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厘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1.初步建立长度的概念,会用不同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2.初步认识米尺、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一厘米长的表象。3.会用直尺度量物体的长度,并会取整厘米的值。教学具准备:铅笔、投影片、尺、塑片。几何图形。教学过程:一、引出出示2支长短不一的铅笔。(红色、绿色)问:哪支铅笔长?哪支铅笔短?(通过直接比较得  相似文献   

2.
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景物的主要特征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2 .通过活动 ,激发兴趣 ,促使学生多看书 ,扩大阅读面 ,培养特长 ,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得到提高。3 .通过活动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活动准备1.布置学生课外阅读 ,收集有关描写四季的词汇、古诗及相关常识 ,分类摘抄描写四季景色的精彩片断。2 .准备活动用具 :记分牌、秒表、空白投影片、铅笔、画纸。3 .学唱有关春夏秋冬的歌曲 ,学生表演用的道具。活动过程一、激趣入境迷人的春天是令人欢欣鼓舞的 ;…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的通过“树叶组合”训练学生平涂着色能力和组合画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绘画兴趣,开拓美术创作思路,培养学生对装饰性绘画的粗浅认识.教具准备投影仪1台.录音机1台,投影片9张,范画4张,树叶结构图1张,音乐磁带1盒.学具准备图画纸1张、铅笔、颜色笔多支.教学过程一、利用自制投影图片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很高兴今天和你们一起上这堂课,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呀?  相似文献   

4.
《标准》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的学习领域要求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对于物体长度的估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感。那么物体长度的估计应该如何教学呢?下面就两位老师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案例1师:先估计一下你手中铅笔的长度,再量一量。生1:我估计大约13厘米。生2:我估计大约12厘米。生3:我估计大约9厘米。(对于以上学生的估计,教师并未进行任何评判,只是引导学生通过测量来检验估计的结果)师:用直尺量一量你的铅笔,再比较一下估计的长度和量得的长度。生1:我的铅笔是6厘米,比估计的短7厘米。生2:我的铅笔是13厘米,…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对于“圆、圆柱、圆锥”中,有些相似的概念和计算容易混淆。据此,通过一支圆柱形铅笔的计算,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可收到较好的效果。复习时,前先让每个学生观察这支圆柱形铅笔的形状,并测量出铅笔的底面直径、铅的直径和铅笔的长。在此基础上,教师提问学生:根据测量的数据,能提出些什么问题?学生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提出要求的问题,然后老师进行归纳整理,分为三大类: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3页。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体会厘米的含义,会用厘米作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能估测熟悉物品的长度。3.感受与同学合作学习的乐趣,体会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材料准备:比铅笔短的信封一个,铅笔、蜡笔及其它笔各一支,直尺、同样长的小棒一包、新橡皮等。教学过程:一、问题情景1.猜谜游戏。师生进行猜信封中装着一根什么笔的游戏。学生可能会猜出各种笔,教师不急于作出评价。在学生充分说、猜、想的基础上,揭示谜底。2.估测铅笔的长…  相似文献   

7.
一位老师教学“0乘以任何数都得0”时,精心设计制作了一件三层“覆动式”投影片,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新知。现将投影教学实录片断介绍如下: 投影如图:  相似文献   

8.
在物理教学中有许多演示实验的可视范围很小,很难使每个学生都观察清楚,影响了物理教学质量。例如,在第一次引导学生认识天平的时候,由于讲台上示范用的天平太小,而天平整体结构又比较复杂,教师难于让学生都能观察清楚。如果运用投影片来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将实物和投影片结合起  相似文献   

9.
第七册第71页例1:绿化祖国采集树种,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采集20千克。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采集25千克。两个年级一共采集树种多少千克?教学时如能运用电教媒体,巧妙地设计几组线段投影片,引导学生观察,从不同角度理解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理清思路,寻求解题方法,一题多解,使学生既能掌握解题方法学到知识,又能发展思维开发智力。具体做法如下。1.出示投影片。  相似文献   

10.
活动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93页练习二十第18题。适用年级:一年级下学期。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简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提高初步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活动准备:教师准备:情境录像带、放像机、电视机、投影仪、自制投影片。学生准备:稿纸、铅笔。活动过程:一、激趣揭题播放情境录像:18个天真活泼的小朋友去车站租车,准备去春游。车站停车场的车共有10辆,11人座的车有2辆,6人座的车有3辆,4人座的车有5辆。他们交头接耳地商量着如何租车……不一会儿,18个…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以对一道基本题的条件变换为例 ,谈谈如何借助示意图揭示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帮助学生探索代换、假设、转化、消元等解题思路。基本题 :小红买了 2个削笔刀和 8支铅笔共用去 1 .92元。已知每个削笔刀 0 .48元 ,每支铅笔多少元 ?此题可以引导学生用分析法或综合法 ,探索解题途径。然后出示待填条件的变化题 :小红买了 2个削笔刀和 8支铅笔共用去了1 .92元。 (        )。削笔刀、铅笔的单价各多少元 ?题里括号中可以变换填出以下几个条件 ,分别借助示意图 ,变通学生的解题思路。一、借助示意图 ,探索“代换法”解题思路条件 (…  相似文献   

12.
与新课程标准文字教材相配合,投影教材的编制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引导,注意学生的素质教育,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投影片演示过程的设计要体现新的教学思想,做到更加开放、更富有启发性。这里应努力体现两个转型:一是投影片的设计思想由教师视角向学生视角转型,与方便教师使用相比较,学生的交流处于更优先的地位;二是在学生视角下,为学生设定的地位,由展示客体向思考感受的主体转型。投影片不再只是"向着"学生展示,而主要是"为着"学生的思索和感受而展示。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高年级会经常遇到一些条件中含“比”的应用题,如: 例1.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全长的2/7,第二次用去8.5米,这时用去的米数与剩下的米数比是9:5。这限铁丝全长多少米? 例2.王老师买来钢笔和铅笔的数量比是5:3,若将15支钢笔换成铅笔,则它们的数量比是5:7,问王老师原来买钢笔和铅笔各多少支? 如何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明确把“比”转化成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引导学生理解、欣赏作者对猴子、黑熊、山羊精彩表演的描写。 2.理解“精彩、哄笑、喝彩”等词语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模仿2、3、4段的描写方法口述《马钻火圈》等节目。 二、教具准备 1.自制活动投影片三张。 2.课文配乐朗读录音带。 3.录像:国外最新的四个马戏节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化教学的发展,各种电教方法也越来越多,幻灯、投影、电影、录像等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我认为在生物学教学中,投影片最为实用,特别是自制的动、静态投影片,它既可以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又可以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同时还具有胶片便宜易得、投影片制作方便,并可根据课堂教学员要随时进行修改等优点。l投拓片的特点1.1化整为零,使事物的部分和整体表现得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投影片是挂图的变形,利用投影片可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思维。学习知识的过程是对知识理…  相似文献   

16.
偶然间,阅读了一篇题为<老师的腰围>的文章,文中讲了这样一件事: 一位四十多岁,身材胖胖的小学数学女教师,在给学生们讲授"厘米、分米和米"的概念.她让学生们测量完桌子、铅笔和手臂的长之后说:"让我们再找找别的东西测量一下吧!"老师的话刚说完,一个一直没得到发言机会的男孩站了起来说:"老师,我想测量你的腰围."  相似文献   

17.
一、品词析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鉴赏美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就要引导他们在品味好词语,分析句式、旬意中去发现美、品体美、鉴赏美.如<赵州桥>一课,在学习第3自然段时,让学生紧抓住中心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以及中心词语“精美的图案”,结合书上插图、教学挂图和投影片上各种龙的图案,来品体作者遣词造句之形象生动.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节“铅笔有多长”。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活动体验1分米、1毫米的长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课首的设计大体归结起来有这样十种方法。 1.图片设计法 教师用投影片,幻灯片或挂图,引导学生审视图画达到从新的角度,探索新的问题的目的。 2.故事设计法 教师选用或自编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故事,用录音或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借助故事的磁效应引导学生入题。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2.使学生学会按角的大小给三角形分类,形成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概念。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集合思想和认真细致主动探求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学具准备: 投影器、投影片、小黑板、学具卡片。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长方形及三角形框架连结处用皮筋捆绑)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投影片1)提问: 1.下面的角各是什么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