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时尚消费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符号消费。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了使物品获得符号意义的4种手段,粗略解读了时尚消费,分析了符号学对于企业营销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托妮·莫瑞森作品多处描写了一战后到六七十年代美国黑人独特的消费文化现象。鲍德里亚有关消费文化的理论可以很好地解读莫瑞森作品中与消费文化密切相关的几个方面,即饮食、穿着、娱乐休闲、品牌以及身体消费,分析"大众消费模式"所带来的美国黑人消费价值观和道德伦理观的转变,并借此探讨消费对于黑人的符号价值意义和颠覆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几次升腾且愈演愈烈的"张爱玲热"中,张爱玲作为小资文化偶像和消费品牌逐渐被确立起来,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经由传媒引导和文化市场的介入,张爱玲成为一种经典,一种时尚.中国大陆的"张爱玲热",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学术研究和文学欣赏的通常情形,成为了一场较大规模且持续不断的以张爱玲为品牌为文化符号的消费活动,这一文化品牌被有效利用,实现了文化和商业的双重价值,欣赏张爱玲变成了消费张爱玲."透支消费"张爱玲的结果,是张爱玲被平面化、庸俗化,张爱玲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也被消解和误读.  相似文献   

4.
iPhone作为一种相对高端的美国手机品牌抢占了国内大量市场,近年来在大学生群体中iPhone使用者的比例更是激增,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基于符号消费的基本理论,分析苹果手机在大学生中风靡的原因,反思其背后隐含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符号经济又称非物质经济,它是以符号的生产、交换和消费为基础的一种新经济引擎。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女书,在后现代的符号经济中如何走出闺阁变为资本?在女书文化产业开发中,我们如何才能按照符号生产与消费的规律将其转变为特定的符号?这些符号又该如何发掘和再造,从而扩大女书文化产业品牌的文化附加值?本文通过对女书文化的符号价值分析,指出对女书文化的产业开发要从符号消费的角度整合、重组女书文化营销策略,突出女书文化品牌的符号特点、彰显其符号意义、挖掘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消费主义观点的角度重新审视了芭比娃娃这一文化符号的意义,使用马尔库塞的异化消费理论的观念,分析了芭比娃娃这一文化符号背后所暗示的消费异化现象,人们逐渐将消费的目的和意义从最好的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要这一真实的需求,而转向"虚荣""身份"等虚假的需求,集中表现为炫耀性消费这一新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在这个视觉凸显的时代,电影对文学的改编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形成了世界性的时尚热潮。这是因为在这个比任何时候都注重品牌和知名度的消费时代,一部经典作品就是一个著名的文化品牌,就是一个烙在公众心里的文化符号记忆,能有效地诱发消费者进行消费的欲望。纵观最近的电影市场,根据文  相似文献   

8.
现代广告通过情感式诉求及“生活方式”的表现策略,向受众传播超越产品功能的附加意义,传播企业品牌等符号,来满足消费者的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受广告的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已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产品消费,更多的是一种符号消费。  相似文献   

9.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虚拟社区中以“种草带货”为导向的品牌消费成为社会生活新图景。借助符号互动论的分析框架,对一个品牌特卖微商群的文化实践展开的网络民族志考察,揭示了虚拟社区以“种草带货”为导向的品牌消费的社会文化意义。在流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在线消费社区满足了个体对共同体的需求和想象。在资本和技术的合谋下,“信任”“情感”和“荣誉感”成为可被操纵和利用的营销手段。个体、不同阶层群体和不同性别群体为了缓解身份焦虑,试图通过品牌消费来建构身份,却不可避免地陷入消费符号秩序所营造的幸福幻象之中。  相似文献   

10.
在不断变换的时尚大潮中,伴随现代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的流行,后现代标识图形和它所代言的品牌产品推动着审美时尚文化的演变,引领着人们审美观念的变革,呈现出风格多样、形式各异的审美心理趋向,具体表现为:标识图形的形象化;表现风格的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大众化;重拾传统;回归自然。  相似文献   

11.
时尚是唯一可以普遍化的符号系统,与消费文化和经济能力紧密相关。面对国际时尚对中国本土的文化侵略,许多时尚杂志选择与欧美日杂志进行版权合作,以此来弥补国内时尚杂志内容上的不足,但是版权合作实质上只是应对国际时尚对中国本土文化侵略的“鸟托邦”。建构本土化时尚语言体系、关照本土文化价值观、传播生活态度和理念才是建构本土化时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境界。文化是国家实力的象征和体现。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支撑。增强文化软实力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13.
在符号经济时代,符号价值超越商品价值。以“源”文化、“根”文化、“中”文化及“农”文化为核心的中原文化要发挥其在促进文化品牌发展及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作用,就要紧扣符号经济时代的特征,深化中原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味与价值,关照消费者的个性体验,突出过程消费与意义消费,在“求同”、“兼容”前提下建构立体化对外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14.
红色作为一种视觉符号,特定的"符指"对应特定的"所指"。而这些符号在不同民俗场景下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在电影《红高粱》中,红色符号在"婚庆颠轿"、"高粱酒消疫"及"炸日坦克报仇"等场景的具体运用,体现了一场由"反叛命运"到"重获新生"再到"民族觉醒意识"的文化内涵变迁之旅。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鲍德里亚《消费社会》文本的细读,认为其在对消费社会进行总体性分析时,始终贯穿着对文化的关注和分析。他认为“符号消费”背景下的消费社会的文化,以商品和媒介的形式存在,主要表现出平面化、日常化、同质化、非现实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文学创作的“品牌性”与生俱来。在经过了从“作者、作品、读者”到“创作主体、文本、接受主体”再到“生产者、产品、消费者”这样一个在当下可以发生种种价值流动与固化的关系中,品牌、品牌化之于“文学创作、文化作品、文化产品”就有了一个整体性的、自然的也是必然的价值构建。文化市场识别、精神审美价值增减“器”、创作个体或群体差异化审美形成战略、文化产品经济利益诉求工具、创作主体“群体性”共振效应、主体价值延伸与边际效益、创作后发展驱动力等等,能够形成一个关于文学创作品牌的有着相对独立无形资产的“价值认知体”。尽管在文学创作的完形过程中,必然要审视、追踪其品牌价值实现的实际结果及其所可能存在的种种问题,但是,文学创作品牌构建的价值作用,在文学的当下生存与未来发展上将会愈来愈明显、愈来愈重要和愈来愈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7.
红色旅游是中国国情下产生、形成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其文化软实力已在实践中呈现出显著的效果。文章从民族精神的标举、主流意识形态的巩固、执政党执政合法性的认识和国家向心力的凝聚等方面探讨了红色旅游的文化软实力问题,并从符号学的角度研究红色旅游文化软实力的表征力,剖析旅游者心理需求的符号化特征,分析红色旅游“场所精神”的符号化问题,建构红色旅游产品符号系统。提出红色旅游品牌文本符号的建立与开发,以及红色旅游创新的符号化思考。  相似文献   

18.
任何文本都是文化的产物,都蕴含了一定的意识形态。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我们的思维方式都因之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科技发展带来的冲击,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仅要提防"技术崇拜"在文化领域的渗透,更要警惕尼尔?波斯曼所说的"技术垄断时代"的到来。当技术向文化发起"进攻"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找到"技术崇拜"在人类意识形态中的隐匿之处!通过对《2012》进行文本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影片在叙事结构、符号象征、情景再现、人物角色等方面所蕴藏的意识形态偏向——一种对技术的崇拜!  相似文献   

19.
采用Sproles编制的消费者决策风格问卷(CSI)对550名客家籍和潮汕籍大学生的消费决策风格的差异进行探测。结果表明:客家籍与潮汕籍大学生在"新潮时尚"、"忠诚习惯"消费决策风格上存在差异;男女大学生在"品牌导向"、"休闲娱乐"、"新奇趣味"和"价格敏感"等消费决策风格上存在差异;农村和城镇大学生在"新潮时尚"和"重视质量"消费决策风格上存在差异;客家籍和潮汕籍与性别对大学生消费决策风格中"休闲娱乐"的交互作用明显;客家籍和潮汕籍与城乡来源对大学生消费决策风格中"口碑影响"的交互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0.
文革美术符号成为"政治波普"后在当代艺术中也有如同折射光芒般的耀眼体现。当代"政治波普"将文革美术符号进行提炼再与西方商业品牌标志符号组合在一起,仍然保留"红光亮","三突出"与"高大全"的构图法则,对文革美术符号本身的改动较少,基本还原和保留图形的原有风貌,形成了更为广泛和多义的图式所指,同时被艺术家赋予了新的意义和文化针对性。使艺术在弘扬精神力量和文化底蕴方面与本民族文化相结合,为本土文化发展不断注入新鲜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