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强 《宁夏教育》2013,(4):59-60
运动使人健康,运动使人阳光,运动使人豁达,运动使人快乐。可是,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却悲哀地看到:学生越来越不爱上体育课。如何让快乐走进课堂,如何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体验快乐,如何让学生爱上体育课,应该是我们体育教师深人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体育课,我们没有真正认识到它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初中体育教学比较随意,我们对体育教学没有什么高要求,导致教学质量不理想。本文所要讨论的是如何优化现有的教学模式,让体育课成为受学生欢迎、让家长放心、使教师满意的科目。学生应该在体育课上快乐地学习体育知识,获得运动技能,并有效地锻炼身体。那么该从何做起,才能让体育教学变得更优质呢?这一问题的答案不尽相同,因为每个地区、每个学校的教学情况都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3.
<正>编者按:学生军训病倒者众多,学生长跑后猝死,多所学校取消运动会长跑项目……越来越多触目惊心的报道让我们震惊于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状况,肥胖、抑郁、孤僻,各种生理和心理问题困扰着青少年。一方面是全社会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体育教师"不敢上、不让上、不会上"体育课。体育课怎样成为教育?体育课应该怎么上?本期《专题策划》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新课程标准更强调对学生的兴趣的培养,即让学生在体育课上高高兴兴地上课。这个要求的初衷是好的,但长期以来,体育教师对这个要求产生了误解,在体育课上一味地强调兴趣,学生在体育课上过于轻松,体育课成了玩的课,学生没有竞争意识,运动没有强度,更谈不上什么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是一门行为学问,需要从多方面做好建设工作,体育课堂更甚,把体育课中硬环境的建设做好的同时,教师要为学生创建合适的软环境,给学生搭建一个交流切磋的平台,让教师导航、学生摆渡的船儿能自由地航行在浩瀚的学海之中。  相似文献   

6.
目前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笔者从应试教育、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体育场地、器材的配备情况以及体育老师几个方面对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影响得出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主要是由这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要杜绝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这种现象发生就应该找出以上几个方面多学生的影响,让学生真正的喜欢体育课。  相似文献   

7.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以往放羊式的教学模式或者是教师强制性训练的模式只会让学生越来越不喜欢体育课,最后,导致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越来越多。所以,为了改变这一状态,教师可以借助游戏教学活动来重新激发学生的体育课参与度,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游戏活动中提升身体素质。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体育课堂应该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这样才能确保体育课堂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本文我们对如何在游戏化的体育课堂中进行差异性教学进行论述,以确保学生在高效、自主的体育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处于懵懂期,也是成长期,应该注重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体育锻炼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身体健康来说非常重要,如何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积极地参加体育课上的各种活动?教师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如何使用体育教学中的激励技巧?就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校园体育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体育课不仅能起到让学生强身健体、掌握运动知识技能的作用,还对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有重要意义。但是现在很多小学生都对体育课不感兴趣,虽然喜欢运动,但是一提到体育课都纷纷提不起兴致。如何让体育课变成学生运动的乐园,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这是体育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该文就如何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进行分析,希望能给广大教师带来一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体育课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让学生不再对体育课望而却步,不是每天枯燥地跑步,练广播体操。学生积极地参加运动,正好也可舒缓高考带来的压力,放松时刻绷紧的神经。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与时俱进的,当前的教育必须顺应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思路,体育课也是如此.作为学习的初级阶段,小学生活对小学生一生的成长和健康发展意义非凡,所以,在小学阶段,我们应该加强对小学生的体育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快乐地上体育课,开心地锻炼身体. 所谓"快乐体育"就是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课上体验到体育的魅力和运动的乐趣,能够在课上乃至课下积极自主地进行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通过体育课,激发起他们运动的潜能和锻炼身体的欲望,从而让他们能够终身积极主动地锻炼身体,长大以后身强体健,拥有强健的体魄.  相似文献   

12.
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工作。体育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就能直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就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常态体育课的积极反思意义更为重大。要让常态体育课真正成为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基础平台,让更多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3.
秦健 《广西教育》2011,(28):64-64
小学生天性好动,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上体育课的人群。但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些小学生却不喜欢上体育课。其实,他们并不是真的讨厌体育课,而是对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感到厌倦。儿童天性喜欢游戏,在小学体育课上,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町以有效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让体育课堂教学更有效。  相似文献   

14.
胡淑贤 《孩子天地》2016,(6):186-187
学生本身是喜欢体育课的,但由于传统体育课的教学形式单一,无新意,使学生越来越对体育课不感兴趣。但是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体育课要改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体育课中能感受到快乐,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能让学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喜欢上体育课。  相似文献   

15.
<正>体育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特点,体育教学就更像是一种艺术。体育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既能够让学生获取一定的体育运动知识,又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培养学生锻炼的意识,增强学生体魄,丰富学生情感。近年来体育课对学生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尤其是在小学,不少体育老师说,体育课越来越难教了,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小学生做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是非常投入的。那么,我们由此就可以知道,学生并不是讨厌体育  相似文献   

16.
朱颖 《广东教育》2005,(7):47-47
新课标的提出,使得现在的小学体育课与传统的体育课有了很大的区别。新的体育课,更主要的任务是要锻炼学生的身体,愉悦学生的身心。所以,我们更要积极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也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下面就自己在教学中的实验与探索,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十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我越来越认识到:体育课中的激励教育无处不在,而且它对协调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在体育课中,应该如何恰到好处地运用激励教育呢?  相似文献   

18.
<正>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基础,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让学生掌握技能和习惯,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锻炼质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我们更重要的目标,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好的基础。一、让所有学生爱上体育课我上体育课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为宗旨,以新课标为基础,融入趣味性、游戏性,让所有的学生爱上体育课。  相似文献   

19.
受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课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对于非常好动的小学生而言,体育原本应该是他们最喜欢的科目,因为小学体育课中有许多他们满心欢喜、全身心投入的游戏。但是由于近年来片面地追求升学率,体育课堂失去了它原有的活力,因此,让体育课能吸引学生,从而成为小学生的乐园,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前,很多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不敢让学生做高难度、高强度的运动,怕的就是学生有意外伤害,原因是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更要多渠道地训练和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健康发展。训练学生身体素质的方法有很多种,在校内除了体育课上加强训练,课余也可以开辟更多的渠道来进行。课内,教师要把各项活动开展起来,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活动,切实把学生的体育训练落实到实处,这样才能逐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