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明确小草湖西山窑组煤系烃源岩的发育特征及资源量,根据钻井资料和地球化学分析数据,对西山窑组煤系烃源岩进行评价,应用ΔLogR技术对烃源岩纵向评价,明确研究区有效烃源岩展布,在此基础上计算生烃强度,并结合多图叠合发圈定有效生烃面积进行预测J2x资源量.结果表明:由泥岩和煤有机质类型分别为Ⅱ2-Ⅲ型、Ⅲ型;暗色、炭质泥岩均为中等—好和煤为差烃源岩,处于成熟阶段;J2x石油和天然气预测资源量分别为66.05~106.4(106t)、254~401(108m3).通过多因素综合分析小草湖地西北部区将是下一步天然气勘探重点区域.该研究对下一步明确小草湖地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我国油页岩/中—低熟页岩油的资源潜力巨大,建立准确的描述油页岩原位热解的化学反应模型是实现油页岩原位开采的关键技术之一。国内相关研究大多借鉴现有的总包反应模型、平行一级反应模型、串联一级反应模型等,并且大多都是对总转化率的预测,不适用于油页岩原位加热开采产物预测。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该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油页岩原位加热开采的产物产率预测的生烃动力学模型:首先,基于生烃理论,构建连串平行一级反应产物产率数学模型;其次,开展黄金管封闭体系生烃热模拟实验;最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初步构建生烃反应路径模型,并对待定参数进行标定计算。所构建的模型能准确描述油页岩原位热解生烃反应过程,对产物产率进行预测,对油页岩原位热解开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渤海湾盆地东部惠民凹陷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的煤系烃源岩的生烃潜力评价问题,为了从多方面综合研究以揭示区内发现具有工业价值的煤成气藏并显示出良好的煤成气勘探潜力的原因,通过对煤系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结合黄金管封闭体系高温高压生烃热模拟及烃源岩热演化史数值模拟,对区内煤系烃源岩生烃潜力及生烃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层系中不同岩性的有机质丰度差异较大,其中煤岩显示出中等-较好的烃源岩等级;有机质类型以高等植物来源为主的Ⅱ2-Ⅲ型有机质类型为主;有机质热演化程度受控于区域内构造特征的变化,从低熟-过熟阶段均有分布。此外,封闭体系生烃动力学特征表明,区内煤系烃源岩烃类产率较高,单位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 TOC)中的最大液态烃产率和气态烃产率分别超过90 mg/g和180 mL/g。结合烃源岩热演化史模拟结果得出,研究区内煤系烃源岩晚期二次生烃潜力较大,二次生烃产率约占总生烃产率的40%~50%,显示出良好的晚期二次生烃潜力。  相似文献   

4.
使用傅里叶红外和显微傅里叶红外对神东原煤及神东显微组分镜质组进行了测试研究,考察了使用等密度分离法分离显微组分时,溶剂对煤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牛肉为原料,生姜汁为嫩化剂,研究其对牛肉的嫩化效果.对生姜汁添加量、浸泡温度、浸泡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并通过L_9(3~4)正交试验对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生姜汁嫩化牛肉最佳条件为:生姜汁添加质量分数为6%,浸泡温度为30℃,浸泡时间为80 min.对生姜汁嫩化牛肉的影响因素次序为:浸泡时间浸泡温度生姜汁添加量.通过对牛肉持水力和质构的测定结果分析,表明生姜汁能显著提高牛肉的嫩度.DSC测定表明生姜汁处理后牛肉内的蛋白质性质发生了变化.电镜观察表明生姜汁处理后的牛肉肌原蛋白被分解,肌原纤维断裂,肌肉纹理较细腻,断面较光滑,肉的结构组织被破坏,说明生姜汁对牛肉有一定的嫩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生本教育以它实践的有力回答,理论的继续深化给了笔者极为深刻的印象。本文是笔者在对生本教育已有认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生本教育的一些感悟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3119份(来自独立网络终端2398份)匿名问卷和某高校某年级连续四个学期生评师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学生对生评师工作的看法,对教师教学最关注和最讨厌的因素,并重点研究影响评教过程的因素,对已有生评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影响生评师结果的因素,匿名评价、实名评价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提出有效对策,确保评教实效,达到以评促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学业情绪是影响初中语文学目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在对学业情绪的概念,初中语文学困生学业情绪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消除初中语文学困生消极学业情绪的一些具体举措,希望能帮助他们增加积极健康的学业情绪,提高其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语文成绩,帮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影响下,在教育教学中也开始积极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实现生本教育的理念。对生本理念引导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口头评价属于过程性评价,它是在初中思品课堂教学中,师对生、生对师、生对生的瞬时的、即兴的、即时的、即地的一种评价。在教学中,我们提倡激励性口头评价。“激励性”既是一种评价的原则,也是一种具体的评价方式。那么怎样在课堂中开展激励性口头评价呢?  相似文献   

11.
甲醇汽油中的原料甲醇主要来源于煤化工和天然气提纯过程,合理发展甲醇汽油,利用甲醇的巨大产能,适合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的国情,也符合我国大力发展天然气发电及城镇燃气供应的规划。低比例甲醇汽油的毒性属于轻微,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只要遵守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出现大剂量误服、皮肤接触和环境浓度过大导致急性中毒的可能性很小,安全有保证。  相似文献   

12.
瓦斯事故是煤矿开采过程中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在特大煤矿事故中占很大比例,所以搞好瓦斯防治是至关重要;简要介绍了本矿地质构造情况,分析了瓦斯分布以及影响瓦斯含量的各种影响因素,本矿安全生产面临着严峻形势,为了能够降低瓦斯含量,消除隐患,实现安全生产;重点介绍了煤矿瓦斯防治的技术手段,其包括顺层钻孔抽放,斜交钻孔,高位走向钻孔,向上拦截钻孔以及埋管抽放技术在本矿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热风炉栅格燃烧器内空、煤气流动混合过程的三维物理、数学模型,对燃烧器内流场特性和组分浓度均匀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揭示了燃烧器内空、煤气流场结构及混合过程;得到了燃烧器空气和煤气通道的阻力系数、速度均匀度以及组分浓度均匀度;同时分析了冷风配气均匀度的影响因素,为热风炉燃烧特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保证强突出煤层的安全施工,必须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消突,潘东公司在西二采区-350~-430 m B4煤层下山的施工过程中,采取以巷帮钻场长钻孔抽放和迎头短孔排放相结合的综合防突措施,并运用防突预测图提前对巷道前方存在的可能引起突出的相关要素进行预测,提前采取强化消突措施,同时辅以规范、严格的现场管理,实现了强突煤层的安全施工;实践证明瓦斯抽放和钻孔排放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发生炉生产煤气过程中,炉内煤气经开启的加煤阀向上泄露至缓冲煤仓和储煤仓,容易引起爆炸、人员中毒等事故,造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了降低缓冲煤仓煤气含量,并有效地封堵煤气进入储煤仓,提高置换效率及能源利用率,降低闪爆事故发生率,针对某煤气发生炉建立缓冲煤仓三维模型。采用FLUENT对缓冲煤仓吹扫N2置换煤气的过程进行模拟,探究一级进气管长和二级进气角度对缓冲煤仓内煤气置换时间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缓冲煤仓内N2浓度由初始60%急剧增加,8s后达到99%,之后N2浓度增长缓慢。CO浓度由初始30%逐渐降低,8s后接近于0,完成置换。0°进气孔优于90°进气孔进气管长占缓冲煤仓总高度的比例约为1/3时为最优,置换时间更短。该结构通过两级协同吹扫,有效解决加煤时缓冲煤仓的煤气外泄问题和储煤仓闪爆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影响煤炭自燃因素的分析,建立了采空区内遗煤自燃过程数学模型,可随时预测不同漏风强度和不同推进速度条件下,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的危险性,对丁集煤矿1262(1)首采面采空区遗煤自燃过程中,氧化时间、工作面推进速度对煤温的影响进行了计算机模拟,成功预报了在回采过程中采空区遗煤不自燃,确保了该工作面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7.
与国外不同,中国多把致密油气与常规资源放在一起统计。致密油气已在美、中油气产储量,特别是待发现资源量构成中占重要地位。由于致密油气开发的成功,中国在水平井和压裂两大技术系列上已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为煤层气、页岩油气的开发提供了条件。美国页岩气大发展造成气价下跌,这促进了页岩油的发展并使其石油产量由长期下降转为较快速上升。中国煤层气发展的教训显示出管理体制不顺和市场环境缺失是阻碍非常规油气发展的首要因素。尊重不同类型资源共生伴生的规律,在油气,特别是非常规油气发展中应倡导综合勘探开发和利用。对在中国研究程度尚很低的页岩油气开发不可急于求成,只能在尊重勘探程序的基础上加快。  相似文献   

18.
从低浓度煤矿瓦斯燃烧利用出发,结合脉动燃烧技术和国内外资料,设计出一套Helmholtz型脉动燃烧器。阐述了该燃烧器的设计,并介绍了燃烧过程中温度、压力和烟气测量系统,最终成功完成了低浓度瓦斯的稳定脉动燃烧。  相似文献   

19.
针对煤及煤层气工程专业"采气工程"课程特点,系统分析了课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分别提出了启发、探讨、报告式教学与常规教学方法相结合,自行研制实验设备与常规实验相结合,注重实习过程的每一环节与总结探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采取了引导式和激励式的教学保障措施。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沿煤层顶板水平井分段压裂煤层气开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煤发育地区采用垂直井压裂井、多分枝水平井、水平对接等钻完井方式,很难获得经济产量。构造煤破碎松软,钻、完井困难,如果加大钻井液粘度,又会对煤层严重污染,难以形成有效的渗流通道。如果采用沿煤层顶或直接顶板底部钻水平井,进行水平井分段压裂,可有效提高煤层气渗流率,避免钻井液、压裂液直接作用于煤层而造成的储层污染。通过分段压裂在煤层及顶板处形成大范围的三维裂隙网络,可大幅度地提高单井产量和经济效益,有效超前解决煤矿瓦斯突出和涌出问题。基于上述理念设计施工的宣东二号煤矿XC-01H井,在液柱高度325 m时的排采初期已开始产气,该技术有望突破构造煤采气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