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汗青 《出版参考》2005,(2):20-20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描写,说的是关羽在襄阳之战时为魏军毒箭所中,华佗为关羽剖臂刮骨,去除骨上剧毒,而关羽神色不变,尚在与人下棋。这一段既写关羽之神勇,也同时描写了神医华佗的医技高明。  相似文献   

2.
近期。一些媒体刊登的一则《华佗为关云长“刮骨疗毒”完全是罗贯中杜撰》的报道说:《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将名医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写得惊心动魄,生动感人。但历史上压根就没有这回事。完全是罗贯中老先生的杜撰和张冠李戴的拉扯。  相似文献   

3.
刘福燕 《兰台世界》2012,(21):83-84
作者通过情节的巧妙处理与形象的烘托描写,不仅完善和美饰了民众对关公的塑造,而且集中宣扬了关羽的英雄气概与伟大业绩,对其人格的美化和神性的渲染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此亦可探知关羽在元代被推崇备至之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4.
夸张是文艺创作中为了突出描写对象某些特点,加强艺术效果所采取的一种艺术手法。在喜剧创作中,运用夸张的手法,则是为了强化喜剧效果,获得更高的艺术享受和社会价值。文艺创作的中心课题是塑造真实、生动、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揭示其丰满多采的精神面貌。为了获得强烈的艺术效果,文艺家、艺术家,常常在形象总体上进行艺术夸张。在《三国演义》中,关云长刮骨  相似文献   

5.
日本动画片《三国志》中的关羽、张飞、赵云,英武神俊、身长八尺、须髯飘飘,可以过关斩将赴心灵之约,弃置生死而全道义。我所认识的一个小男孩每每看了这部动画片,就会手舞足蹈,学“日本的关羽”,持想象之刀凌空挥击。 我纠正他:不是日本的关羽,是中国的关羽。 小孩不信。在他眼中,只有外国人才高高大大,而中国人则儒  相似文献   

6.
在李汝珍所著的《镜花缘》中,有这么一段描写:“古人言,司书之仙名‘长恩’,到了除夕,呼名祭之,蠹鱼不生,鼠亦不蔷。妹子每每用之有效。但遇梅雨时也要勤晒,着听其朽烂,大约这位书仙也不管了。”  相似文献   

7.
关羽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毛泽东对关羽的评价有微妙的变化。1917年夏天,毛泽东徒步游学旅行,在前往安化县城途中,看到路边亭柱子上有一副赞颂关羽的楹联:刘为兄张为弟,兄弟们分君分臣,异姓结成亲骨肉;吴之仇魏之恨,仇恨中有忠有义,单刀匹马汉江山。他把这副对联抄录在自己的日记里。在青年毛泽东的心目中,关羽的形象无疑是高大的。  相似文献   

8.
谈谈烘托     
烘托,是从侧面描写人物的一种手法.在文学创作中,艺术家每每通过对于其他人物或景物、背景或环境的描写,以“烘云托月”的手段来衬托主要的描写对象.俗话说:“马上识将军,花间看美人”.骏马和花丛,就是对于将军和美人的烘托.将军驾驭骏马,更见英武之姿;美人步入花丛,  相似文献   

9.
《人民的名义》记录了一部鲜活的官场现形记,让人看到贪腐之害,而敢于在荧屏上揭示腐败的真实,让观众看到的,则是对惩治腐败"刮骨疗毒"式的勇气。本文便是从这么一部反腐剧中提炼出建立干部廉政档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飞花拾零     
华佗不是曹操所害据载,华佗为治好曹操之头痛病,日夜翻书查典,在自己祖父记载之秘方中找到了一种治头痛病药方。这个药方里有一味药,是地下棺木中的死尸上长着的一种小虫,名叫僵虫。因其有巨毒,稍不慎,即会使人中毒而死。为此,华佗的祖父在秘方上批有“禁用”之眉批。华佗决定用这个药方给曹操治头痛病。药煎好后,他担心曹操中毒,就自己先例了一小碗,想喝了试试,看有什么反应。哪知药服下后不久,他就满腹钻心痛。华佗知道自己中了毒,等他叫人喊来曹操吋,已说不出话  相似文献   

11.
描写与叙述写人物通讯应该着力刻画人物形象,这种刻画应是生动深刻的形象描写,而不应该是一堆事件的罗列和堆砌。穆青、陆拂为写的通讯《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初稿的第一小节有一长段叙述,介绍“老坚决”名字的由来:他在土改中如何坚决,反霸中如何用一条绳子捆上了十二个土匪……这些叙述象流水账一样,读起来很沉闷。作者在反复修改中进一步认识到,这篇通讯要着力描述“老坚决”营造防护林时那种不屈不挠的“坚决劲”.而开头那一段长长的叙述象一条“前胡同”,把重要内容挡在后面,读者走  相似文献   

12.
《他为何走上绝路》,讲叙了一个致富之后走上邪路的青年的自杀悲剧。取材、立意都不错。问题就在第一段现场描写上。这一段虽是白描手法,现场感却十分强。请看,“20多岁的青年愁容满面”,“一包烟很快抽完了,青年缓缓地站起身来”——事后从现场发现的烟头  相似文献   

13.
《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则撼人心魄的故事:关羽生擒于禁斩杀庞德之后再次进攻樊城,却被一枝带毒的冷箭射中右臂,神医华佗受邀来为他刮骨去毒.在没有麻沸散前提下,锋利的手术刀切除腐肉剔尽骨头上毒蚀血肉间,关羽伤臂悉悉有声吱吱作响血流盈盆,帐里帐外军士无不吓得面色如土,噤若寒蝉,而关羽虽汗流浃背却神态自若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一代武圣之神勇成为千古美谈.而开国中将梁从学是从大别山中走出来的放牛娃将军,革命战争时期,一次战斗中被一颗子弹击中,直接从他的前胸穿透后背,老百姓冒着生命危险把梁从学背回大娘家抢救,梁从学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痛苦,竟用丝瓜瓤子反复推送到伤口里医治.人的体温是热的,丝瓜瓤子似海绵吸蘸脓血蛆虫,拔出丝瓜瓤就能带出白蛆脓血.每天,他忍着剧痛更换丝瓜瓤子遏制感染,奇迹般慢慢把伤口治好后重返战场.疆场上,人称“梁老虎”的梁从学,日军被他打得落花流水不敢再“扫荡”,出身名牌军校的土匪总司令也是他手下败将.  相似文献   

14.
新闻人物写作 ,“千人一面 ,千部一腔”是一种通病。公式化、概念化、脸谱化 ,是会败坏受众的脾胃的。恩格斯在论及文艺作品的“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时说 :“每个人都是典型 ,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 ,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 ,是一个‘这个’。”这个论断 ,给我们开出了写好新闻人物的“药方”。个性化的肖像描写肖像描写是对人物的容貌、体态等外貌特征的描写 ,它往往能传神地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三国演义》里写关羽“身长九尺 ,髯长二尺 ,面如重枣 ,唇若涂脂 ,丹凤眼 ,卧蚕眉 ,相貌堂堂 ,威风凛凛”。写张飞“身长八尺 ,…  相似文献   

15.
关羽(约161-220),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著名将领,追随刘备聚众起兵,是刘备最为信任的心腹将领之一.关羽去世后,其形象逐渐被后人神化,一直是历来皇家推崇和民间祭祀的对象,被奉为“关公”,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关羽不仅受到中国传统儒家的崇祀,同时又受到道家以及佛家的膜拜,是横贯儒家、道家、佛家三大中国教派的神祗.考述分析关羽个人形象经典化的过程,有助于加强人们对这个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16.
邓伯超 《大观周刊》2012,(20):187-188
《光头主任正院》一文叙述了土改时期一段风波,文中描写光头主任凡阿林的贫苦人生和土改时期急先锋。他为人正直刚强.但耐与生活艰难又不休边角、没有方式的坚持处理治保会工作,给土改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基础。本文寄托了作者对土改时期一段真实生活的眷恋.回忆记之悍然泪下。  相似文献   

17.
家乡出了个大英雄---武圣关羽,家乡有全国最大的武庙---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自小就耳熟能详关羽的许多故事,少年时期即喜读《三国演义》,先是为“三国连环画”着迷,崇拜关羽、赵云、马超等英雄,稍长读罗贯中原著,更是爱不释手,为曹操、诸葛亮等人的智谋所折服,一度认为《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最杰出的一部。自然,一直将《三国演义》视为三国历史,后长大经过学习,方知《三国演义》并非三国史,对《三国演义》学术界有七实三虚之说,较之《三国志》其中移花接木、无中生有、虚伪夸大者甚多,仅在《三国演义》中择其有关羽形成文章中加以辩证,文中错误不当之处,祈请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8.
浙江日报今年10月14日头版刊登的《“脉”准“招”高》一稿,被报社评为甲级稿,这是和编辑精编精改精加工分不开的。 浙江日报工交经济部负责人陈晓薇看到记者写的原稿基础不错,但按精品要求,还要精心修改,于是,她在编辑过程中作了三方面的努力。 一是紧扣主题,删除可有可无的事例以及场景描写。记者原稿的开头一段,对华电房地产公司开发的“南都”公寓的环境描写,形象、生动,且文字也美。这一段共有156字,该不该删,编辑起初也有点犹豫。她深知这段文字是记者心血之笔,但是她站在突出报道主题的高度一衡量,顿觉它有难以与主题紧密衔接的缺憾,于是下狠心予以割舍,使见报稿能够开门见山,紧扣主  相似文献   

19.
体育记者要善于描写精彩场面,增加新闻的现场感。特别是对那些关键赛事要作具有较强现场感的报道,因为读者对那些重大比赛,不仅关心结果,而且想知道当时的激烈角逐的场面。记者应努力满足读者在这方面的需求,对比赛中出现的精彩场面,比如一个漂亮的射门,跑步的最后冲刺等,应当象绘画一样使之形象化,使读者仿佛亲临现场,亲眼所见。1985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夏浩然、樊云芳写的《“飞天”凌空》中,就有一段描写跳水冠军吕伟,在比赛中的一个精彩镜头的文字:  相似文献   

20.
新闻人物写作,“千人一面,千部一腔”是一种通病。公式化、概念化、脸谱化,是会败坏受众的脾胃的。恩格斯在论及文艺作品的“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时说:“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这个论断,给我们开出了写好新闻人物的“药方”。   个性化的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是对人物的容貌、体态等外貌特征的描写,它往往能传神地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三国演义》里写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写张飞“身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