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法国政府投降后 ,戴高乐将军在英国伦敦成立“民族委员会”,领导自由法国运动 ,以维护法兰西民族的尊严和独立。英国为战时和战后的自身安全着想 ,实行既支持戴高乐抗击法西斯侵略 ,又限制戴高乐行动的政策 ,其目的就是使英国能够在欧洲大陆推行传统的“均势外交”政策。我们揭开这一政策的神秘面纱 ,可以从中窥见英国对戴高乐政策的演变的实质 ,就是随时维护大英帝国利益  相似文献   

2.
敦刻尔克撤退,英军跑了,法国就完蛋了。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抵抗了六个星期,就被德国人占领。法国政府总理、"一战"的凡尔登英雄贝当元帅,授命向德国投降。五分之三的法国领土被德国占领,剩下五分之二的残山剩水,以贝当为首,在南部维希小镇建立了一个傀儡政权,被称为"维希法国"。法国当时的国防次长兼陆军次长戴高乐为伪政权的国防  相似文献   

3.
法国历史上,戴高乐将军应算是继拿破仑之后又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教材提及二战中的法国时,只小字部分一句话带过抵抗运动“以戴高乐将军为首的一批爱国者,流亡英国,组织‘自由法国’运动,坚持抗德斗争”,本文作简要介绍,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贝当政府败降后,戴高乐将军在伦敦成立“民族委员会”,领导自由法国运动,以维护法兰西民族的尊严与独立。英国和美国对戴高乐持截然不同的政策。英国为战后自身的安全起见,积极支持戴高乐,而美国希望在战后称霸世界,要肢解法国,占领法国在北非、东南亚等地的殖民地,不希望有一个强大的法国存在,因而对戴高乐极为冷淡,不予支持。  相似文献   

5.
法国贝当政府败降后,戴高乐将军在英国伦敦成立“民族委员会”,领导自由法国运动,以维护法兰西民族的尊严和独立。英国为战时和战后的自身安全作想,实行既支持戴高乐抗击法西斯侵略,又限制戴高乐行动的政策,其目的就是使英国能够在欧洲大陆推行传统的“均势外交”政策。我们揭开这一政策的神秘面纱,可以从中窥见英国时戴高乐政策的变化的实质就是随时维护大英帝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敦刻尔克撤退,英军跑了,法国就完蛋了。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抵抗了六个星期,就被德国人占领。时任法国政府总理的贝当元帅,授命向德国投降。  相似文献   

7.
戴高乐将军是法国现代史上的著名人物,本文具体论述了戴高乐将军爱国执着、勇敢果断、崇尚革新、坚持原则、勤勉俭朴的优良品质和坚强性格。  相似文献   

8.
二战结束后,为了恢复昔日法国在越南地区的利益,重塑"帝国"内部的经济与文化网络,戴高乐将军构想出两套截然不同的管理计划来实现法国的"伟大"。其一是法国在1945年提出建立"印度支那联邦",其二则是在1960年代戴高乐提出的"越南中立化"倡议。但是,在全球冷战的背景之下,这两个构想均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9.
试论战后法国的欧洲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法国曾是欧洲举足轻重的大国。这个六角形的国家曾几起几落,进入20世纪后,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失去了拿破仑时代的威势。第二次世界大战更使法国凋蔽不堪。在这种破落的境况下,法国是怎样力图保持其欧洲大国的地位呢?它在众多的欧洲国家中又是怎样周旋的呢?从1950年开始,法国历届政府奉行西欧联合政策,这种西欧联合的欧洲构想就是当代法国的欧洲观。戴高乐曾说:“如果欧洲不包括法国和法国人,德国和德国人,意人利和意大利人的话,那么,欧洲也就没有任何的生活的现实了……”[1]。戴高乐、蓬皮杜、德…  相似文献   

10.
根据有关的解密规定,英国日前公开了一些60多年前的“超级秘密”文件。这些文件表明,二次大战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打算采取一些非常骇人听闻的行动,包括不经审判就处决希特勒等纳粹高官,逮捕戴高乐将军,任由“圣雄”甘地在监狱中饿死以及通过轰炸将德国的某些村庄从地图上抹去,等等。  相似文献   

11.
一名法国妇女与一名委内瑞拉男子成婚后,在一次旅行途中生下一个女婴。这个女婴一生下来,就具有法国、委内瑞拉、墨西哥、英国四国的国籍。因为该女婴的父母是委内瑞拉和法国人,按照法国和委内瑞拉“以血统取得国籍”的法律规定,他们所生的子女即具有这两个国家的国籍。但凑巧的是,他们的女儿是在一架墨西哥航空公司的飞机上出生的,按照墨西哥的国籍规定:凡是在本国飞机或轮船出生的婴儿,均算作墨西哥人。这样一来,这个女婴就有了第三个国籍。而女婴出生之时,这架飞机正好在英国境内飞行,按照英国国籍规定:凡在英国及其殖民地出…  相似文献   

12.
法国的戴高乐将军说过:“背靠一棵大橡树,我就可以挑战整个地球!”很多课文,只要找准了一个点,我们就可以轻松地解构整篇文章。“牵一发而动全局”,借用巧力,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何乐而不为?  相似文献   

13.
法国第一艘核动力航母──“戴高乐”号今年5月7日,法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戴高乐”号在法国西北部地区的布雷斯特海军造船厂下水,标志着法国海军建设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法国是世界上拥有航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从60年代起,法国就建造了“克莱...  相似文献   

14.
战争趣闻     
英国冰舰击沉德军兵舰二战期间,英、德两国海军交火频繁。一日,英军获得可靠消息:两个月后德国人将发动一次海上恶战。为此英国海军部下达命令,必须在两个月内造出五艘军舰。海军将领们感到期限太短了,即使两年也无法完成。足智多谋的费瓦特将军经过深思熟虑接受了任务。他找到  相似文献   

15.
地空闪击战是指充分发挥装甲兵团高速机动能力、较强的火力和较好的装甲防护力,配以空军飞机和装甲车辆协同作战,实施出其不意的密集突击,一举冲破敌人防线,迅速扩大战果,取得作战行动胜利的战斗。地空闪击的成功范例首推德国闪击法国。1939年波兰战役后,希特勒为实现其占领整个欧洲的野心,把目光投向了法国,打算占领法国后,以法国作为战略基地来彻底打垮英国。为实现闪击法国的目的,1939年10月中旬,希特勒下令德军统帅部制定入侵西欧计划,德军高级将领曼斯坦因将军为充分发挥装甲部队和战术空军威  相似文献   

16.
战后法德和解原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国和德国作为欧洲政治舞台上的两大主角,历来就互为世仇。从十九世纪晚期开始,‘“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法国人和德国人三次兵戎相见,浴血残杀。相互之间的敌意和不信任……根深蒂固,无法消除。”①然而,二战结束后不到二十年内,法德两国却成功地消除了历史积怨,实现了和解。对于两国和解的原因,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曾经论及,他说“由于阿登纳的坚韧不拔,由于他鼓起了象舒曼和戴高乐这样的关键人物的信心,以及由于苏联威胁所引起的新的紧迫感,两国的和解终于进入坦途。”O显然,尼克松是过高地估计了杰出历史人物在…  相似文献   

17.
陈源川 《科技文萃》2004,(6):138-140
作为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法国同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与传统友谊.更有意思的是,从戴高乐将军到希拉克总统,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历任总统都有一股不解的"中国情结",其中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早已在中法外交史上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18.
二战结束为何德国两次签署投降书⊙张孟银⊙1945年5月8日,在德国首都柏林近郊签订了德国无条件投降书,希特勒的第三帝国宣告垮台。事实上,就在这天之前的7日,在法国兰斯市,德军元帅约德尔代表德国最高统帅部已在投降书上签了字。为什么会出现两次签约呢?一、...  相似文献   

19.
1934年,法国戴高乐将军充分研究未来战争理论,写成《建立职业军队》一书,阐述在未来战争中战斗行动的机动性,以及大量集中使用坦克与空军、步兵协同作战的必要性,建议在法国建立能实施积极进攻行动的、职业的机械化军队,要拥有10万人、3000辆坦克的机械化部队,面呈贝当元帅,却被  相似文献   

20.
最喜欢挤兑比利时人不屑于美国人法国人是个民族自豪感很强的民族。因为历史上战争的缘故,法国人最恨的就是德国人和英国人了,那种感觉就和中国人不喜欢日本人一样。而法国人最喜欢嘲笑的就是比利时人了。法国有很多笑话是专门用来挤兑比利时人的,他们认为比利时人总有些傻傻的。说实在话,事实上我也看不出人家比利时人有什么不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