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了提高学生的外语(或二语)水平,很多国家降低了学生学习外语的年龄。这种做法和神经科学关于双语者二语习得起始年龄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相关的研究表明,早期的二语习得者其二语大脑加工模式类似于第一语言和母语单语者,而晚二语者的二语加工有激活脑区扩大、激活水平提高的倾向。早二语者更有可能获得接近母语者的二语水平。让学习者在较小的年龄接触外语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汉语是外语教育低龄化的受益语言,覆盖低龄学习者,帮助国外解决低龄学习者汉语教学师资问题应该成为汉语国际推广的重要内容。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界要加强针对低龄儿童的教学研究,建立低龄儿童汉语教学师资培训机制,以顺应国外外语教育的发展趋势,促进汉语国际推广。  相似文献   

2.
年龄因素一直是二语习得中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本文将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研究青春期前的外语学习者是否越早学越好,大龄儿童和低龄儿童的课堂外语学习所达到的水平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时从目前我国课堂外语学习的客观条件出发对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起始年龄提出了一些建议:外语学习应该开始于青春期以前,但并非越早越好,9—10岁母语习得基本完成后可能会更好。  相似文献   

3.
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结合当前外语教学中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低龄儿童学习外语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双向马蹄型”法,该法对于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动机,培养主动精神、团队精神和创造精神以及提高其表达能力都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低龄儿童学习外语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研究低龄儿童学习外语的语言学、心理学、生理学理论依据和外语学习环境问题入手,对目前我国外语学习者日趋低龄化和小学普遍开设外语课程提出一些异议,认为母语习得的关键期不是外语学习的关键期,小学普遍开设外语需要适当的语言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5.
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结合当前外语教学中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低龄儿童学习外语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双向马蹄型”法,该法对于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动机,培养主动精神,团队精神和创造精神以及提高其表达能力都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孩子长大后能操一口流利的外语,是许多家长的殷切期望,也是当今社会流行的一种培养孩子的“时尚”想法。在儿童学习外语最佳起始问题上,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过探讨,如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脑神经学等等,比较引人关注的说法是外语学习在年龄上是否存在“关键期”和“敏感期”,而多数学者认同的观点是:在儿童的母语学习上,语言的学习存在一定的“关键期”,而对外语的学习上无所谓“关键期”,也就是说,“关键期”理论只适用于儿童的母语学习方面;而对于儿童外语学习来说,存在一个效果相对较好的时期,也就是“敏感期”,认为在这个时期内…  相似文献   

7.
外语学习最佳年龄的探讨已经历了50多年,至今仍未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然而,外语学习"年龄越小越好"的说法却大行其道。究其因,是将歪曲了的假设当作完整的理论大肆宣传的结果。具体地讲,是因混淆了"二语与外语"、"习得与学得"、"关键期假设"等概念引起的。因此,通过讨论儿童学习外语的语言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理论依据、外语学习的环境及母语的重要性问题,让大家对这些概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通过分析国内外外语学习者日趋低龄化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让那些仍被误导的盲从者以理性的态度学习外语,那么"语言学习可以从任何年龄开始"的理性做法必将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8.
徐岩 《海外英语》2013,(8X):255-257
众所周知,年龄是影响外语学习的因素之一。然而,作为与年龄因素相关的社会心理因素是儿童和成人习得外语差异的关键。因此,该文主要从应用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二语习得中的年龄差异及其原因。同时,该文也列举了Vygotsky所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ZDP)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外语学习的最佳年龄一直是讨论的热点问题,而这一问题对我国外语教学尤其是小学外语教学影响重大。外语学习的起始年龄并非决定外语学习的唯一因素,学习环境和学习者个人特征则是影响外语学习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外语磨蚀理论与外语教学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的外语教育已成为教育对象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投入成本最大、教学效果较差的课目。根据外语磨蚀的理论,当务之急是改变外语教学低龄化趋势,强调外语教学应达到“闽假设”规定的最优外语水平,完善外语教学评价体系,推行外语教育终身观。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的培养目标不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社会所迫切需要的是大批既精通外语,又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基于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大学英语课程设计改革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现有大学英语课程设计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从通识教育的视角出发,结合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探究新的课程设计模式,将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提高自身的通识素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及其理论背景,阐述了学习共同体理论给外语教学带来的有益启示:外语教学组织需要进行"范式延伸";构建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外语教学环境。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国家精品课程"企业文秘英语"为例,介绍了实习场及实践共同体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英语学习环境目前在中国不是“二语”环境,还只能是外语环境。英语学习不是习得而是学得。中国英语教学是外语教学,其主要策略是为学习者营造课内外真实的英语环境,提供或指导学习者获得足够的质和量的输入,从而获得正确的输出。  相似文献   

14.
大学英语大班教学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普遍采用的外语教学的主要形式。研究大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对改进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有关大班英语教学理论和实践成架的牲础上,对大学英语大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了进一步归纳和分析,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得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大学英语教学在强调语言输出的背景下,不应忽视语言输入。而中国传统的语言学习策略——背诵,是一种适合中国外语教学国情的有效学习策略.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高职学生语言输入匮乏的不足。背诵有其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双语教学本质上指用英语从事非语言学科教学,但是与国外相比历史成因和目的均不相同。事实上,我国根本不存在双语教学的必要和可能。双语教学因以下两个原因而“蔚然成风”,其一,中国语言教育向来有不变则已,一变惊人的传统;其二,双语教学的策划者和参与者混淆了两个看似相似其实大相径庭的概念。教学语言不等于语言教学,教学目的不同于教学手段。因此,双语教学对国人作为外语的英语学习和发扬光大民族语言汉语,以及对非语言学科知识的获得,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争议焦点与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小学英语教学存在诸多颇具争议的话题,包括初始年龄问题、汉英输入比例问题以及教学方法取舍问题等等。本文试图澄清相关的教育教学理念、挖掘小学英语教学处于困境的深层原因,提出:1."关键期假说"与少儿英语学习初始年龄并无直接关联,11~20岁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外语学习最有效的年龄,英语教育低龄化的概念值得商榷;2.5~10岁是母语思维培养的重要时期,小年龄段的英语教育应处理好汉英语言输入比例的问题;3.小学英语"趣味化"教学不能过度,应淡化功利性动机,增强其人文学科内涵。  相似文献   

18.
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播与英语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何语言都是某种文化的载体,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因此,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还应该让学生熟悉说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帮助学生学好英语,在日常交流中合理、有效地使用英语。  相似文献   

19.
英语歌曲在交际法英语教学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为语言教师提供了大量丰富多彩的语言材料,他们不仅能用于有目的的语言训练,而且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的参与英语语言学习的意识。  相似文献   

20.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外语教学理论目前是我国外语界比较热门的外语教育理论。社会认知理论为我国外语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研究建立了理论基石,也为建构我国本土外语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利的理论支持。本文介绍了社会认知理论的概念,并探讨了社会认知理论对我国大学法语教学的启示——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注重交际能力培养和提高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