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赵瑛 《华夏文化》2000,(1):23-24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以改变传统史学模式、建立科学史学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新史学思潮,促使传统史学逐渐向近代史学迈进。与新史学思潮的主将梁启超、章太炎、夏曾佑等相比,刘师培的地位稍逊一些,但刘师培在1903年到1908年的一些史学著述却以其“识见之新颖与夫思想之超卓,  相似文献   

2.
中国史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部分,我们有责任研究它、守护它,使它的精神魅力更出色地展现在世人面前。那么,我们怎样来认识这个精神家园呢?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国家历史学界,“比较史学”(Comparative History)这个概念与“历史的比较研究”(Comparativestudy of History)经常相互混用。从史学理论和方法的角度讲,这两个概念有密切联系和近似处,也有细微差异和区别,并不完全等同。那么,究竟什么足“比较史学”。什么是“历史的比较研究”呢?  相似文献   

4.
章学诚与清代史学新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学诚是中国古代史学史上杰出的史学理论家之一.他用毕生心血结撰成博大精深的<文史通义>,以"六经皆史"为纲,以"史学经世"为宗旨,对清朝乾嘉时期盛行的考据学风进行了尖锐、全面的批判;在批判中建构了以"史学经世"为指归的新史学体系;<文史通义>及其编修的方志是他史学理论的生动实践;深悉社会现实、承继浙东史学、明辨器道关系是他史学勇气和史学理论产生的三大根源.  相似文献   

5.
日本就实大学人文科学部教授李开元先生今年在《史学集刊》第4期上发表了《解构(史记·秦始皇本纪)——兼论3+N的历史学知识构成》一文,阐发其“3+N”史学理论,于今日史学理论界有莫大的益处,将抽象的史学理论与具体的史学研究结合起来,实在是一种绝妙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何谓心态史学?“心态”一词原是17世纪英国哲学的产物,指的是集体心理学。但在20世纪初,由于受化人类学的影响,“心态”一词的含义在法语中就表示“原始后期”人们的心理,它是一种无意识的集体现象。心态研究被广泛的运用到历史领域,是随着年鉴学派的产生发展而萌生勃兴的。虽然心态史学在法国已经热闹了很多年,至今仍然没有人能对此作出明确而又被认为权威的界定。也正是由于它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7.
一、史学与文化的辩证关系 史学是文化的一个部分,同时又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这是史学与文化的一种特殊关系,也可以说是一种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8.
发展和繁荣地方史学研究 ,不仅是社会发展与进步对中国历史学提出的要求 ,而且也是中国历史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发展与繁荣地方史学研究 ,应当注意八个方面的问题 :锐意创新 ;紧贴现实 ;突出特色 ;百花齐放 ;放眼世界 ;联合攻关 ;造就名家 ;走向网络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注重历史传统的国家。早在原始社会时,就已出现史学的萌芽,最初的历史知识是通过瞽史口耳传承的。西周时,史官有了明确的分工,史巫分离。两汉时,史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东汉时出现了修史机构——兰台、东观,出现了史馆组织的萌芽,但未形成制度。  相似文献   

10.
《后汉书知意》是刘咸炘《四史知意》之一。刘氏博采众家,引证丰富,从史法和史识的角度对前人关于《后汉书》的研究进行史学批评和辨析,并对《后汉书》的篇体和识旨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本文以《后汉书知意》为考察对象,分析了《后汉书知意》的撰写原因和体例,从史学史角度探讨刘咸炘著史需明确史体,读史应察变观风重源流的史学观,从中可见刘氏的史学意识。  相似文献   

11.
汪涛 《华夏文化》2000,(2):17-19
史观是史学的灵魂和核心。中西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的发展中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史观。  相似文献   

12.
论明代蜀学家任瀚的学术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明代任瀚的学术、教育思想进行了初步研究,指出任瀚学术由博采百家到学宗程朱,最后“反求六经”,作为一种学术实践则由任瀚开其端。晚年尤精研易学,深有所得,为明代易学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任瀚工诗,诸体兼备,言必有物,体现其政治、史学等思想;其教育思想因人造就,注重实用。由此可见,任瀚是明代中期“蜀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3.
高强 《华夏文化》2002,(4):15-17
司马迁对中国史学的重大贡献早有定论,其民族思想也得到了关注和研究。然而,司马迁对汉民族形成的贡献却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一书中认为,“《史记》对汉族的形成,做了很多的工作”。下面我们考察司马迁对汉民族形成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关于学术,思想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看法。蔡元培先生说:“学是学理,术是应用。”(《蔡元培教育文选》第136页)而曹聚仁、蔡尚思、张岱年则认为国学就是中国学术,中国传统学术在近代分为哲学、经学、文学、史学、政治学、军事学、自然科学及宗教、艺术等。  相似文献   

15.
邵廷采是清初浙东著名的史学家,他的史学成就,被后世所公认。邵廷采的代表作《思复堂文集》的史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保存了大量明代及明清之际的史料,有助于明代及明清之际历史的研究;(二)勾勒浙东学术史,有助于学术史、地方志的研究;(三)人物传记富有特色,体例谨严,为史传写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16.
李娜 《世界文化》2009,(1):15-16
兰克(1795年12月21日-1886年5月23日),德国19世纪最重要的历史学家,也是西方近代史学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史研究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学术界热切关注的焦点。20余年的学科发展,以近代中国城市发展演变为主题的城市史学研究,先后完成了从个案研究到整体研究,从纵向梳理到横向比较,从单一学科到多学科审视的历史性跨越。一批颇有学术价值与影响的研究成果相继产生,并推动本学科向更高层次提升,向更广阔的研究领域拓展。这其中,由何一民教授主编的《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堪称是中国城市史学研究中的又一项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18.
黄仁宇以其深厚的历史功底、独特的视角以及流畅的运笔,撰写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史学著作,主要有《十六世纪中国明代的财政及税收》、《万历十五年》、《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地北天南叙古今》、《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中国大历史》以及《放宽历史的视界》等。他的书内容丰富,有趣味,少说教,可读性强,尤其是他所阐述的大历史观,让许多读者感到新鲜并受到启示。  相似文献   

19.
颜浩 《东方文化》2002,(3):73-81
1925年5月,女师大事件正处于因为几个学生骨干被开除而逐渐白热化的阶段。5月27日,几个女师大教员在《京报》上发表了《关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的宣言》,公开表示了对校方的强烈不满。联合署名的共有七个人,分别是马裕藻、沈尹默、周树人、李泰棻、钱玄同、沈兼士和周作人。宣言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异之处,倒是这几个人的身份很值得注意。除了担任史学系主任教员的李泰棻之外,其他六位都是任职于女师大国系。  相似文献   

20.
來新夏 《中国文化》2011,(1):189-191
1942年夏,我负笈京华,就读辅仁大学历史学系,始列陈垣先生门墙。陈垣先生为史学大家,时皆尊称援庵先生。入学后,历年得聆援庵师亲授《中国史学名著评论》、《佛教史籍概论》及《史源学实习》诸课程,获益滋多,为我一生从事学术工作奠定初基。援庵师著述闳富,所著《元也里可温教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