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健 《毕节学院学报》2010,28(9):125-128
美声唱法是伴随着歌剧的诞生而发展起来的,它以歌剧和艺术歌曲这两种题材作为主要表现形式,因其遵循人体发声器官和共鸣腔以及气息运用的科学规律,使得声音自然流畅、连贯而富有弹性。我国的民族唱法来源于生活和劳动,有朴实亲切、明亮优美的特点。借鉴美声唱法的演唱技法可以丰富和发展现代民族唱法,使现代民族唱法更具魅力。  相似文献   

2.
美声唱法传到中国对我们来说是推动了我国声乐发展的重要环节,我们在美声唱法中探索借鉴发扬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民族唱法。美声唱法更多的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科学的发声体系。那么在这种科学的发声体系下我们又该怎样更好的演唱中国作品呢,艺术歌曲《问云儿》是一首能体现中国本民族音乐特点和西方艺术歌曲技法完美结合的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本文就以美声唱法的科学发声体系对歌曲《问云儿》的演唱做以分析。  相似文献   

3.
意大利民族唱法是西洋美声唱法(Bel Canto)的起源,是在18世纪歌剧大发展时定格下来的.现在"美声唱法"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唱法盛行全球,并且影响着各地区各民族的本土唱法.而中国唱法所包含的戏曲唱法、民族唱法和曲艺唱法,是中国歌唱艺术的精华,因此我们必须在借鉴外来唱法和保持、发展本土唱法的同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科学的态度,将中国唱法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4.
十多年来,各类声乐比赛把不同的声音及不同类型的歌曲加以分类,定义出了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并受到普遍认可。而事实上,三种唱法的定义和分类有待商榷,因为三种唱法间存有许多的共同点,其发声原理是一致的,即都是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歌唱。歌唱者只要掌握科学的歌唱方法并灵活运用,就可以同时演绎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歌曲。  相似文献   

5.
浅谈歌唱艺术的三种唱法及其风格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及通俗唱法,是歌唱艺术中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美声唱法注重发声的技巧性和规范性,强调声音的共鸣和追求强烈穿透力的“面罩集中点”,以获得高质量的声音效果。民族唱法则注重歌唱发声的自然性,强调行腔与咬字的有机结合,主张“字”正才能“腔”圆,追求“字清”而“韵正”的传统格式。通俗唱法则更多的注重“感觉”,强调乐感和摹仿在歌唱中的重要性,追求声音的个性与特色,以及“口语化”式的演唱风格。  相似文献   

6.
声乐艺术作为人类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本文就美声、民族两种唱法从产生渊源、发声特点等多方面进行阐述,并着重就其声音位置进行比较,并就我国现今美声化的民族唱法及民族化的美声唱法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7.
所谓“美声唱法”,又称为“意大利唱法”或“西洋唱法”,它是伴随着西洋歌剧的产生、发展而发展的一种歌唱艺术流派。随着意大利歌剧的诞生 ,现存的最早的歌剧《犹里荻茜》的曲作者、著名歌唱家卡契尼 ,提出要以洪亮致远的声音演唱歌剧的美声唱法的美学和技术要求 ;在他 16 0 1年出版的声乐作品集《新音乐》的前言中 ,他又进一步提出 :歌曲不仅应该是美的 ,而且也应该是表现戏剧性的 ,其中花腔不仅是装饰性的 ,而且是应该表达内容和情感的。卡契尼在为美声唱法进行美学及技术定位的同时 ,也为歌剧的表现内容定了位。声音要想洪亮 ,发音各共…  相似文献   

8.
在合唱的训练中,合唱的声音是其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这对于合唱水平的高低有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作为国家公认的科学的发声方法来说,美声唱法对帮助合唱队员发声技巧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本文主要从文化馆合唱训练中美声唱法的特点,对美声唱法对声音的影响做进一步探析,而且和其他在合唱时的主要训练唱法进行了对比,对在其他唱法中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说明,说明了在文化馆合唱训练中美声唱法对声音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声乐艺术作为人类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为了便于人们学习、研究、欣赏。本文就美声、民族两种唱法从产生渊源、发声特点等多方面进行阐述,并着重就其声音位置进行比较,并就我国现今美声化的民族唱法及民族化的美声唱法提出了见解,希望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0.
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原生态唱法这四种唱法的发声方法有共同的发声规律,但又各具特色。这些特色主要体现在歌唱发声的“呼吸”“共鸣”“吐字”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族歌剧诞生于二十世纪初期,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以及社会环境、声乐条件与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演唱风格。从最初天然、淳朴的原生态,逐渐与传统戏曲艺术结合,后期又继续吸收了民族唱法、美声唱法以及现代通俗唱法等,使民族歌剧艺术逐步走向完善成熟,并走向多元化发展。文章对我国民族歌剧演唱风格的演变过程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笔者个人的一些经验与看法。  相似文献   

12.
建立一个既有民族风格 ,又具有科学化、规范化发声方法的民族唱法。既要立足于民族艺术的基础之上 ,又要大胆地去学习、借鉴西洋美声唱法的科学发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突出声乐基础教学。在声乐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技巧等教学中,要做到科学、系统、全面、扎实。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原理,保持正确的呼吸状态、歌唱状态,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使学生歌唱能力和教学能力共同提高。融台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从民族语音的发音规律...  相似文献   

14.
广义的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主要包括传统的戏曲演唱、曲艺说唱和民间的民歌演唱三大类民族演唱艺术,也包括新民歌、新歌剧的演唱和西洋唱法民族化的演唱等;狭义的民族声乐艺术,则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现代人所说的“民族唱法”。它一方面继承发扬了传统的民歌唱法,同时又吸收了西洋美声唱法的精髓,由两者融会贯通而成。声乐艺术的发展受到社会政治文化的制约。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社会政治文化背景导致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5.
浅谈民族声乐的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及时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民族声乐应该包括民歌、戏曲、曲艺等一切用来表演的各种艺术形式,也有人把它分为民歌、说唱、戏曲和民族新唱法四大类。本文所提及的民族声乐指的是“民族新唱法”,它是继承了我国民族传统唱法的特点和精华,并借鉴了美声唱法融合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唱法。因而既不同于前三类唱法。也不同于美声唱法,是具有民族声乐特点的新唱法。它适应性较强,既能演唱各种传统唱段,又能演唱新时期具有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和歌  相似文献   

16.
美声唱法注重发声的科学性,演唱音色优美、发声通畅,音与音之间的连接匀净平滑,音域宽广,讲究声音的本质美,凭借优秀艺术特色而享誉世界。美声唱法对中国歌剧演唱艺术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歌剧演唱艺术在借鉴美声唱法多种风格的同时,向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使中国歌剧演唱艺术具有更旺盛的生命力,只有与国际音乐元素接轨,才能登上世界的舞台,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美声唱法注重发声的科学性,演唱音色优美、发声通畅,音与音之间的连接匀净平滑,音域宽广,讲究声音的本质美,凭借优秀艺术特色而享誉世界。美声唱法对中国歌剧演唱艺术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歌剧演唱艺术在借鉴美声唱法多种风格的同时,向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使中国歌剧演唱艺术具有更旺盛的生命力,只有与国际音乐元素接轨,才能登上世界的舞台,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美声唱法又称为柔声唱法,对于其民族化的研究主要指相对于我国的民族声乐发展的历程来讲的。在我国,美声唱法结合了欧美关于美声的传统唱法和一些科学元素,慢慢的形成了一种为我国听众所喜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艺术语言。《乌苏里江》是一首带民族风格的艺术歌曲,民族风格浓郁。有情景,有情绪,音域高亢明亮,在中国声乐的创作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作为我国声乐界的两大主要唱法,是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我国音乐教学的改革,对如何科学辩证的认识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联系与区别,将是我们研究高校声乐教学改革可持续发展的中心环节。因此,本文就声乐界一直研究和探讨的关于美声与民族唱法的关系为切入点,从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审美特点、歌唱表演、题材曲目几个方面进行对比,以探究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在高校声乐教学改革中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是两种歌唱艺术形式。民族唱法建立在我国文化传统之上的,美声唱法建立在欧洲文化基础之上,文化基础的不同决定着两者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本文从概念、历史背景对这两种歌唱艺术进行了介绍,从对呼吸的运用、对发声、共鸣技术的运用比较了两者的不同,希望能对广大音乐爱好者区分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