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自己读课文,想想:你觉得凤辣子是怎样一个人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篇课文是长篇小说《红楼梦》里的其中一个小片段。《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四  相似文献   

2.
<正>自从学了《"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篇课文,才突然发现,我们班也有一个"凤辣子"。虽然外貌一点都不像,但是泼辣张狂和  相似文献   

3.
周宏 《小学语文》2012,(4):12-15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节选自名著,虽然语言与表达力极为经典,但对语文教师与语文课堂而言,要自在把握却很不容易。为了做课,我对这篇课文几番琢磨、几次试讲、几经修改,其间有颇多的感受。  相似文献   

4.
赞凤姐王熙凤是我所喜欢的《红楼梦》人物,她泼辣、精明、能干,人称“凤辣子”,是个巾帼不让须眉的角色。王熙凤的泼辣与精明能干在她协理宁国府时就表现得淋漓尽致了。下车伊始,她就理出五件棘手的大问题,一一对症下药,都是药到病除。一次,有一个家丁迟到,她毫不留情让人拖出去打了二十大板,革了一月银米。从此宁国府众人都知道了“凤辣子”的厉害,再不敢偷奸耍滑,一个个兢兢业业,执事保全了。在王熙凤的主持下,一个乱哄哄的宁国府变得上上下下井井有条了。人们评《红楼梦》,对王熙凤多有垢病,尤其指责她的残忍与贪黩。比如…  相似文献   

5.
一、案例背景 今年,我校进行了有效教学的研讨活动,其中有三节语文研讨课,我执教其中的一节.打开教材进行多次筛选,最后确定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的《人物描写一组》.这篇课文包括《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三个片段.这组课文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者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经过精心备课和不断改进,我进行了如下教学.  相似文献   

6.
[案例] 《中彩那天》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教学时.我安排了一个让学生质疑的环节。其中一个男孩子站起来说道:“我觉得这篇课文编得不好。”  相似文献   

7.
刘用奇 《现代语文》2006,(7):122-122
提起《红楼梦》里贾府的女管家王熙凤,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有人说她长得漂亮,是个美女子:有人认为她精明能干,是个女强人。在我看来,还是《林黛玉进贾府》这一回中贾母对她的评价一语中的,准确鲜明。贾母说:“她是有名的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称作辣子,只管叫她‘凤辣子’就是了。”  相似文献   

8.
<正>一、直接导课,预习反馈1.谈话导入,板书课题师:同学们,通过本单元前三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领略了古典小说的魅力。在中国四大名著当中,《红楼梦》的艺术成就非常高,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金字塔”。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曹雪芹的《红楼梦》,一起来学习第八课《红楼春趣》。2.借助提示,明确任务师:本课选自《红楼梦》第70回。大家看,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相似文献   

9.
一 认识契诃夫,认识凡卡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一个人.他就是契诃夫。契诃夫活了44岁,创作了700多篇小说,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说过“简洁是天才的姊妹”,他的小说故事情节总是那么简单,可又是那么令人震撼;语言也是那么简单,但给人的感觉还是震撼。《凡卡》这篇课文就节选自他的同名短篇小说,我们读过也预习过这篇课文,想一想:凡卡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上人民版《历史》选修四《中外科学家》一课时,有学生提出詹天佑设计修建的京张铁路不是“之”字形线路,而是“人”字形线路.他(她)们清楚记得在小学读书时就上过一篇《詹天佑》的课文,课文里明确说出詹天佑设计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人”字形线路。笔者查阅了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詹天佑》这篇课文,  相似文献   

11.
刘勤 《小学生》2010,(1):51-52
《一个苹果》是北师大版第九册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以一个苹果为线索,讲了在上甘岭战役中一个战火纷飞的夜晚,火线上防炮洞的八个志愿军战士“吃不完”一个苹果的故事,歌颂了革命战士之间深厚的阶级友爱和艰苦奋斗精神。课文重点写了苹果在八个人的手里转了两圈为什么还剩下大半个。从而让学生体会出这是人民志愿军队伍里特有的战友关怀。为了突出这一教学重点,结合这篇课文的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的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喇”。2.用学到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读懂课文,了解故事情节。3.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教学流程】一、说一说1.本单元以“走近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三篇课文,初步了解了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今天,我们用学到的方法一起来学习《红楼梦》中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红楼春趣”,学生齐读课题,读题后让学生说一说:看到这个题目后,你认为课文主要写什么?)预设:从题目“趣”字上可以看出这篇课文主要是讲红楼的生活很有趣。  相似文献   

13.
《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这篇课文中有一处提到“吃茶”。(1)黛玉一面吃茶,一面打量这些丫鬟们,妆饰衣裙,  相似文献   

14.
冒继承 《山东教育》2005,(34):30-30
《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每读一次,总是让人热泪盈眶。这篇爱国主义经典教材,已经成为许多少年儿童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学习这篇课文,学生们总是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只有邱少云一个人被烧死?为什么他身上背的枪支弹药没有爆炸?”这两个问题几乎成了学习这篇课文的典型性问题,也似乎是一件历史公案。《小学青年教师》2005年第三期《邱少云被火烧另有隐情》一文对此的解释是“出发前,连长命令全体战士跳入水中将全身湿透,以防敌人使用燃烧弹。然而,邱少云同志是连队通讯员,带有重要的军事文件,不便将全身湿透。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辣子”、“凤辣子”指王熙凤,此二词出自贾母之口。《红楼梦》第三回写黛玉进贾府,贾母向黛玉介绍王熙凤时说道: 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  相似文献   

16.
最近,我读了《乌塔》这篇课文,受益匪浅。 课文讲的是一位德国的小女孩——乌塔,14岁就自己挣钱,独自游历欧洲的真实故事。读完课文,我感到十分惊讶:因为在中国,孩子差不多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很少有家长放心让子女独自一个人出远门的。  相似文献   

17.
在上《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之前,学生对《红楼梦》早已如雷贯耳,对书中的人名也很熟悉。课前,我布置预习任务,要求细读课文并将《红楼梦》的前五回通读一遍。这时。就有学生提出来:老师,课文这么长,你告诉我们上课要讲些什么,我们可以省点时间,而且上课也跟得上你的思路,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8.
张立霞 《小学语文》2009,(10):16-18
在中国的语文课堂上讲鲁迅、读鲁迅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让鲁迅进人小学语文教材,是我们教材编写者的夙愿。与鲁迅相关的课文,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主要有三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少年闰土》《有的人》。这几篇课文是分散安排的,前两篇在教科书同一册次的不同单元,后一篇编排在另一册。在新课标实验教材中,则专门编写了“初识鲁迅”专题,除了上面提到的三篇课文外,新编入了《一面》。  相似文献   

19.
《生命生命》是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生命”这一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列举了三种生命现象,抒发了作者的感触:小飞蛾在生命面临着严重威胁时极力挣扎——表现出强烈的求生欲望: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表现出生命力的顽强:“我”静听心跳,  相似文献   

20.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的出现,有些类似于《红楼梦》里王熙凤的初次登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众多的报道,影评,再加上有些夸张搞笑的海报,让我在未窥全豹之前便已知“数斑”,仿佛是带着“凤辣子”般的爽利逗趣,让人忍不住想要亲尝个中滋味。[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