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因“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开创了新的诗性表达”而荣获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诗人鲍勃·迪伦(Bob Dylan,1941—),在艺术创作中坚持呈现人类的普遍认知经验,注重对关涉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时代命题进行诗性阐发。其歌曲是“诗”与“歌”融合的典范,不仅引发了人们的情感共鸣与文化觉醒,还促进了文学的大众化进程,对当代流行文化影响深远。历来乐评人都热衷于在迪伦的歌曲中寻找意义,而迪伦自己则更希望引发听众或读者的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2.
日本"演歌",又称"宴歌"、"缘歌"、"颜歌"或"怨歌",是深受日本大众喜爱的一种歌曲。独特的音阶、富于韵律的歌词、充满情感的唱腔,是"演歌"独具的鲜明特色。其实,"演歌"是"演说歌"的省略语,其产生与自由  相似文献   

3.
正在立陶宛西奥利艾的酒店里,学了几年双排键的儿子趁睡觉前的闲暇,一边嘴里哼哼,一边持笔记录,居然谱了一首曲子,还顺手填了词。我一看,歌名叫做《德意志之歌》,与德国国歌的名字一样。我告诉他,德国国歌的歌词中提到四个地名——"从马斯到梅梅尔,从埃施到贝尔特"。儿子的这一"无心之举"竟让我决定改变原计划,于次日西进,前往歌词中的"梅梅尔"——没错,这个德国人十分看重甚至将之写入国歌的地方,现在属于立陶宛,名叫克莱佩达。最像德国的立陶宛城市  相似文献   

4.
流行歌曲之王葛林编译欧文·伯林知道他的作品为什么经久不衰。“一首优秀的歌曲,”他曾说,“应该体现大众的感情,不折不扣地反映他们的心声。我创作歌曲是为了让他们高兴,如果他们不喜欢,我就修改。”人民大众喜欢他的歌。伯林于1989年9月去世时,已成为美国人...  相似文献   

5.
走西口     
《sinsing hearts》译为《心灵的歌声》,是美国摩门教会做弥撒时必唱的歌曲,在美国影响很大。没想到,我这个从事中国民族民间歌曲研究兼指挥的音乐工作也与美国的音乐《sinsing hearts》牵一把手。  相似文献   

6.
埃文斯·卡尔逊(EVANSF·CAlll3ON)是中国人民真挚的友人,是我的良师益友,我从他身上学到许多东西。他比我长18岁,照中国的说法,我们是“忘年交”。在58年前,他同刘白羽、汪洋和我等到共产党领导的华北八路军敌后根据地进行考察,经陕西、山西、河北、山东、河南5省,行程30X)余公里。我们一同在炮火中穿过敌人的防线,一同过着敌后艰苦的生活,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那时他42岁,我24岁,刘白羽和汪洋比我小一些,所以他以年轻人阿OUNGBOYS)称呼我们,而今天,我这个“年轻人”已经是80多岁的老翁了。值兹纪念他百岁诞…  相似文献   

7.
中国诗潮至晚唐有一番大的转折,这就是词登上了文坛,并渐进成为一代文学的主要样式一词与诗相比,有两大特征:第一,词的精神属于“歌”的世界,而不象诗那样很早就从汉、魏的“歌”中独立出来,构成一个较为复杂的文学世界。第二,在表现中国文人的精神和气质上,同与诗相比,显得更为集中化、典型化。从文化史的角度说,词是中国文人的特殊形态的“歌”。词起源于市井歌谣。早在唐代,民间艺人们就开始应乐调节奏的抑扬亢坠,填入长短句参差的歌词;这就是所谓的“倚声填词”。新的诗体——词也就应运而生了。词诞生于民间,其初创期的…  相似文献   

8.
初春,在成都锦城艺术宫里举办的“感受薛范——世界民歌音乐会”和“感受薛范——俄罗斯民歌音乐会”,是著名译配家薛范首次与蓉城众多从未谋面的俄罗斯歌迷共同重温记忆中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这个看似羸弱的老人在短短几天中,竟在这个西部城市里掀起了一股强劲的“俄罗斯旋风”……那天中午,67岁的薛范坐在轮椅上,由他侄女儿推着缓缓步出成都双流机场。他身材瘦小,成都阴湿的气候使他不得不用厚重的棉衣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一张口罩遮去了他的大半张脸……显然,常年缺乏运动使得他体质虚弱。在迎接薛范的人群中,有一位“铁杆”歌迷,是60岁的退休高级工程师李复蝉,只见她忙不迭地把手中的花篮送到薛范手里,随后便俄语、汉语并用,絮絮叨叨地和薛范说了一路的话:“我是唱着你的歌长大的,为了见到您,我已经寻找、等待了好多年……”随后几天里的大部分时间,李复蝉都陪伴着薛范。她像孩子一样兴奋,碰到熟人就说:“我是老‘妇’聊发少年狂,也来追星了。不过我追的不是流星,而是恒星。薛范老师是俄罗斯歌曲翻译界一颗永远闪烁的恒星!”2月2日下午,因身患感冒,刚刚在医院里输完液的薛范,出现在四川省教育学院的活动中心。天气阴寒,但室内却让人如沐春风,1...  相似文献   

9.
音乐的本色     
听过腾格尔的一个盒带,里面收录了腾格尔的主打歌曲<黑骏马>、<蒙古人>、<天堂>等共20余首.这个最具蒙古汉子气质的草原歌手,在演唱上述歌曲的时候,确实让我震惊和痴迷.他极富有质感的,浑厚甚至略显沉郁的歌声,淋漓尽致地表达和展示了他所熟知,所深刻理解的草原精神.  相似文献   

10.
耶稣逗乐歌     
耶稣逗乐歌金译我这个小伙子最蹊跷,我妈是犹太人,我爸是只鸟。我和那老木匠不是一路,所以到髑髅岗去传我的门徒。谁要是认为我不是神,我变的葡萄酒就会没有他的份,只有等那酒再次变成水,还得要小心它没有化成尿。再见吧,再见!你们要记确凿,让人人都知道我死而...  相似文献   

11.
正《斯卡布罗集市》是我最喜爱的歌曲之一,每闻旋律,思绪总会浸入遥远群岛温柔黯淡的风雨中,难以自拔。或许是古欧洲的多利亚调式太过动人,才让这首诞生自苏格兰乡野的民谣,如它歌词所唱的那四种植物——"你会去斯卡布罗集市吗?欧芹、鼠尾草、迷迭香、百里香"——于世界各地静静生长到如今。在多数人耳中,《斯卡布罗集市》不过是一首古朴的情歌。但稍加考究,便能窥见歌中凄婉的凯尔特风情。吟唱者借即将前往斯卡布罗的旅人之口,向那里的某位姑娘提出一系列不可能的要求(如制作一件没有针脚的衬衫,找一块海水和海岸之间的陆地),若她能办到,  相似文献   

12.
欧阳 《世界文化》2007,(10):37-37
《黄金中的银线》 《黄金中的银线》是美国的一首非常出名的爱情歌曲,曾创下过200万张唱片的销售纪录。它的曲作者哈特·丹克斯在偶然读到了一首描写一对夫妻恩恩爱爱、白头偕老的诗后,大为感动,遂为这首诗谱了曲。不料,在这首歌曲公开发表一年后,他自己却与妻子离了婚。但还有一个比丹克斯更“言行不一”的歌曲作者,他就是曾创作过《喂,我的宝贝》、《爱的梦幻曲》、《让我做你最后一个情人》等美国著名爱情流行歌曲的乔·霍华德,这个总是在讴歌着忠贞与永恒爱情的人,自己却结过9次婚。  相似文献   

13.
五台一直在听说中,五台也总是在朋友圈里,听说的五台还有那首被传唱的敬酒歌:“太阳落山了舍是舍不得,走一步看两眼,哪个舍得你?哪个舍得你?”从这首歌便可感受彝家人的热情好客,歌词简单情谊却深切,敬酒歌大多是即兴产生,歌词的特点就是通俗易懂,率直表达感情.  相似文献   

14.
于光远 《寻根》2003,(4):88-91
我注意到“姓氏学”这门学问,倒是有许多年了。但从自己不注意到注意“姓氏学”还是有一个过程。我想不妨把这个过程讲给大家听听。  相似文献   

15.
田汉的抗战旧体诗刘开扬著名戏剧家田汉能为旧体诗,造诣较深。他在抗日战争期中的作品,构成了一幅绚烂的历史画卷。全面抗战爆发以前,在《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两首著名的语体抗日歌词的创作之后,他于1935年7月写了《悼聂耳》一首七言律诗:一系金陵五月更...  相似文献   

16.
我认识刘海明是在1995年,那时我刚到中国驻英国使馆化处工作不久,应邀出席他在伦敦名的“雷德芬画廊”举办的个人画展。我注意到,出席观展的人士中不少是社会名流和有影响的画家,特别令人瞩目的是当时的英国首相海杰和化大臣也到场祝贺。有这样高层次的人士出席捧场,足以显示画展主人身手不凡。初次相见,画家刘海明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7.
张衡是东汉的科学家与文学家。他不但制造与发明仪器,也进行天文学观察,提出天文学理论,参与政治活动,注意到民间风俗,写出杰出的文学著作,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本文章意于总结近代学者对张衡的研究并提出新的研究方向。 一关于张衡的文化背景的研究 张衡生活于汉代,而汉代从许多方面来看是中国文化“头一次扬眉吐气”的时代①:政治文化,管理体制,哲学思想,文学与技术都走向成熟的状态。关于汉代的研究著作无不提出科学技术与惊人的发明②。汉代的农业生产工具、水利、纺织。地图、建筑、交通、造船、造纸、历法、天文学仪器。医…  相似文献   

18.
一次,我偶然听到了《巴比伦河》,便深深地为它美妙的旋律所吸引,就像一阵清风,一条河流,一片原野,引导着我回到了故乡,故乡的山山水水,村落亲人都带着温暖的色彩在脑海中闪现,可我又身处异乡,不免有些忧伤。旋律一遍一遍地重复,情感一浪一浪地荡漾……我从这首优美歌曲的歌词中  相似文献   

19.
刘淑丽 《寻根》2008,(6):40-43
周代对于女性的论述在《周易》中较为集中,尤其是其中的《家人》、《恒》、《成》等卦。战国时代的苟子就已经注意到了《周易》有关女性与男女关系的论述,《荀子·大略》说:“《易》之成见夫妇,夫妇之道不可不正也,君臣父子之本也。”《周易》者,“以此文王所演,故谓之《周易》”(李学勤主编:《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所以,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可以代表周代人的观念。事实上,周代有关男女之别的阐述与规范已经很多,而男尊女卑观念也是在这个时代被反复论述的。  相似文献   

20.
寻访延陵吴     
吴福辉 《寻根》2002,(6):90-92
2001年1月在台湾南部客家集聚地看到“延陵堂”的匾额时,我真是惊喜交加,居然呆在那里了。说来惭愧,虽然翻阅过《史记》,读过一些篇章,但我无法确切地说是否在《吴太伯世家第一》里(这可是“世家”的首篇),注意到延陵这个地名。待我知道延陵同我自身有关,实在已经太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