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我国创意设计发展现状,提出了面向创意设计的共性技术平台开发与研究框架;并探索总结出若干创意设计产业的运行模式.创意设计共性技术平台的开发和创意设计运行模式的探索,对于建立和健全我国现有的创意设计服务体系,提升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产学研协同创新背景下促进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具有产业特征的合作研发的新型技术创新组织模式.目前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仍处于政府主导发展的初级阶段,联盟的构建涉及到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各类主体的合作与竞争的复杂关系,需要正确处理好政府顶层设计与市场机制调节之间的关系以适应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扩散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广东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是巩固和提升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政治与军事科技文化实力的重要手段,本文拟对国内外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模式和成功经验的研究,提出广东省在该类平台的建设中应选择何种模式并提出本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产业共性技术在整个技术创新链条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对于区域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有着重要意义;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主要通过产业效应引发产业升级,可以通过产业关联、示范和外部激励等途径来实现;产业共性技术的突破也是实现自主创新的基础;对于广东而言,必须通过创新解决产业的共性技术问题,引导产业技术创新,提升整个产业综合竞争实力和在国际分工中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5.
技术创新链视角下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管理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洪民 《情报杂志》2013,(2):196-200
产业共性技术是介于基础性研究与市场化产品开发之间的技术,在技术创新链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源头和保障。尚未明确的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主体,缺乏有效的机制支持和政策保障,缺乏专业的人才队伍和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等使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成为我国技术创新链上最薄弱的环节。加强政府顶层设计,完善产业技术创新链条,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管理创新是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典型案例,借助新服务开发活动理论SAT模型,探索了我国企业技术能力结构的演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技术能力构建过程经历了从专有技术、应用性共性技术到基础性共性技术的转换过程,说明企业从利用自身资源到提升内部资源质量再逐步呈现外部合作多元化和集中化的趋势;(2)技术能力结构演化是不断吸收外部创新资源并与现有技术能力结构基础实现整合的连续过程;(3)应用性共性技术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与转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于斌斌  陆立军 《科研管理》2012,33(5):132-138
产业集群共性技术不仅是提升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的的技术基础,而且对增强产业竞争力、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具有决定性影响。基于共性技术的内涵与特征,政府为载体、产学研为平台、企业间战略合作是产业集群共性技术供给的三种模式。通过对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发现,产业集群共性技术的研发供给已经形成以政府研发为主,辅之产学研联合研发和企业间合作研发的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分布式创新的特点出发,运用资源基础理论、权力理论、创新网络与结构洞等理论,界定了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的创新网络,揭示了影响创新网络顺利运作的三大要素.在此基础上,本文阐述了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的双层运作体系,详细分析了平台双层运作体系中治理层的权力结构形成机理,归纳了平台双层运作体系中运行层的4种运行模式,最后剖析了平台的权力结构、平台的运行模式如何影响平台的创新网络,进而对平台的分布式创新效果产生影响,以期提升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的创新效果.  相似文献   

9.
构建传统产业集群共性技术供给体系——一项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性技术供给不足是我国传统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产业集群为基础构建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是推动我国传统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和升级的关键。产业集群按照集群内部企业的联结方式可以分为横向产业集群和纵向产业集群,分析了这两种类型产业集群基础上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的差异,以及地方政府、企业和其他创新主体在建设共性技术供给体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对我国优化新常态产业体系,促进产业转型以及加强自生能力都起到至关重要的战略作用.为弥补在探究创新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上主体分散单一且契合度不高等学术方面的不足,创新性地将Nash博弈理论与Elinor Ostrom的IAD延伸决策模型相结合,在建立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决策模型的基础上,以官产学研为主体提出假设,并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官产学研中任何主体进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的行动决策与企业的最终计划显著相关;产业集群与企业是否创新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意愿之间呈负相关;企业技术R&D感知程度和其是否创新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的决策呈正相关;企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状况及对最终结果的预测度与企业是否创新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本文围绕建立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产业共性技术供给的思路,在分析产业共性技术涵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的概念,分析了我国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现状,指出了我国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的运作模式是建立政府主导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同时,提出了政府主导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的组织形式和主要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企业如何构建推动自主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自主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靠管理创新带动技术创新.自主创新归根结底是由人来完成的,构建能够有力推动自主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就企业如何构建推动自主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出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建立新一代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体系是"十四五"时期我国解决人工智能原创性理论基础薄弱、重大产品和系统缺失等问题的重要抓手.首先从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内涵、特征和要素属性视角出发归纳八大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对科技部公布的15家国家级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企业的技术布局进行对比;其次借助生态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与技术创新理论厘清系统要素,构建包含生命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的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框架,运用系统耗散理论、熵值变化系数和适用分析等方法诠释我国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机制.研究发现,我国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具备正外部性、技术创新可循环、开放需求高、技术转化附加值高、多学科多产业交叉融合的特征,不同企业涉猎的技术范畴不同、技术创新模式也存在差异,现阶段已形成主要包括企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4类创新主体的创新生态系统,通过数据、人才、资金、知识流动等引起系统熵值变化并不断突破临界值向更高级系统演化,但仍存在创新主体丰富度较低、互动方式多样性差等问题.最后,从创新主体丰富度、系统治理、系统开放性、动态能力等维度出发,提出我国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生态系统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析湖南制造业技术创新基本特点和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坚持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与自主创新体系重组相结合的原则,以企业技术中心、产学研合作创新运行机制、行业共性技术试验基地和中介服务机构等为建设重点,构建制造业自主创新平台,形成以行业大型优势企业集团为基础的,市场机制加政府调控的混合型产业自主创新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优势产业中关键共性技术协同研发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产业各个领域中的关键共性技术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关键共性技术协同研发机制是产业持续发展和自主创新的强有力技术保障。建立健全关键共性技术协同研发机制应适应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这也是促进产业发展和实现技术创新的重要渠道。对我国关键共性技术协同研发机制进行系统阐述和现状分析,指出其对优势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要实现优势产业的良性发展,须健全人才培养与技术协同研发体系。  相似文献   

16.
《学会》2012,(8):39-40
<正>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一直致力于通过学术交流与研讨、科技评价与奖励、人才培训与认证、科技传播与普及推动汽车产业技术进步。近年来,在科技部的支持下,中汽学会紧紧围绕国家创新战略和产业自主创新需求,牵头组建了"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打造产学研合作的公共研发平台,在提升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中发挥着不可  相似文献   

17.
技术创新应当形成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企业自主研发的分工与合作,其中关键是要成立产业技术投资公司以对从事共性技术研发的研究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并形成一系列有效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内关键共性技术的选择——以浙江为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虞锡君 《科研管理》2006,27(1):80-84
产业集群内关键共性技术的选择不仅是提升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的现实抓手,也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总结浙江的新鲜经验,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骨干企业的研发中心、引进大院名校共建的研发机构是产业集群内关键共性技术的三个创新载体。"三链分析法"、三结合选择法和市场化选择法是产业集群内关键共性技术的三种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关系嵌入性理论、结构嵌入性理论和系统动力学,构建了技术创新网络与自主创新能力的互动机制模型,运用Any Logic University仿真平台进行仿真模拟,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技术创新网络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互动作用关系,为中国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优化技术创新网络结构提供了优化策略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结合河北省企业创新能力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分析了制约河北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最后提出了提升河北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