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鸿江 《中学文科》2009,(9):112-112
新课程的理念是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它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它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应组织学生多看、多做、多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怎样因势利导,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呢?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必须解决的问题,是每位教师必须完成的角色转换。在教学中,我总是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努力营造生成性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下,如何搞好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这是当前摆在思想品德教师面前的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下面就思想品德课教学技巧浅谈我自己的粗浅看法:一、练好"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4.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每一位政治课教师都很关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思考与认识。  相似文献   

5.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实现这一目标是每一位政治教师的共同课题。经多年教学经验,我认为,思想品德课提高教学实效,必须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具体体现在: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在实际的思想品德教学中,由于我们总会遇到基础相对薄弱、素质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太抽象,又是所谓的副科,  相似文献   

7.
李彦斌 《考试周刊》2013,(29):128-129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树立科学教学理念,当好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让思想品德课堂成为学生肯定自己、超越自己的平台,让学生成为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8.
"对话型"教学就是要让每一位学生感觉到师生间的平等,实现学生的自由发展,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真诚的关心,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和奋发向上精神的一种教学方式。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主要内容是引导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领悟、辨析思想道德价值,积极学习和适应公共生活,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从儿童到青年的过渡,从小公民到青年公民的过渡。在这些教学活动中,其实就是一种"对话"。但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增强师生对话交流的实效性,是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要增强师生对话交流的实效性,可以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现行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中抽象的理论较多,并且较枯燥无味,所以多数的学生对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不大。如何在吸收传统思想品德课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从“教师中心、课本中心、教室中心”的弊端中走出来,突破“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的桎梏,改变传统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被动局面,探索一些适合学生主动学习、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刻不容缓地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开展兴趣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10.
伴随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化,思想品德课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影响了思想品德课实效性的发挥。而实效性作为思想品德课的生命线,新课改追求的目标,应引起每一位思想品德教师的重视和思考。一、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每天在学校都要与教师接触,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都有直接的影响,而作为一名思想  相似文献   

11.
王星 《南昌教育》2006,(9):16-16
实施体育新课程标准,教师的最大变化应是角色的变化。教师将不再只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 一、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在新课程标准中,教师的主要职能已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的职业决定了教师就是为每一个学生服务的。教师首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但有的学生描写他们的体育老师是:“冰冷的心,冰棍的脸,古板的眼。”  相似文献   

12.
如何让学生爱上思想品德课?如何让思想品德课感动学生心灵?这需要我们每一位思想品德教师用心去揣摩,精心去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把思想品德课“装扮”起来,让它从内到外散发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3.
正思想品德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学科,更是初中学生健康成长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将起到奠基作用。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必须把"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理念,紧跟时代步伐,突破原有的教学方式,逐步从传统和封闭走向现代和开放。要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之爱学、会学、学会。那么,在中学生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打造"活"起来的课堂呢?  相似文献   

14.
正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在于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新的理念,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怎样才能做一个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呢?我认为在教学中要注重启发性教学。  相似文献   

15.
面对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放在首位,重视孩子个性学习。教师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大胆尝试了发展学生个性的几点做法,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6.
思想品德课程是初中学生健康成长中的基础学科,为其他知识的学习把握正确的航向,为个人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思品课又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学习兴趣不够高涨,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如何上好一堂思想品德课,甚至使之具有较强的"诱惑力",同时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成为了每一位思品教师的一个挑战和机遇。在十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很多种教学方式,实践下来,"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以下是我在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初步体会。  相似文献   

17.
林年明 《考试周刊》2014,(15):116-117
<正>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一个民族兴衰存亡的关键。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传统思想品德课教学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一位思想品德课教师面前的头等大事。下面就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认识。一、融洽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  相似文献   

18.
闫振部 《成才之路》2010,(30):13-13
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一种面向学生发展,以学生为本,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和以教材为载体,与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紧密联系,教师在教学中作为引导者、促进者、帮助者,设置教学情境,学生运用探究的学习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索的学习态度,关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的能力,达到思想品德课教学目的的新型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思想品德课要使学生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认同,就必须在关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关注教育的有效性。做追求教育合力的思品人,是对广大思想品德教师专业发展的更高要求。一、追求课堂的教育合力思想品德教师追求教育合力的价值诉求主要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实施和实现。为此,思想品德教师首先要加强师德修养,言行一致,敢于向学生说"请严格监督我""请向我看齐",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教师的"教"和"行"不是"两张皮"。其次,思想品德教师要学习新理念,掌握科学方法,让学生轻松学习、高效学习,打造优质课堂。再次,思想品德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使每个孩子都得到充分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如何做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评价者。如何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人格的成熟,知识的全面掌握与运用,已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深入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