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新闻界》2014,(14):10-16
<正>2014年4月18日,《舌尖上的中国2》(下文简称《舌尖2》)以每周一集的速度开始在央视播出。根据中国纪录片产业数据季度发布的结果,"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中国2"、"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总搜索量在第一集播出翌日、第二集播出当天达到高峰。视频网站播出方面,"舌尖2"在优酷视频播出次日视频点击即高达500多万次。一周内,"舌尖2"  相似文献   

2.
《视听界》2014,(4):14-15
6月6日晚,备受关注和争议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下称“舌尖2”,第一季称“舌尖1”)终于落幕,以投入3000万元进账2亿元的骄人成绩刷新了电视纪录片的历史纪录。  相似文献   

3.
姜海  周佳琪 《新闻世界》2012,(10):168-169
一部美食题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立即火爆全国,甚至带动各地"舌尖体"的流行。本文试从经济学角度和传播学角度来解读《舌尖上的中国》的火爆原因以及美食类节目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相似文献   

4.
吴静 《新闻世界》2014,(9):129-130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是"舌尖"品牌的延续,自开拍前就引发了舆论关注的热潮,且相关舆情热度持续升温。本文主要从传播渠道、营销模式等方面解析《舌尖上的中国2》的新媒体传播,并探讨纪录片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5.
史兴庆 《新闻前哨》2014,(11):46-47
今年上半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播出,相比于第一季,第二季引起的社会关注更为广泛,《舌尖》系列也有望成为纪录片走出低谷、大众化归来的拐点.  相似文献   

6.
卢筱静 《视听界》2014,(6):109-110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像一支魔法棒,瞬间唤醒了中国几千年的美食文化。那些知名的、不知名的、家常的、祖传的、天南海北的,灶台上的人、菜、故事,一时间"馋动"了全国,各路媒体开始大作美食文章。2013年,江阴电台也兴起了一场"舌尖上的革命",在晚高峰的黄金时段推出美食节目《吃香喝辣》。一、美食板块,服务"吃货"《吃香喝辣》取经自广播餐饮类节目的鼻祖——湖南金鹰955《吃湘喝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相似文献   

7.
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以《舌尖上的××》为标题的报道就在各媒体频频可见,简直可用"铺天盖地"这个词来形容。诸如,《舌尖上的旅行》《舌尖上的乡愁》《舌尖上的母校》等等,几乎每天都能看到。  相似文献   

8.
弭璐 《新闻通讯》2013,(10):12-14
2012年央视大型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已成为一个全国性的著名品牌。时隔一年,央视准备在2014年春节前后在纪录频道播出《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第一季形成的强大的品牌效应下,第二季首先应该总结品牌成功的经验,保持第一季的特色,抓住已有受众;同时在一些方面进行更好的尝试,带给观众更好的收视体验和更多惊喜,实现品牌提升。  相似文献   

9.
由中央电视台摄制的7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以后,其收视率较以往同时段播出的电视剧超出30%,有数据显示第四集的收视率甚至达到了0.55%,几乎赶上了BBC的纪录片收视水平.该片赞誉声一片,引发了一轮全民讨论和追捧.一部纪录片能够取得收视率和口碑的双丰收的确不易,这无疑给一直坚守高端文化的纪录片人以莫大鼓舞,给一直较为低迷的纪录片市场注入了强心剂.《舌尖上的中国》为什么能够获得成功?在该片的火爆已渐行渐远后,让我们再来思考它成功的关键到底在哪里?  相似文献   

10.
广播影视     
《传媒》2012,(6):7
正《舌尖上的中国》成关注焦点近日,由中央电视台打造的7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尽管该节目在央视一套22时30分非黄金时段播出,收视率却超过该频道这一时段播出电视剧栏目的30%,围绕其展开的各种话题屡次登上网络热点排行榜,豆瓣评分高达9.5分,引发了各界对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1.
《青年记者》2015,(18):3-3
路遥之女诉优酷网易侵犯《平凡的世界》著作权不满《平凡的世界》被擅自放到手机客户端供用户免费下载,路遥之女以侵犯著作权为由将优酷、网易诉至法院,索赔50万元。法院已经受理了此案。《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遭侵权,央视网索赔100余万元因未经授权将《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线提供给用户,北京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被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起诉至法院,索赔经济损失100万元以及维权的合理费用5万元。法院  相似文献   

12.
鲍繁 《新闻窗》2013,(5):65-65
近期,“舌尖体”在网络上悄然流传,出现“舌尖上的清华”、“舌尖上的北大”等“舌尖”系列。究其原因,皆是受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影响。据悉,《舌尖上的中国》的收视率远高于同期热播电视剧的收视率,成为近20年来国内收视率最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为何能获得成功,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分析该片的成功之处,有助于促进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对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12年5月30日,由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协办、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和光明日报文艺部联合承办的7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研讨会在京召开.《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首播以来,获得了超出预期的收视成绩,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收视热潮和热烈讨论.来自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社、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的领导,来自中国视协、中国烹饪协会、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共同探讨这部纪录片热播背带来的启示和思考.央视纪录频道副总监周艳主持研讨会.  相似文献   

14.
为了响应中央的八项规定,《新闻联播》播出了"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系列报道,旨在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本文主要从党风廉政立意,民生民意切入的选题特色,认知规律为主导立体式的报道特色和社会效益为主导媒介联动与受众互动的结构特色三个方面对"舌尖上的浪费"系列报道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万春燕  熊哗 《声屏世界》2013,(11):46-47
2013年6月3日,筹备长达十年之久的八集电视纪录片《京剧》在央视一套亮相,这是央视继《舌尖上的中国》之后推出的又一部纪录片力作。主创人员原本希望它能够继续“舌尖”的辉煌,向世人全景展现伟大国粹京剧两百年来的发展变迁。但是事与愿违。该片播出后并没有收获意料中的成功,却遭来了诸多质疑声。在网络的发酵下,《京剧》被推上了人们议论的舌尖。  相似文献   

16.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纪实频道播出的七集高清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地域、历史以及文化几个方面深入探讨了中国人的饮食,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赞誉和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7.
近两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大众传播上的成功,使碎片化叙事在中国纪录片业界受到睹目。文章尝试通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时节》的文本分析,在介绍什么是碎片化叙事的同时,探求纪录片创作中碎片化叙事的四大策略:(1)碎片化叙事的拍摄策略;(2)碎片化叙事的细节组接策略;(3)碎片化叙事的收放策略;(4)碎片化叙事的对应策略。  相似文献   

18.
饮食类纪录片根植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当代社会饮食习惯及风土人情.文章通过内容分析法,将《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六集《五味的调和》和《风味人间》第一季第六集《香料歧路》作为研究样本,对两者的叙事方式进行对比分析,从内容特征、叙事技巧及视听表达三个层面分析叙事异同,探索其背后的价值观和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19.
央视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各地方电视台纷纷效仿,《舌尖上的河南》、《舌尖上的广东》、《舌尖上的重庆》等地方美食类节目充斥荧屏。在这股跟风潮中,地方台美食类节目暴露了很多问题,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笔者以为,地方台美食类节目要想突围,形成特色,增强文化自觉意识是不二之选。  相似文献   

20.
张家齐 《今传媒》2015,(3):105-107
《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受到空前欢迎,掀起收视热潮,引发学界、业界及公众对于电视纪录片的关注和探讨。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国》一片的新尝试为切入点,通过对我国电视纪录片现状进行概括、梳理,结合近年我国电视纪录片领域的一些新现象,就中国电视纪录片存在、发展的问题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