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7 毫秒
1.
张雯 《考试周刊》2012,(87):81-81
歧义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英语中的歧义句更是多见。歧义性就是句子中的词或短语没有固定的意思,有两种或多种意思。歧义英语句中之所以产生歧义,主要是由语音歧义、词汇歧义、语义歧义、句法歧义等原因造成的。本文以若干实例入手.主要从音位学、词汇学、句法学、语义学等方面对英语中歧义句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大量的语言研究表明:语言具有共性。结构歧义是指句子的各组成部分因不同的组合方式而产生的歧义。结构歧义普遍存在于英汉两种语言中,本文运用现代句法理论的部分分析方法对英汉结构歧义句所反映的共性进行探讨,从而为证实语言共性的存在提供进一步的资料支持。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语篇语用学的分析法,对歧义语篇的语用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歧义语篇中,歧义句往往处于因果关系语境中,充任语篇中因段或果段中的一环,没有明显的表衔接的因果标记词。此外,通过与汉语其他句式的比较发现,"委婉含蓄"整个事件的过程及结果是歧义句式的知觉视点,而表达说话者的主观心理情绪则是歧义句式的观念视点。  相似文献   

4.
徐虹  贾慧琳 《海外英语》2013,(8X):258-259
在进行语言交流时,往往会因为语言的歧义带来一些误解。而语言歧义现象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且情况较为复杂,产生歧义的原因也非常多。在该文的研究当中,主要针对英语中的歧义现象,从英语的词汇和语音两个方面进行阐述英语中的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根据产生的原因提出一些解决歧义的一些方法和措施,避免人们在进行英语交流时因语言歧义而导致的一些不必要的误解和损失。  相似文献   

5.
汉语中独立于特定语境之外的某些语言形式《句子及短语》,其结构、内容不限于一种解释,此种语言形式被称为“歧义句”。从形式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孤立看有不同的解释,放在具体的语境中,意思就清楚了,是合理的歧义句;一种是往往由语法和逻辑错误而造成的,属于不通顺、不清楚的语句,是不合理的歧义句。首先看一下合理的歧义句。  相似文献   

6.
歧义句的类型甚多而歧义的消除方法也因此而有别,这里介绍六种较为常见的消除方法,以供参考。一、更换词语法歧义句常常因某个词语的多义而造成歧义。为使这类句子句意明确,将句中不确定的词语更换掉即可。例如,“我想起来了”中的“想“就有两种理解,因此,可将产生歧义的“想”,或换为“回忆”,或换为“打算”,  相似文献   

7.
陈丽娟  王建华 《考试周刊》2011,(56):107-108
英语中的歧义句常给人们的理解带来困难,然而恰当地使用歧义句却可以达到很好的修辞效果。歧义通常产生于语言、语义、句法等层面,恰当使用其一语双关的特有功能可达到讽刺、幽默等修辞效果;英语中的双关语也是一种有效的语言修辞手段。本文就英语中的歧义句和双关语进行探讨,并论述了它们的修辞功能。  相似文献   

8.
任何语言都有歧义现象,英语也不例外。我们虽然不必极端地理解歧义的普遍性,但其在语言中的客观存在是不容忽视的。所谓歧义是指一个语言项目(包括词、句等)或一个语篇(一首诗,一段叙事,一则广告)具有两个或多于两个含义的语言现象,其中无意歧义则是由于语言使用者本身或语言结构自身的缺陷而导致交流受损的语言现象,是语言结构矛盾的自然显露。  相似文献   

9.
任何语言都有歧义现象。英语也不例外。Kess和Hoppe在其专著《Ambiguity in Psycholinguistics》一书中甚至提出“语言无处不歧义”的观点。他说,“Upon careful consideration,one cannot but be amazed at the ubiquity of ambiguity in language.”在语言中的客观存在是不容忽视的。Kempson指出:“词和句子都可能含有一个以上的意义。”而英国Leech则将歧义定义为“一个语言项目具有一个以上的认知意义”。因此大部分语言工作者都普遍相信,当结构上遵循语法规则、语义上符合逻辑常理的语句,其深层可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释义,则会出现歧义(ambiguity)。在语言运用中,我们也会发现在大于句子的语段和语篇中存在歧义现象。因此,本文认为,不妨把歧义理解为“一个语言项目(包括词、句等)或一个语篇(一首诗,一段叙事,一则广告)具有两个或多于两个含义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0.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特别是诗,它是经过提炼的最精粹的语言。古诗更是如此。语言的精粹更多的时候体现在炼字上。炼字即锤炼、琢磨文字。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  相似文献   

11.
任何语言都有歧义现象,英语也不例外。我们虽然不必极端地理解歧义的普遍性,但其在语言中的客观存在是不容忽视的。所谓歧义是指一个语言项目(包括词、句等)或一个语篇(一首诗,一段叙事,一则广告)具有两  相似文献   

12.
歧义的正误辨析,是为考核《考试说明》中第8条的语言“清晰”的内容。 歧义,包括结构歧义与语义歧义。结构的歧义,是据不同的音顿切分句子而成不同的句意;语义歧义,则多是词语的多义所致。这两种歧义,高考都曾考过。  相似文献   

13.
歧义句广泛地存在于日常语言交际中,这给人们的理解带来了许多麻烦,但同时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使语言变得更加丰富.本文分析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歧义现象,同时提出消除歧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英语歧义句的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中 《湘南学院学报》2006,27(1):83-86,94
英语歧义句有词汇歧义、结构歧义和语言歧义三种基本类型:同一词语在句中有不同的词汇意义时会引起词汇歧义;同一句法成分在句中可以看成具有不同的语法功能时会出现结构歧义;语音歧义则可能由于同音字引起的,也可能是说话人连读而使听话人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15.
张莉 《海外英语》2023,(23):82-85
歧义现象在语言中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词汇、句法和语义等多方面。歧义句的加工研究能验证语言加工机制,促进语言学习。二语句法歧义句的加工研究使得学习者关注母语引发歧义的同时更加注意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句子加工机制,以此调整句法结构来促进语言理解。研究发现,母语学习者句法歧义句的加工机制和二语学习者句法歧义句的加工机制之间存在差异。此外,句法结构、工作记忆容量和语义关联性等都会影响二语句法歧义句的加工和认知方式。  相似文献   

16.
何洁 《甘肃教育》2009,(19):45-46
作为英语语法现象之一的歧义句在英语中很常见,歧义句在意义表达上含混不清,影响人们相互间的交流。因而,无论对于英语语言理论还是英语语言实践,研究歧义句都是十分重要的。歧义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客观存在也是不容忽视的,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歧义带来的交流误会,进而避免交流中歧义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英语中的歧义句常给人们的准确理解带来困难 ,然而恰当的使用歧义句却可以达到极好的修辞效果。歧义通常产生于语言、语义、句法等层面 ,其一语双关的特有功能常被灵活使用以达到讽刺、幽默等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歧义是语言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而语音歧义则是歧义中一个重要的种类。言语交际缺乏书面文字的视觉辅助和语境信息的制约,从而使得原本在语法上没有歧义的句子很有可能由于某种语音问题而产生多种理解,引起了歧义的产生。美式情景喜剧《查莉成长日记》中普遍存在的几种语音歧义的类型,有助于中国观众对美式幽默和美国文化的进一步理解。  相似文献   

19.
李健 《绥化学院学报》2005,25(3):136-138
歧义在英语中的客观存在是不容忽视的。歧义指“一个语言项目(包括词、句等)或一个语篇(一首诗,一段叙事。一则广告)具有两个或多于两个含义的语言现象”。本文将主要从交际效应的角度出发,把交际过程中出现的歧义现象分为蓄意歧义(intentional ambiguity)和无意歧义(unintentional ambiguity),并分别结合教学实践加以分析举例。  相似文献   

20.
谈诗的翻译     
《长江水利教育》1993年第2期载朱留成同志《语言不可完全对译浅析》(以下称《浅析》)一文谈到有三方面的东西不可完全对译:(一)诗,(二)对联、对偶句、字谜、成语、歇后语,(三)歧义句。拜读之后,获益匪浅,但针对第一点——诗之可译性感到意犹未尽,因写这篇续貂的文章以就正于朱留成同志和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