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沙尘暴及其治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大范围发生在我国北方的沙尘暴与内蒙古草原沙地草地的生态退化有直接关系。长期以来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掠夺性利用造成了沙地草地的退化,即人为原因是主要的,而自然的原因是次要的。在沙尘暴的治理方面,关键要解决自然生态系统恢复演替中牲畜的压力,大面积的土地可借助自然力恢复。文章针对沙尘暴问题产生的原因、治理途径、森林在其中的作用、自然力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文章提出在生态建设方面,要严守底线,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强森林、草原、湿地、沙地沙漠、水土流失治理力度,使生态效益最大化,落实绿色发展,让内蒙古大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蓝天永驻。  相似文献   

3.
造林,绿化荒山、沙地,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有效手段。森林可以蓄水、保土。在浓密的林子里,一次大雨,树冠和树干可以截留雨水,海锦性的落叶层可以吸收水分,林木的根系可以分解水流,土壤可以保持水湿,其余流出的是滤过的清水,不致于侵蚀和泛滥。森林同时也是“内陆海洋”,它有增加雨量的功能。根据苏联科学研究:森林地区的雨量要比无林区雨量多23%;一公顷的森株一年内可以从地下吸收100—300万公斤的水分蒸发到天空中,如同无数个天然喷泉一样。  相似文献   

4.
周建  张凤荣  晨光  徐艳 《资源科学》2015,37(3):458-464
本文在利用遥感解译数据对1990-2010年科尔沁左翼后旗沙地面积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沙地面积与人类活动因素、自然因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0年来沙地面积总体上呈减少趋势;人类活动因素与沙地面积变化存在负相关性,说明耕地和牲畜数量的增加并未对沙地面积变化造成很大的影响;秋冬季节的最大风速起沙风天数、夏季的最小相对湿度总和、夏秋季节的平均相对湿度总和是沙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以上分析,认为科尔沁左翼后旗在治理和利用沙地过程中,固沙植被的选择应当以耐干旱且耗水量较少的草本或沙柳等灌木植被为主;维持现有的禁止放牧、牲畜圈养、禁止砍伐等政策措施以对人类活动进行约束。本研究结果对进一步巩固沙地治理效果、合理利用沙地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沙地水分性质及其对造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斌 《科技风》2012,(12):195
沙地水分对沙地地区的植物成长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所以,有必要对沙地水分的性质以及对植物的成长的影响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提高沙地植树造林的能力,本文在分析沙地水分的性质的基础上,分析了沙地水分对植物成长影响,提出了一些沙地植树造林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沙地桑产业概念、黑龙江省西部沙地桑产业发展现状和空间及沙地桑产业前景分析的论述,得出我省西部地区发展沙地桑产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结论,因此应加快推进沙地桑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沙地樟子松造林技术已经在我国的毛乌素沙地、科尔沁沙地获得成功.但樟子松大苗在沙地特别是在城镇周缘沙地造林技术还尚属空白.本文结合伊金霍洛旗阿腾席勒镇新区绿地建设,对樟子松大苗沙地造林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与分析,并从苗木规格、整地、起苗、栽植直至栽后抚育管理进行技术总结,旨在为今后樟子松大苗在沙地中的推广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大众科技》2009,(12):4-5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科技人员在沙地植物多糖高值化研究方面获得重要进展,既有效利用了沙地资源,又对保护沙地生态环境、拉动沙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植被篱盖度与沙地固定稗度及其相关事件二十世纪以来,国内外沙漠科学的研究取得许多非常重要的成果。其中,植被覆盖度与沙漠(地)固定程度的关系为国内外学者多年研究并被广泛应用的成果之一,即流动沙地小于10%,半流动沙地10%~25%,半固定沙地25%~40%,固定沙地大于40%。  相似文献   

10.
泰来县风沙区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阳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6):267-267,160
本文总结了泰来县土壤风蚀区沙地治理开发的几种模式,探讨不同沙地类型的防治措施和治理方法,为防治土地沙化和沙地治理提供了治理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了泰来县土壤风蚀区沙地治理开发的几种模式,探讨不同沙地类型的防治措施和治理方法,为防治土地沙化和沙地治理提供了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2.
吃人的沙地     
荒凉的非洲充满了神秘,更充满了危险,一队人马走着走着,突然一个人"扑通"一声,陷进沙地里,只见溅起的沙柱就像水柱一般高,而陷进沙地里的人早已不见影踪。之后那溅起的细沙柱落下,沙地又平复了下来。其他人惊恐得不敢挪动脚步,稍微清醒之后,有人想到可能是流沙吞噬了同伴。但令人诧异的是,流沙"吃人"从不会溅起沙柱,而这里的沙地简直就像水池一般,投入石头,竟然会溅  相似文献   

13.
高东课  叶强 《中国科技纵横》2011,(15):119-119,128
樟子松具有耐寒、耐旱,耐贫瘠的特点,在固定半固定沙地表现良好。在沙地生长良好。应用50cm以上容器大苗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明显高于3年生苗,且高生长量较大,在榆林沙区造林中是最适宜的针叶树种,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沙地植被由于特殊的生境与植物组成,形成独具特色的沙地草场。呼伦贝尔草原有454.9万亩沙地灌木、半灌木丛生禾草草原草场及389.2万亩沙地丛生禾草草原草场,分别占呼伦贝尔盟天然草场总面积的4.38%和3.7%。本文根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持的呼伦贝尔盟草场资源考察的资料,概括地介绍呼伦贝尔盟沙地植被资源及其草场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鄂尔多斯沙地草地生态研究站(以下简称“鄂尔多斯站”)自建站以来,针对我国沙地草地荒漠化严重的问题,以沙地草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各个层次上对草地沙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和机理进行长期定位研究,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荒漠化防治与环境治理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示范。30年来,鄂尔多斯站基于长期监测、野外调查和长期控制实验,揭示了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下沙地草地生态系统的过程变化和稳定性的维持机制,引领了沙地植物生态学的研究,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主要贡献包括:(1)揭示了沙地植物对环境的多样适应对策;(2)阐明了植物性状间耦合关系与生物多样性的大尺度变化规律;(3)探明生物/非生物因子对沙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调控机制;(4)开创性提出荒漠化综合治理的“三圈”范式,推动了区域可持续发展。为我国沙地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和生态生产功能提升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我校以沙地文化为背景,借助沙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展行动德育的实践研究,用质朴的地方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提升人们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7.
利用MSS、TM、ETM、CBERS—1数据对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进行沙地演变的动态研究,取得了该地区30年来的一些变化规律和现状特点,对沙地的进一步治理提出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因研究区、研究数据、研究时段选择不同,浑善达克沙地的植被演变认识存在学术分歧。沙地腹地和边缘交错区的植被如何响应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有待厘清。【方法】本文设置戈壁风蚀荒漠区为背景区,将沙地及周边区域分为沙地核心区和4种过渡类型区,基于长时序GIMMS NDVI3g v1.0(1982—2015年)数据集,结合气候、灯光、人口和畜牧业数据,分析了核心区及生态交错区植被物候、NDVI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发现:(1)沙地植被物候存在地带性差异:植被返青期(SOS)由东向西推迟,枯黄期(EOS)由西向东推迟,生长期(LOS)介于158~196 a之间,区内地带性差异达到38 d。(2)沙地植被增长率具有空间差异性:浑善达克沙地NDVI整体以0.00021/10 a的速率增加但不显著,各区NDVI增长速率有差异,最低增速与最高增速相差17倍。浑善达克沙地有向西、向南扩张,向东、向北收缩趋势。(3)沙地气候呈暖干化趋势:34年来气温以0.3℃/10 a的速率波动上升,降水以-14.0 mm/10 a的速率波动下降,各区植被对气温的敏感性高于降水。(4)沙地植被变异系数...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丰田沙地合理开发治理实例,总结了沙地治理上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并对治理后产生的效益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20.
樟子松属阳性树种,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的特性,是沙地造林的先锋树种.在流动、半流动沙地上栽植樟子松一般采用3年生以上的容器袋装苗随整地随造林,严格遵循“三埋两踩一提苗”的原则,栽植后及时灌水,在樟子松栽后第一年越冬期间,为保护幼树免受动物啃伤、防止生理干旱,应及时对3年生幼树进行压防寒土,对5年生营养钵大苗,在秋末和冬初要进行套篓加以保护.沙地樟子松造林技术为沙区造林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