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0 毫秒
1.
有人说过,一个不重视读书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读书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读书的学校,是一个乏味的学校……我想,一个不重视读书的语文教师,也是一个不合格的教师。  相似文献   

2.
老师的嘱咐     
《初中生》2010,(1):58-58
有个不成器的读书人,要送儿子去读书,特地请自己过去的老师嘱咐几句。老师想了想,写了一副对联: 好读书时不好读书 好读书时不好读书  相似文献   

3.
    
毛伢子说,我不读书了。 木根一听,火冒三丈,立马抄起屋旮旯里的一把笤帚,在毛伢子的脑壳顶上晃一晃,咋?你个兔崽子不读书了?小小年纪不读书你能干嘛?  相似文献   

4.
读书的癖好     
那么,一个人怎样才算养成了读书的癖好呢?我觉得倒不在于读书破万卷,一头扎进书堆,成为一个书呆子。重要的是一种感觉,即读书已经成为生活的基本需要,不读书就会感到欠缺和不安。  相似文献   

5.
读书偶感     
读书于我.是一种诗意的生存状态,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一种温暖的生命体验。一天不读书,就会有饥饿感、寒冷感、窒息感、憔悴感、孤独感。读书就是打通精神经脉的良药。一日不读书.自惭形秽:三日不读书,怅然若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最近温总理在“世界读书日”发出全民读书的号召,他指出,“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纵观世界发展史,读书与一个民族发展、兴衰息息相关。列宁说过,一个充斥文盲的国家,是建不成共产主义的。我们可以换句话说,一个不读书的国家,是无法建设小康社会的。  相似文献   

7.
一起读书吧     
<正>我始终反感"教师不读书"之结论。很多年前,在一份著名教育期刊上,读到一篇著名教育学者的文章《教师为什么不读书》,不免悻悻然。或许的确有不少教师不读书,但是如此堂而皇之用全称判断来指责"教师不读书",未免欠妥。在我工作二十年间,我接触过很多热爱阅读的教师。甚至有些教师痴迷读书,在家中坐拥书城,平时也手不释卷。读书,已成为这些教师的生活常态,如呼吸般自然。  相似文献   

8.
时下。读书之风实在不敢恭维。浮躁短视的社会心态,短平快的工作节奏,使得静心读书的时空窄之又窄,教书人的读书状态亦然。其实,读书之于教师怎么说都不为过。有人说,一天不读书,自己知道;两天不读书,同事知道;三天不读书,学生知道。显然,教师只有不断读书才配以读书人的身份走上教书的讲台,也才会有与孩子们对话的底气。  相似文献   

9.
最近,看了著名作家冉云飞的一篇文章《教师与读书》,他在结尾说道:“不少人做教师而不读书,在中国已是公开的秘密。”“当一个国家的教师不爱读书.已不是新闻的时候,我只有仿用一句联想的广告语:教师不爱读书,学生将会怎样?国家将会如何?”这决非作惊人之语,教师不读书,不是公开的秘密,而是既在的事实!  相似文献   

10.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前一段时间的疏于读书,让自己有了下笔局促、口中语涩、面目可憎的感觉,真不能不读书。不断地读书学习,借助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来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我们才会发现平时自己对很多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运用依然是浅薄无知的,完善与修正后,才有可能开始  相似文献   

11.
读书的厚度决定人的高度,读书的效度决定人的深度。"一个人不读书,必将受到命运的惩罚;一个民族不读书,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从小处说,读书是为人的生命奠基;从大处说,读书是为民族的兴旺发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的问题,归根到底是  相似文献   

12.
“不动笔墨不读书”郑日金提起读书生活,许多人都知一古谚俗话:“不动笔墨不读书。”这里的“动笔墨”,不知读友您是怎样理解的,我总觉得它是一段步步登高的台阶。回头望,我还只是登上了三级。童年好奇———“不画记号不读书”记得童年受当教师的父亲的影响,读书时...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曾说过:“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因此,所谓阅读意识,其实就是一种阅读的习惯,一种想读书、找书读的本能。  相似文献   

14.
愿意读书、喜爱读书的人,一年四季都是读书的好时节。宋代大学问家翁森就写过《四时读书乐》,春天是“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夏天是“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可是,不想读书、懒得读书的人,一年四季都有不读书的理由,一首打油诗是这样写的:“春季不是读书天,夏季炎炎正好眠,秋日蚊虫冬日冷,收拾书箱好过年。”  相似文献   

15.
<正>读书是一种修养,读书能明理,读书能修身,读书能养德。为此,教师要读书,教师必须读书。教师只有把读书视为一种习惯时,才能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也",才能用现在的知识,培养好未来的人。优秀的教师就是在读书中成长起来的。一、读书是教学的需要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扪心自问:教书,没有"书"教什么?不读书怎么教?多少教师任教很多年,有的到退休都没有多大的改变,为什么?答案不言而喻,那就是因他们不读书或者读书少,因而,他们只能机械地重复工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个人不读书要受到命运的惩罚,一个民族不读书要受到历史的惩罚。”读书,不仅仅要成为一个人生活中一项重要的活动,更要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相传明代著名文学家徐渭,晚年曾撰写过一副令人费解的奇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乍看此联,上下联一样,何以成对,不可思议。其实,认真思考,便知  相似文献   

18.
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师首先就要知读书、会读书、爱读书,把读书作为教育生活的一部分.2007年,本刊曾登载一篇反映教师读书状况的文章,一位教育局老局长在谈及教师不读书、读书少的问题时颇为担忧.教师如果不想挤出时间读书、不能静下心来读书,又怎能培养学生读书、乐读书的良好习惯呢?  相似文献   

19.
一、营造阅读氛围 每学期初布置教室时,我都会在教室四壁张贴关于读书的标语,如“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多读书”、“黑发不知勤学旱,自首方悔读书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等。  相似文献   

20.
◆不跪着读书,不迷信权威。带着审视的目光去读书,是主动的、认真的、深刻的、有效的阅读。◆读书的过程,其本质是一种探究性过程。学生参与读书的最高能力层次是研究性和创新性学习,最高精神层次是情感的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