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感受新新阅读时代的到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艳艳 《河北科技图苑》2006,19(4):74-76,25
介绍了传统阅读时代、新新阅读时代的阅读特点,指出多元化、多载体、多方位感官感受的新新阅读方式不断出现,多种阅读方式并存的个性化新新阅读时代即将来临.  相似文献   

2.
数字化时代受众阅读习惯之流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任何时代,阅读对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都具有重大意义。随着中国进入数字化时代,国民阅读发生了急剧变化,数字化时代产生的新媒介第一次真正延伸了人的大脑,同时也反过来影响人们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本文总结了传统阅读与新兴数字化阅读的特征,从阅读载体、阅读内容、阅读方式、阅读理念等方面归纳出数字化时代下受众阅读习惯的变化,最终提出应以“相对主义”的观点看待当今数字化时代受众阅读形态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3.
张晶晶 《出版与印刷》2018,(1):43-45, 4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数字时代。数字时代的到来给人们带来多方面的影响,其中电子化信息的普及也影响到了人们的阅读习惯。文章主要研究的是数字时代如何推广深阅读,在对数字时代以及深阅读、浅阅读进行简单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数字时代的阅读现状,并提出了数字时代深阅读推广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汉字阅读的特点出发,系统地分析了从甲骨金文时期到明清两代的阅读史,区分了神谕时代、圣人时代、史官时代、诗人时代和小说家时代的各自特点,从而总结出明清以前从"神性"阅读主题到"人性"阅读主题的变迁。这在阅读史研究上是一种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论浅阅读时代图书馆对大众阅读的深度引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网络的飞速发展、信息的海量增加、快餐文化的迅速传播催生了浅阅读时代的到来.本文解析了时下流行的浅阅读现象的产生背景和特征表现,分析了浅阅读时代大众的阅读倾向,并针对大众浅阅读带来的负面影响,探讨了图书馆在浅阅读时代对大众阅读进行深度引导的一些途径.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时代三种读者阅读引导的模式,分别是OPAC2.0阅读引导模式、移动阅读引导模式和联合协作阅读引导模式。文章同时分析了新媒体时代阅读存在的问题,并对新媒体时代如何对读者进行引导提出了思考,即对读者开展心理阅读研究,构建联合阅读引导体系,开展与新媒体时代的阅读需求相适应的阅读引导方式。  相似文献   

7.
汉字阅读有着自身独有的特点,一是汉字中有宗教、伦理和美学,二是汉字阅读有着古文阅读与白话文阅读的巨大区别,三是汉字阅读与西文阅读也十分不同。因此,从中国汉字承载文化与文明的角度看,中华阅读有着不同于一般阅读史的历史主题和发展规律。通过这种独特性分析,可将中国人的阅读历史分为神谕时代、圣人时代、史官时代、诗人时代、小说家时代、大众时代、分众时代和网络时代。  相似文献   

8.
德里达“书的解构”论断并不意味着图书真正地被解构和消灭,而是图书的后现代转型的理论基础.在经历了前图书时代、古典图书时代和现代图书时代之后,后图书时代正在到来.在后图书时代,书的存在形式日趋多样化,图书内容被“误读”、戏仿和颠覆,功能呈现出“超阅读”的多元化趋势,阅读方式也表现为“误读”、浅阅读、碎片阅读、互动阅读、视觉阅读等多种样态.  相似文献   

9.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各种网络阅读平台、电子书、手机报、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使人们进入了浅阅读时代。本文探讨了在浅阅读时代这一背景下,作为传统平面媒体的报纸应如何设计版面以吸引阅读,引导阅读、方便阅读。  相似文献   

10.
由于互联网兴起,数字技术发展,在新媒体时代,人们的阅读方式出现了相应的嬗变。其中一个重要嬗变,就是由以前传统媒体时代深阅读方式转向了新媒体时代浅阅读方式。随着微博的发展,手机移动终端的普及,新媒体的阅读方式出现了新的嬗变,由以前注重浅显、娱乐的浅阅读方式,转向了微博时代追求速度和碎片性的瞥阅读方式。微博瞥阅读方式的产生原因在于微博自身的因素、人们阅读心理的变化及社会和时空的碎片性。微博瞥阅读满足了人们追求简短的阅读心理,增加了人们阅读兴趣,促进了微博信息即时传播,对微博的叙述方式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数字时代,快餐化的阅读内容和碎片化的阅读时间,肢解了阅读原有的严肃性,"浅阅读"成为常态。将数字时代的"深阅读"作为一个必然命题,从阅读资源的深度整合、阅读注重个性化需求、阅读社群互动共享等三个方面讨论了数字时代"深阅读"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深阅读"的四种路径,即强化价值供给,重构用户关系,建设"阅读文化",倡导知识能力。  相似文献   

12.
阅读载体的多样化、阅读方式的多元化、阅读功能的发散化、阅读欣赏的媚俗化、阅读习惯的可塑化,构成新阅读时代。新阅读时代已悄悄到来,安徽未成年人的阅读发生了哪些变化?安徽城乡未成年人的阅读有哪些同异?为了比较准确地了解安徽城乡未成年  相似文献   

13.
文章简述了微阅读的概念,分析了微阅读时代青少年经典阅读推广的困境,同时对微阅读时代青少年的经典阅读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时代,用户阅读方式的改变影响着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变革与创新。文章通过阐述泛阅读对图书馆发展的影响、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发展趋势、用户的多元需求,提出了图书馆变革创新阅读推广服务的必要性,概述了图书馆现有阅读推广服务在服务群体、服务渠道、服务内容等方面存在的弊端,进而从扩大阅读推广范围、丰富阅读推广形式、增强用户阅读黏性三个方面,指出泛阅读时代下创新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现实意义,最后从创新载体、转变思维、革新技术、完善团队四个方面提出了泛阅读时代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5.
翟宁 《出版广角》2015,(9):117-118
数字时代使得信息传递载体发生了变化,同时也改变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因此,高校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重新定位图书馆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并充分发挥其阅读教育功能,培养时代所需的人才.本文分析了数字时代高校学生的阅读现状、高校图书馆阅读教育功能的定位,提出如何发挥图书馆阅读教育功能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时代图书馆的阅读引导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探讨了新媒体时代阅读推广中的3种阅读引导模式:OPAC2.0阅读引导模式、移动阅读引导模式和联合协作阅读引导模式。同时对阅读引导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新媒体时代读者阅读引导应对读者选择性阅读心理开展研究,开展与新媒体阅读需求相适应的阅读引导方式,创新传统的阅读引导形式等举措。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媒体时代大学生阅读方式的变化进行分析,剖析了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呈现出的新特点、新趋势,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在现代阅读中的作用,以及在新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与指导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移动阅读的读者人数大幅增长,我们迎来了移动阅读时代,新的阅读习惯和消费理念形成.目前,APP传播和WAP阅读传播是移动阅读时代图书传播的主要模式,娱乐消遣型和实用型图书的畅销反映了读者追求娱乐、精神幸福的阅读需求.移动阅读时代图书传播要以读者需求为中心,在视觉文化和产业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依靠大数据技术进行个性化、多媒体化和融合化传播.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移动阅读时代拓展档案馆服务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了移动阅读时代的用户需求特点,并据此提出移动阅读时代档案馆服务拓展与转型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网络的发展,人类的阅读进入了休闲时代、读图时代和"读网"时代.公共图书馆应该通过提升自身服务,加强阅读意识培育,着力于对社会阅读习惯的引导,从而在构建书香社会、和谐社会中担当起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