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言传"和"身教"是最常见的教育方法,"身教"强调以教育者亲身实践的行为示范来进行教育。教师劳动的示范性,要求重视"身教"的作用。在语文教育中实行"身教语文",有利于为学生树立行为榜样,促进知行合一,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教学相长。语文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完善自我人格,保持积极的情感态度,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发挥"身教"作用,以实现"身教语文"。  相似文献   

2.
"身教重于言传"是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的名言。虽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离不开言传,但它毕竟只是理论方面的东西,其效果是有限的。言传身教,以身示范,是作为一个教师教育学生,父母教育孩子必备的素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觉得很多时候身教比言传的确显得更重要。  相似文献   

3.
余美兰 《学子》2016,(1):23
<正>俗话说:言传身教。可见教师的言与行对学生的影响力是多么重要。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权威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关乎着学生的成长,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但是言传与身教比较起来,言传是外在的,是容易做到的,而身教是内在的,比言传做起来难。因此就有了口是心...  相似文献   

4.
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初中英语教师一定要有一颗爱生之心,用无私的奉献精神来关爱每一个学生,身教胜于言传,还要用榜样的力量来了实现情感教育。教师要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师生关系,从而更好地促进情感的沟通教育。情感教育还要延展至课外,发散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全方位地实行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是教师,更是女儿。捐肾救父的女教师韩瑜,用她的实际行动让全国人民接受了一次心灵道德的洗礼。作为教师,不仅要以自己丰富的学识去教育学生,更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的高尚品德来影响学生。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何为身教言传?人民教师韩瑜不但为我们教师树立了榜样,还给学生作出了示范。  相似文献   

6.
李飞 《教育探索》2021,(3):20-23
言传身教作为一种启蒙,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言传与身教是一体两翼的关系,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家长的言语表达、示范与榜样作用促进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只有言传与身教相互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家长的模范和“重要他人”的价值.受到网络与新媒体的影响,家长漠视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责任转移、过于注重技术取向、言行不一等问题也成为阻碍家庭教育健康发展的“瓶颈”.为更好地在家庭教育场域内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家长言传应遵循一定的原则,身教应重在以身作则与潜移默化,在情境思维下促进言传与身教的相互玉成.  相似文献   

7.
季艳婷 《山东教育》2010,(11):16-17
教师的言传身教时于学生的影响非常深刻.教师良好的个人魅力和行为习惯能熏陶和感染一批又一批学生。相对来说,教师的身教重于吉教。可是在教育教学实际中.教师注重的或者说进行的大都是言传,对于身教,二些教师不太在乎,或者说有身教的意识,没有身教的行动,我们的教育无形之中就削弱了很多力量。  相似文献   

8.
言传身教是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的实践方面的要求。在以往我们教师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往往是言传方面的工作做得比较多,而身教方面的要求常常被我们忽略。然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需要教师的身教的。教师的身教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通过加强教师的仪表修养、加强教师的举止修养、加强教师的风度修养、加强教师的纪律素养和教师的法律意识来提高教师的身教。使教师的身教成为学生成长的阳光。  相似文献   

9.
学校是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对于教师来说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又必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既要讲究言传,更要注重身教,为人师表。教师对学生教育的方式尽管很多,但概括起来是“言传”和“身教”两种。通常情况下“言传”常为人注重,而“身教”则往往被人忽视。事实上“身教”的作用远远胜过“言传”。俗话说的“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就是这个道理。为什么“身教”有如此巨大的作用呢?这是由受教育者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所决定的。青少年模仿能力较强,对周围的一切非常敏感,教师的思想品德、工作作风、待人接物,甚至一颦一笑、举…  相似文献   

10.
小学班主任“十忌”●内蒙古李瑞芳一、忌重“言传”,轻“身教”。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方式概括起来只有“言传”与“身教”两种。从某种意义上说,“身教重于言传”。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班主任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不重视“身教”...  相似文献   

1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重视家庭教育,父母要"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传",家长要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一是自己要以身作则,二是要像春雨一样,润物无声,使孩子不知不觉之间得到熏陶。  相似文献   

12.
言传身教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教师要突出语言的纯洁性和行为的完美性,注重言教与身教的统一,要讲究言传的艺术性和身教的规范性,做到言教和身教的示范与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我校举行了“家教论坛”活动时。一位嘉宾在回答(你是怎么教育子女的?)时说“:其实,我对孩子根本就没有进行教育,我也不知道她怎么就具有那些所谓的‘优点’。”奇怪!不教育,孩子怎么就成了同学的榜样,怎么就成了老师心目中的“宝”?当仔细看这位家长时,我顿时发现,她孩子的言谈举止与她简直就是出于一个模型。我想:这个家长其实就是无形的教育资源,她其实施行的是一种“无声教育”!身教重于言传,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现在家长往往更注重言传,教育孩子什么要做,什么不能做云云。有的心平气和,循循善诱,有的脾气暴躁、大声呵斥。前者,孩子也…  相似文献   

14.
关于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高校教师这一社会群体,既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文化探索的神圣职责,又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责任.前者着重于言传,后者偏重于身教,言传、身教都很重要,二者须相辅相成才能培育出德才兼备的人才.因此,教师除了学识渊博,还应当具备必需的职业道德,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须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5.
师德是一门学问,是一种付出,良好的师德要做到为人师表,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孩子;关注孩子,以自身的爱心感染孩子;引导孩子,以平等的方式帮助孩子。教师教育学生既要言教,更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教师必须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具有优良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相似文献   

16.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家庭教育存在三个误区:认为教育孩子就是对孩子进行智的教育;家长言传多于身教;对孩子物质要求的满足超过对孩子精神需求的关注.应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即发挥家长良好的榜样作用、良好的教养方式的作用和良好的家庭氛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红娟 《考试周刊》2010,(7):232-232
教师的魅力就是学生基于教师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染力而产生的对教师的一种积极情感。这种情感的表现方式是喜欢、钦佩甚至崇拜,希望自己今后成为那样的人。言传固然重要.但身教更难得,班主任只有以高尚的师德、超人的才情、浓厚的学识给学生树立公正、博爱的人格形象,才能教育、引导、感染学生,才能使自己所管理的班级团结向上,朝气逢勃。  相似文献   

18.
一、榜样教育策略:身教胜言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为孩子的做人做事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认识观点、态度及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些家庭的教育活动中,孩子更多的是从家长组织、设计的活动本身受到教育,例如父母为了增强孩子的体质,鼓动孩子去登山;而在另外一些家庭的教育活动中,孩子更多的是从家长的言行中获得教益。教育孩子不要说谎,首先自己要诚实守  相似文献   

19.
面对加入WTO带来的种种挑战,中国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职业教育来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职业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要始终贯穿于整个职业教育的过程之中。一、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树立良好师德形象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必须遵守的各种道德规律的总和,其核心成分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古人云:“身教重于言传。”这就要求教师以自己崇高的人格形象为学生树立榜样:一是教师日常表现出来的事业心和忘我工作的精神;二是教师诚实守信…  相似文献   

20.
课余闲谈时,常常听到老师们埋怨:"现在的学生真难教,老师苦口婆心说的一大堆道理总是听不进去,明知故犯。"究其原因,其实是老师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犯了个大错,那就是光顾"言传",却忽视了"身教"。常言道:教书育人,要言传身教。言传,即通过语言来教育学生,使学生明白事理;身教,即以行为举止来影响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