜.从伦理视角来审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其运用不应超出一定的伦理尺度,否则,就会引起社会的失衡.广告中女性形象的伦理向度应该以维护女性的公众形象为基本目标,使广告活动与伦理道德文化精神相吻合,实现功利性与伦理性的逻辑统一.  相似文献   

11.
论文以中国西部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将西部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塑造置放于中国电影发展史的链条上,置放于中国西部电影思潮这样的背景上进行考察,透过对中国西部电影中女性形象塑造的分析,试图揭示出电影创作者们对女性形象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新时期以来小说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考察,发现女性形象主要是以圣洁化、商品化和幽闭的姿态存在着,这从侧面形象地反映了男权社会中男女地位和权利不平等的事实,也说明了新时期小说在女性形象创造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种种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使中国现代作家笔下出现大量的叛逆女性形象。文章从作家文本比较、归纳出叛逆女性形象类型模式,并对男女作家视角下的叛逆女性形象作研究分析,试图探讨其差异性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4.
陈娟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2):37-40,67
丁玲小说中所塑造的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是其小说创作历程发展的反映。从"莎菲女士"时期、"左联"时期、延安时期、"土改"时期四个不同时期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阐述,可以深刻了解丁玲小说塑造的一批具有真正女性内涵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5.
在商业经济大潮下,男性电影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多半沦为欲望的代码,跳不出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然而,冯小刚导演近十年创作的多部贺岁片展示了新的女性形象塑造趋势,一方面,影片对以往的女性形象进行解构,并弱化了传统的两性关系;另一方面,影片也着力建构崭新的女性形象,展示了更加多元化的女性社会角色。尽管受到其商业属性的束缚,影片中的女性仍然未能完全逃脱"女人被讲述和被窥看"的模式,也未完全突破传统男权话语,但影片依然展示了女性谋求独立生活、生存和发展的巨大空间。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公益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在西方发达国家和中国大陆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西方艾滋病公益广告中,女性形象多用真人女性扮演,不少广告内容大胆、火爆而奇异.中国大陆艾滋病公益广告里,女性形象模糊而抽象,多用符号替代.中西方的艾滋病广告从主题到广告表现形成迥然不同的风格,与艾滋病的国情差异及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出现了许多许多女性形象,这其中有男作家笔下的子君、繁漪、静女女士,还有女作家笔下的莎菲、贞贞、亚倩等,她们丰富了中国文学人物长廊。但用比较学的观点,我们就不难发现,男女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存在着诸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There have been two completely different views about Saul Bellow's creation of female images among critics. The female characters in Bellow's early works have been criticized by the feminists, but the critics speak highly of Bellow's female images in his later works. The doubts and controversies stem from Bellow's complex emotions towards wome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female characters and studies Bellow's ambivalent emotions towards women reflected in representation of women images in Humboldt's Gift.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菲茨杰拉德的著名短篇小说《重返巴比伦》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发现该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都是男权中心价值观下的产物。这些女性形象,无论是“强势”型,还是“受害者”型、“天使”型、“堕落”型,都是男权文化下的消费品形象,与此同时,这些女性形象模式也表现了社会对于女性的矛盾心理。  相似文献   

20.
"样板戏"作为"文革"特殊历史环境下的文艺产物,产生距今已四十余年。"样板戏"的突出特征是塑造了一大批典型的女性英雄形象。从历史角度看",样板戏"女性形象数量众多出于江青的政治野心;从政治角度看,女性群象的出现成为了响应政府"男女平等"号召的工具;从社会角度看,主流媒介"炮轰式"的报道是导致"样板戏"女性群像形成的重要原因;从文化角度看,"样板戏"中女性众多是文艺创作受官方文学话语"钳制"的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