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晓维 《今日科苑》2010,(2):163-163
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作为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呈现下降趋势,大学生体育锻炼能力下降,体育锻炼行为受到不同因素度的影响和制约,这已是其影响学生体质的关键原因。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意识形态的改变、科技发展的负面作用、学生怕脏、怕累的观念、体育基础设施不足、体育锻炼养成及指导不规范不系统等都是影响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原因所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观念,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内江科技》2019,(12):78-80
以调查了解在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现状为前提,提出体育锻炼行为的内化策略,为促进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增进体质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采用问卷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进行调查,通过文献查询梳理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男大学生能实际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为39.0%,长期坚持锻炼的比例为16.4%;女大学生实际参与体育锻炼的比例32.8%,但能坚持长期锻炼的比例仅2.7%。根据体育锻炼行为转变阶段理论,提出不同体育锻炼行为转变阶段心理内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周博 《科教文汇》2010,(3):144-144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进行研究,分析了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状况,并归纳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研究发现,在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状况下,高校大学生的体质却日趋下降,而认识不足、教育观念的限制、场地器材的制约、体育锻炼的影响、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大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进行研究,分析了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状况,并归纳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研究发现,在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状况下,高校大学生的体质却日趋下降,而认识不足、教育观念的限制、场地器材的制约、体育锻炼的影响、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大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西藏地处高寒的青藏高原,空气稀薄,氧气不足,条件较为艰苦,要适应艰苦的工作环境,良好的体质健康状况是基础,不容忽视。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探讨藏族大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及纾解路径,认为不良的饮食、卫生习惯和作息规律;对体育锻炼认识、场地器材不足以及社会发展、经济进步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影响藏族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因素。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社区等的共同努力,为藏族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增加营养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及卫生习惯,利用课堂、网络等开阔锻炼视野;增强体育价值观的培养,逐步提高体质健康水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  相似文献   

6.
人的行为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自身的主观意识和主观思想倾向.高校大学生作为一个有充沛精力的高智群体,在行为上有其独特性和规律性.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就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取向进行调查分析,为指导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工作:引导学生向良好的终身体育习惯作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论文采写目的:了解大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为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三所驻河北省保定市高校的102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保定市不同性别大学生对参与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影响和对参与体育锻炼必要程度的态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如何看待体育锻炼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男生喜欢体育锻炼的构成比高于女生。结论:各高校相关部门应当从改善大学生尤其是女生看待体育锻炼的态度着手,从而全面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加强体育锻炼并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练就健康的体魄,是当代大学生融入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然而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就此提出几条建议及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改善这种现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9.
金昱 《内江科技》2009,30(3):161-161
为进一步了解高职学生体质状况、体育锻炼习惯及两者的相互关系,对本院不同年级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体育锻炼习惯存在较为明显的年级差异,35.5%的学生有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特征,64.5%的学生不具备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特征。分别对这两部分学生的体质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具有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学生体质状况明显好于另一部分学生。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的课堂行为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而课堂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则制约着课堂管理与学生自身发展。本文以Q大学为例,进行专题问卷调查,总结出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对策研究,从而促进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趋向规范,课堂秩序良好运行,并以相应对策为高校课堂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阳光体育活动"下,学校有组织的运动干预对大学生体质影响的效果,并为大学生的科学健身提供"量化"指导。方法:对实验组实施有组织的运动干预;另在本校2008级学生中随机抽选男女学生各60名作为对照组,不实施有组织的运动干预。实验期为1年,以对比、验证学校有组织的运动干预对大学生体质影响的效果。结论:"阳光体育活动"下学校有组织的运动干预对增强、改善大学生体质有显著效果,能有效提高大学生体质的健康水平,并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崔权明  肖战勇  张文婷 《科技风》2023,(35):159-162
学校对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从多年来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结果来看并不理想。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本研究在对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体育锻炼意识、优化体育教学、运动APP、教务管理、体育场地建设六个维度进行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策略,以此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的独特功能。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7,(24)
提高大学生课上体育锻炼的兴趣,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得大学生树立良好健身与锻炼习惯,锻炼行为更加科学。本文运用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对沈阳师范学院的大学生课上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总结影响大学生参与健身活动的原因。针对表现出的问题结合大学生课上锻炼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培养民办高校大学生良好体育行为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海莲 《内江科技》2009,30(6):47-47
通过研究大学生的体育行为,了解其行为的特征及影响学生体育行为的各种因素,有效地把握和合理地运用激励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营造培养大学生良好体育行为的对策,提高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和群体活动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黄娟 《内江科技》2013,(12):152-153
培养大学生在余暇时间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大学生余暇体育的质量,是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关键。学校是学生进行余暇体育锻炼的重要场所,探讨学校提高学生余暇体育质量的方法,是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高校女生体质健康状况逐年降低,已成为制约国家竞争力稳步提升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文件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制约高校女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的因素有:自身对锻炼需求的积极性不高,缺乏相应的组织引导及场地设施的严重匮乏等因素。笔者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旨在激发高校女生参与体育锻炼,真正的将全民健身落到实处,让更多高校女生受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进行比较,分析影响体质的因素,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健康教育和大学体育科学开展。方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结果:“减轻压力、调节情绪;提高运动能力;防病、治病;专业需要”是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惰性;学习忙、缺少时间;缺乏指导、缺乏场地设施”是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障碍;结论: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学校应在改善非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方面采取积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刘勇 《科教文汇》2013,(15):99-99,101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逐渐加快,许多大学生由于个人健康意识不强、生活习惯不科学等原因导致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让人担忧。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加强体育锻炼,为自己的学习和日后的工作做好身体准备,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健康。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重点分析了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以及通过体育教育提高身体素质的途径,以期为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提供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校体育教师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终身体育的含义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内涵,就如何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进行研究,认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在师生关系的处理方面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来调动学生学习和锻炼身体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引导大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养成终身体育健身的习惯。  相似文献   

20.
根据学校体育目标,针对学校体育“重课内、轻课外”现象,提出创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利于确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实现自我价值创造良好的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兴趣开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育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和思想品德,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