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袁盛财 《科教文汇》2011,(17):72-72
论文探讨了井上靖的中国题材历史小说的美学意蕴,认为其美学意蕴表现为从悲哀中体现出壮美"物哀"之美以及浓厚的虚无意识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周静秋 《科教文汇》2010,(25):67-68
李贺的诗歌"奇崛冷艳",有着丰富多彩的内涵和意蕴,这与诗歌中所使用的新奇结构密切相关。本文选取其代表作《秋来》一诗,尝试用俄国日尔蒙斯基形式主义批评方法对其进行文本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英语课外教学中将中国古代诗歌与英语教学相结合,既能丰富了课外教学的内容又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本文从形式美、语言美、诗歌意蕴、诗歌翻译对照几个方面对唐诗与英语翻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品读诗歌,理解诗歌意象,由象而境,由境而情是鉴赏诗歌的有效途径。扑捉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突破意象表层含义去体悟其内在意蕴,是顺利进入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感情的关键。领悟诗歌主旨,从中获取不为自己所亲历的人生感悟,体悟另类情感,以提升自己生活品味,感受阅读的愉悦,是我们读诗的目标之一。由象而境,由境而情方能"曲径通幽"。  相似文献   

5.
王康全 《科教文汇》2009,(1):203-203
约翰·多恩是玄学派诗歌的领军人物,他的诗歌意蕴深沉,才思峻刻,意象奇特。多恩对爱情也持有一种不俗的情怀。从《告别辞·莫悲伤》这首诗分析诗人的奇思妙想,以及他乐观豁达,超然永恒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6.
从古至今闺怨题材的诗数量很多,但由于环境、思想的不同,使古今闺怨诗的写作方式有很大不同。本文主要从意境、意象等方面对古今闺怨题材诗歌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更好地解读不同时代闺怨题材的文本。  相似文献   

7.
唐诗中的模糊修辞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华 《内江科技》2009,30(11):27-28
诗歌是一种含蓄凝练的艺术,它要求用简洁的文字传达深远的意蕴,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模糊修辞主要研究如何运用模糊语言材料来提高表达效果,唐诗作为我国古代诗歌的一支奇葩,其模糊修辞的手段也尤为丰富。本文从模糊词语、模糊语句和模糊辞格的运用来分析唐诗的模糊修辞。  相似文献   

8.
从艺术主张、艺术题材及风格和艺术手法几个方面简要论述阿波里奈尔诗歌中呈现的显著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古代诗歌作品中,"游仙诗"以祈慕神仙生活或游历仙境为题材,通过描述灵异世界以寄托个人怀抱。它始终遵循着"文以载道"和"诗言志"的传统,在想象的世界里抒写现实无法实现的理想和愿望。本文即从宗教、文学等多元文化视角对中古游仙诗的文学史意义进行解读,使人们对游仙诗这一中古时期重要的诗歌类型有新的了解与认知。  相似文献   

10.
司娟 《科教文汇》2011,(20):57-57,66
作为台湾当代著名诗人和学者,余光中的影响,已经远远越出台湾,在大陆、香港、澳门乃至整个华语文坛,都拥有众多读者。余光中的诗美不仅继承了中国诗歌的传统.又有西化的特征。其诗歌题材广泛、情思深远、风格多变、技巧娴熟.其诗的创造不但有浓烈的传统色彩.更有笔挟风雨的节奏。  相似文献   

11.
龙伟云 《科教文汇》2011,(8):80-80,104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但古典诗词的教学现状令人担忧。本文从中学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根据笔者的教学实际.总结了六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旨在更有效地让学生理解古诗词所蕴含的深意,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不少古典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地理知识,寓意深刻。在生物地理学教学中紧扣教学内容,恰当地引用古典诗词,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主要从古典诗词在新课导入、课堂教学以及“外教学实习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丁合林 《科教文汇》2012,(21):34-35
中国古典诗词名作众多,含蕴丰富。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切实为培养其理想人格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树成松 《科教文汇》2012,(32):90-91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以含蓄精炼的语言、深邃优美的意境、丰富诚挚的情感,成为脍炙人口的一种文学体裁.学习古诗不论是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还是对其他方面的培养都有积极的意义.如果我们能在古诗教学中恰当地采用电教媒体,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相似文献   

15.
陈婷 《科教文汇》2012,(22):96-96,100
色彩词在诗词中有着特殊的含义。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李清照前后期词作中的用色,来分析前后期词作差异和成因。  相似文献   

16.
胡翠云 《科教文汇》2013,(11):162-162
古诗文以其丰富、精深的内涵风韵,成为所有华夏子孙学习的典范。所以,重视和加强小学古诗文的教学,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培养小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鉴赏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渠春华 《科教文汇》2011,(26):170-171
幼儿绘画形式之美多表现于物的表象,而物的表象所传达的则是心中的情感和语意,即所谓"诗情画意"。诗(对儿童而言包括故事)中的情和意与画中的情和意是可以相通的,诗和画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所以,在幼儿绘画教学中,我将绘画和语言紧密结合起来,以期达到两者相辅相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阮英 《科教文汇》2020,(4):174-176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善于用具象事物抒发情感。本文以诗歌“The Tide Rises,The Tide Falls”为例,运用概念整合理论解读其隐喻意义并揭示其教学启示。教师在课堂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概念整合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深层次意义。  相似文献   

19.
毛锦花 《科教文汇》2013,(11):158-159
诗歌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也是教学难题。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只是被动接受老师的讲授,对于诗歌的理解停留在文字表面,无法领悟诗歌的内容和意境。本文尝试从朗读、品评、体验等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提高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王晶 《科教文汇》2013,(23):71-71,73
幼儿诗运用凝练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的语言反映社会生活,展示多彩的语言层面。我们尝试在语言层面的基础上,从意象层面和意蕴层面入手,挖掘幼儿诗被忽略的情感美、想象美、稚拙美和哲理美,丰富幼儿诗的鉴赏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