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整式的除法是整式的四则运算内容,各版本教材对该内容的编写有所不同,笔者所在地区使用的苏科版教材“没有”编排该内容.为了给七年级的学生答疑解惑,对四个不同版本教材整式的除法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在研究整式的乘法模块后增加“整式的除法”内容,并阐述对笔者的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2.
苏教版和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实验教材中“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都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它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主要内容有:口算、估算、笔算除法.人教版教材分三段编排: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与相应的估算,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苏教版教材大致也分三段编写:两位数、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同时教学口算;非整十的两位数除法,教学调商,同时教学口算以及估算.两种版本教材虽然在编排上有所区别,但都要求学生不仅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掌握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还应经历探索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说明估算的思路,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分数除法"是小学生比较难理解的一个学习内容,因此分析教材的编写对于探索教学方法是十分有意义的。以"分数除法"这一课为切入点,从"理解计算意义、深入研究算理、概括计算法则、形成计算技能"四个维度来分析台湾部编版教材"分数除法"的编写,为进一步研究分数除法的计算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程利青 《学周刊C版》2011,(5):157-158
教材分析 教材创设了“精打细算”,比较哪个商店牛奶便宜的情境,自然引入小数除法。结合教材我们可以看出教材体现的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5.
分数除法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对比中韩两国的课程标准,发现两国都注重算理:韩国要求掌握带分数的计算,中国则注重含分数除法的混合运算与应用。从宏观与微观比较两国的数学教材,在结构编排方面,两国都注重分数除法的学习基础与循序渐进,中国更注重内容的纵向联系与应用,韩国突显螺旋上升。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两国都注重设置情境引入课题;注重以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算理;中国更为抽象概括,韩国更看重算法的多样化和发挥教材的"学材"功能。  相似文献   

6.
学习分数除法的关键在于理解运算算理,即为什么可以通过颠倒相乘来实现除法向乘法转化。以巩子坤教授提出的4种有理数运算理解为理论依据,深入分析A、B、C三个版本教材在"分数除法"中的算理理解编排部分,意图借助同一把理论的标尺进行分析,更好地把握教材的编排逻辑,使教学更有效。  相似文献   

7.
分数除法既是分数乘法的延伸,也是整数除法运算的扩展。分数除法统筹了四则运算的所有内容,学生不仅要掌握算法,更重要的是要明白算理,做到将算理与算法融会贯通。作为知识的载体,教材在实现分数除法算理与算法的贯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三个版本教材进行分析,为后续课堂教学实施路径提供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8.
深入地理解教材,进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早已成为数学教师们认识和使用教材的共识。下面,笔者想结合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15页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复习》第一课时的内容,谈一谈我在创造性使用教材时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9.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是小学阶段整数除法中的铺垫性内容,文章通过比较苏教版和人教版教材,得出相同点:创设问题情境在问题解决中融合计算,强调口算算理,理解口算算法的多样性,强调笔算程序中的商的位置;不同点:口算的算理表征形式不同,口算和笔算除法的编排顺序不同,笔算除法的引导程度不同,部分练习题的设计不同。最后针对这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给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在学习掌握了除法的初步认识、表内乘、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及竖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学生今后学习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知识和思维基础。  相似文献   

11.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由于除法与已学的其他运算意义不同,学生容易混淆它的两种意义和相应的语言表达。因此通过比较各种版本的教材,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解读,形成有效的设计。下文以人教版为出发点,结合其他版本的教材来分析解读“除法的初步认识”,并进行相应的设计探讨,希望以此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对于新课标教材删去“短除法”的做法,本人一直不敢苟同。因为,个人认为“短除法”是保证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简捷正确的核心技能。属于不宜删去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3.
“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笔算除法”是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其最直接的基础是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的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和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同时“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笔算除法”又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笔算除法”的基础。教材是通过“买文具”的情境组织编排教学内容的。具体编排层...  相似文献   

14.
北师大版教材第一次出现除法竖式是在二年级下册。教材利用两个问题,借助分物品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  相似文献   

15.
三年级上册的“解决问题”大体上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的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二是将已学过的一步问题及两步问题的计算扩展到万以内。课程标准教材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分两个部分编排:第一部分是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  相似文献   

16.
教材简析 “比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教材通过两个例题说明两个数量(可以是同类量,也可以是不同类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比来表示,并逐渐抽象出比的概念。进而引导学生根据比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自主探索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从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7.
精心设计教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培养学生两位数除法简便计算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集体备课教师能互相取长补短,提高处理教材和运用教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是如何处理的 “分橘子”一课是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的内容,其教学目标是:在经历二年级上册一系列分物活动、理解除法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经历用竖式表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感受余数要比除数小。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分数除法应用题(教材第43~44页例1、2)第1课时,新授课。  相似文献   

20.
丁锦华 《江苏教育》2008,(14):88-91
教材与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小数乘法和除法”在五年级上册共分成两个单元,先教学小数乘整数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再教学小数乘小数和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在这两个单元中间插入“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教学。这样安排有两个原因:一是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内容多。例如用竖式计算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简便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