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体育与科学》2016,(2):30-36
本文研究目的在于针对中超联赛中存在的呈现大投入、高成本而市场开发难尽如人意的现状,提出可行性的解决策略。通过文献资料、数据统计、对比等研究方法,去分析中超的发展特征,找到中超的发展走势。研究认为,中超联赛的走势显示出了较强的政治关联性;中超联赛从起初的盈利转向了广告品牌价值的塑造和政治资源的获取;"金元足球"的盈利逻辑表明投入少是很难获利的,传统的媒体垄断与中超管理上的"管办不分"制约了中超版权的经营与开发;"金元足球"的俱乐部投资逻辑的持续性经受考验,"地产足球"的行业集中度对联赛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威胁。针对上述问题,中超版权开发应当在政策东风和媒介发展的竞争格局下构建合理的竞争格局,从而调动俱乐部开发各类足球资源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2.
知情——半月大事,了然于胸 女足超霸杯“流产” 时间一拖再拖,赛地一变再变,但女足超霸杯赛最终还是没有逃脱“流产”的命运。这项原计划于今年2月举行的女足传统赛事已于近日由中国足协宣布取消。而且不仅是超霸杯,女足今年的一系列赛事均面临没有赞助商的尴尬,中国足协也许只能靠自掏腰包来解决问题。 长春亚泰没能“扳倒”辽小虎 在中国足协正式颁布中超足球俱乐部审核公告之后,首批中超球队也随之确定,长春亚泰虽使尽军身“解数”,最终还是没能挤掉辽宁足球俱乐部,无缘今年中超。取得首届中超联赛  相似文献   

3.
中国足球竞赛制度的不稳定和不合理,影响了中超联赛的开展,也由于此而影响了俱乐部的发展,影响了我国整个足球技术水平的提高。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初步探讨了现阶段中超足球联赛赛制,分析了欧洲五大联赛成功的足球联赛的赛制,对比中超赛制在竞赛时间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中超联赛赛制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得出跨年度的竞赛制度在我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顺风 《体育博览》2008,(5):36-37
如今,中超联赛战火的点燃已有一个多月!本赛季是中超联赛开办以来的第5个年头,而此次中超联赛的揭幕战在成都打响又别有一番用意,可以说超五世包含了许多"回归"的元素。开幕式梦回甲A原点、川足重回超级联赛、李铁回顾中超、张玉宁、王亮回归辽足。联赛球队更是史无前例的16豪强纷争。今年是体育的大赛年,中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各项活动都在围绕奥运会举办;南非世界杯预选赛,受制于国奥备战奥运和国足参加世界杯外围赛的安排,今年中超联赛的赛程又被分割得七零八碎。诸多因素都让人们为今年的球市捏了一把汗,超五世会带给球迷什么样的感受?诸多看点值得球迷期待。  相似文献   

5.
俱乐部发展是中国职业足球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方向。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超俱乐部的发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中超各俱乐部最显著的特征是缺乏传统足球文化、赛事文化和球迷文化;(2)在过分追求功利性足球氛围下缺乏整体的文化底蕴,俱乐部管理经营理念模糊;(3)"金元足球"处于投资主体地位,缺乏鲜明特征的文化价值目标。因此,以联赛为本,增强群众基础,发展高水平的裁判和俱乐部实体化、制造俱乐部间的良性竞争是我国职业足球赛事持续性发展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6.
日前.来自海内外知名企业、传媒机构、中国足球协会及18家中超联赛报名参赛俱乐部的代表在京参加了由中国足球协会主办、中国福特宝足球产业发展公司承办的“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商务推介会”这是中国足球协会首次正式向社会把中国足球协会中超联赛的商务实施方案公布予众。这标志着中超联赛已进入实质性启 动阶段 在此次推介 会上.中国足球 协会副主席兼秘 书长阎世铎先生 说:“1994年创建 的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就像是一辆电气化的火车头.拉动中国足球驶入了全面发展的快速轨道.而2004年建立的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将给广大球迷带来更加激情的欢…  相似文献   

7.
曹卫华 《体育世界》2010,(11):57-5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通过对中超长春亚泰足球俱乐部一周的工作调研,对俱乐部的基础设施建设、训练状况、梯队建设、经营管理、法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长春亚泰足球俱乐部在其硬件建设方面较为完善,但软件建设方面仍需加强。最后,本文提出了俱乐部建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11月14日中超联赛第30轮的大幕徐徐落下,长达7个多月的中超联赛终于尘埃落定。围绕中超多日的两大悬念悉数被解,由北京人执教的长春亚泰在最后的冠军之争中战胜了北京的球队国安,成为继连鲁沪深之后中国顶级联赛的第5个冠军球队;而赛季初不惜重金打造强队风范的厦门蓝狮却不得不成为本赛季中超唯一的降级球队。而一些有趣的数字却成为了这一年中超所留给球迷们的些许回忆与谐趣……  相似文献   

9.
数据库     
中国足协最近出台了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球员转会制度。根据这一新制度,每家中超俱乐部可自由引进3名球员,而拥有4名或者4名以上国脚的俱乐部则不能再引进国家队选手。2004年1月20曰将举行中超联赛启动前的球员摘牌大会。而大会举行之前,所有中超俱乐部都可从中国足协公布的球员转会名单中自由引进3名球员。每家俱乐部  相似文献   

10.
小事记Happenings in 1996 4月9日的北京工体,在国安与巴西格雷米奥队的比赛后,输了球的客队主教练斯科拉里扔出一句中国足球不能忘记的名言:靠裁判的帮忙,中国队永远进不了世界杯。6月6日,长春亚泰俱乐部挂牌成立,11年后他们获得了2006/2007赛季中超冠军。这年夏天,莫里尼奥加入巴塞罗那,成为老罗布森的助理教练。  相似文献   

11.
告别了喜迎中超开幕的阳春三月,仍然对中国足球的复苏抱着一份希望的我,面对着如此难得的假期当然不甘寂寞,在到南京游玩的过程中,顺便于4月4日走访了未曾到过的南京奥林匹克体育场,在此观看了中超联赛第二轮的一场比赛——作为本赛季第一个主场,江苏舜天队迎战的是来访的长春亚泰。  相似文献   

12.
中国足球已经到了人人喊打的地界,曾经意气风发的足球大佬挨个儿进了局子,说起中国足球似乎每人都能说出一部“血泪史”。 但这并不妨碍韦掌们时代的中超开打时,在有球的那个傍晚,工体外一群一群的球迷满怀着激情涌进球场。中超首轮观众上座率场均2.2万人,甚至创下5年之最。  相似文献   

13.
刘洪春 《辽宁体育科技》2006,28(2):24-25,41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比较分析法等从中国足协、俱乐部、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及足球媒体等各方面系统地分析了造成中超球迷大量流失的原因,并对此提出相应的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中超联赛没有启幕之前,虽然大部分人都认为联赛不会有质的改变,但同时肯定也都对中超联赛有些期待,期待着这中超万一真就让中国足球的场内场外都变好了,而这或许也就是中国球迷的无奈,只能那把那美好的愿望放到等待当中,一等就是若干年…… 随着中超联赛的开始,等待的人们发现,那些在甲A时代的若干问题,依然顽强地出现在赛场内外。有些人还发现,裁判越来越多地引起了球员和俱乐部的不满,三天两头都有俱乐部跑到北京告状。而球迷们面对有些裁判的判罚,喊出的依然是“黑哨”。难道这些裁判们还真就敢视群众雪亮的眼睛于不顾?  相似文献   

15.
欲走还留     
张子渊 《新体育》2014,(1):84-88
留洋,曾经是中国足球的一个话题,那些在欧洲闯荡的中国球员总能让中国球迷找到归属感。如今,中国球员在欧美联赛中越来越难以见到。中国足球的节节败退,让欧美俱乐部难以对中国球员产生兴趣,而中超联赛的优厚待遇又让不少中国球员失去了体验高水平足球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终于,中超能够在平稳中熬过第二年,没有罢赛,没有革命,也没有混乱,不过,中超也更加没有了激情也没有了吸引力。和整个赛季的风平浪静一样,中超赛场的看台也变得更加安静,中超这个词汇离球迷的生活已经越来越远。现在的中超更像是各个俱乐部的自娱自乐,而很多球队甚至还觉得自己像那么回事,其实,他们已经和现代足球南辕北辙了。  相似文献   

17.
一麻一辣     
《新体育》2011,(4):11-11
央视全面“封杀”中超联赛已经3年。两会上,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老板胡葆森一条《关于吁请中央电视台恢复转播中超联赛的建议》的议案引来各方评论。  相似文献   

18.
占祎 《足球俱乐部》2012,(22):62-67
2012年,是对于中国足球来说无比惨淡的一年。早早无缘世界杯决赛圈的国家队即便在擅长的友谊赛中也沦落到被创纪录羞辱的境地;奥运会赛场16年来首次没能出现中国足球的身影;低级别男足联赛和女足联赛无人问津……俨然一副末路之象。但是对于中超联赛,这一年却热闹非凡,"恒大效应"让各俱乐部投入成倍增加,带来了大牌外援和大牌教练,联赛水平从而迅速提高,联赛竞争进一步激烈,球场上座率节节升高,今年的中超在多个方面都达到了中国足球职业化之后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9.
2004年3月3日,韩国汉城体育场,曹宰榛的进球让中国国奥0∶1败下阵来,让逢韩不胜的纪录又延续了一场,给国奥冲击雅典奥运会蒙上了一层阴影。赛后,一张在现场看球的中国球迷眼含泪水的照片成了各大媒体的抢手货,之所以抢手,是因为现在已经没有那么多球迷还会再为足球流泪了,更多为一种平静所取代,这从每况愈下的联赛上座率中更能体现出来。 多年来,职业足球的环境和成绩让球迷失望太多,甚至已经忘了什么叫足球赋予的激情,失望不断地累积让球迷的心不再荡漾。而随着经济、电视转播水平的增长,更多的年轻球迷,尤其是在校大学生这一重要球迷群体把精力更多地投放到了其他丰富多彩的娱乐项目中而对国内联赛缺少关注,但即将开始的全新中超,是把球迷们拉回球场的大好机遇,中国足球各方面还需更加努力。  相似文献   

20.
《体育博览》2013,(4):16-16
当贝克汉姆担任”中超联赛推广大使”的消息一出,有媒体戏称,贝克汉姆是中国足球的”新情人”。如果按照这样的说法.几天前结束的贝克汉姆中国行可以算是这段”恋爱“的开始。但就像每一段恋爱一样.开始的时候总会被画上问号.“到底你是不是我的真命天子?“中国球迷也不禁要问.中国足球和贝克汉姆的合作又能带来怎样实质性的改变呢?名义上贝克汉姆对中国足球的作用有二。一是形象.向世界和中国传递足球正能量,将中国足球和职业联赛展示在全世界面前、提高中超知名度。二是青训,激励中国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推广足球发展。但问题在于.喜欢小贝的人.究竟有多少是真正的球迷7在追星情结十分浓重的中国,那些看见小贝就两眼发红的粉丝们,可能对小贝换过多少发型如数家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