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枝花》采用鲁西南民间曲调创作出的一首极具鲁西南音乐风格的唢呐独奏曲目,改编移植为二胡曲目,至问世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本文以《一枝花》作为载体,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演奏技法,并结合鲁西南特有的音乐风格,总结出具备鲁西南音乐风格的二胡曲目中的各类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2.
二胡演奏的基本功牵涉到诸多方面,它包括了"基础技巧"、"应用技巧"、"应用技巧"以及"风格性技巧"等.这些练习直接关系到演奏中的发音、音准、节奏和表现不同音乐情绪及不同音乐风格的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3.
刘天华于1928年创作《闲居吟》,此时是他音乐创作的高峰期。生活日渐稳定,但社会大格局仍处于动荡,闲暇和怡然自得的状态下还有着一丝隐隐不安之情的背景下创作出了这首乐曲。针对二胡的演奏技巧上融入了泛音演奏的技法。该文章通过曲式结构、音乐风格、演奏技巧等方面来解析《闲居吟》这首二胡大曲。  相似文献   

4.
取材于戏曲音乐风格的两首二胡独奏曲《河南小曲》与《秦腔主题随想曲》,在二胡左手演奏技法中,滑揉、上滑音、下滑音、回滑音、滑音的速度与力度及特殊音调色彩处理上的手法不同,显现出两首不同戏曲音乐风格乐曲在演奏技法中的不同应用。  相似文献   

5.
二胡曲《蒙风》具有鲜明的内蒙音乐风格,节奏豪放,乐思简练,演奏时的难度系数较高。本文以《蒙风》为研究对象,从创作背景入手,把握音乐的创作风格特征,探讨其演奏技巧与音乐情感,并较为系统的整理并总结,为其他对于此曲的二胡演奏者和学习者提出一些感同身受的意见。与此同时,作为一首新创新性强的现代二胡作品,《蒙风》将民族特征与现代演奏技巧进行了有机结合,而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文章研究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原是一首小提琴独奏曲,自从被移植成二胡独奏曲之后受到了许多演奏家的青昧,更是各大赛事及音乐院校学生必选、必奏的一首具有高难度演奏技巧的乐曲。乐曲由引子、纵情高歌、热烈欢舞三个部分组成,只有通过对各个段落甚至乐句进行细致分析以及学习与研究不同的演奏版本,才能忠实地表达作品的创作初衷、掌握地方音乐风格、再现音乐的美感,在演奏中获得真正的成功。  相似文献   

7.
二胡作为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最具表现力的拉弦乐器之一,对戏曲音乐的表现具有得天独厚之优势。近百年来,风格鲜明的二胡音乐作品常常运用戏曲元素进行创作,不仅体现了二胡音乐的民族性,也实现了对二胡音乐"声腔化"的探索。二胡曲《江南春色》由著名二胡演奏家朱昌耀老师和江苏籍作曲家马禧林老师根据苏南地区民歌创作而成,这首作品以其优美的旋律描绘出一幅清新秀丽的江南画卷,它的创作吸收了江南丝竹音乐文化,奠定了二胡江南音乐风格作品发展的基础。以《江南春色》中戏曲元素的运用为例,深入探讨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江南音乐风格的二胡作品。  相似文献   

8.
《阳光照耀塔斯库尔干》节奏明快、旋律优美,以其独特的新疆音乐风格受到广大人民的喜欢,广泛的别其他乐器移植演奏。二胡版对于演奏技法有着较高的要求,称为广大二胡学者必学曲目。本文以《阳光照耀塔斯库尔干》为例,对音乐本体进深入分析,对演奏中音准、节奏的掌控,各种变化音的演奏,弓法的使用以及力度音色的控制等演奏技法进行探究,总结出《阳光照耀塔斯库尔干》一类的演奏技巧。  相似文献   

9.
随着二胡演奏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演奏者对演奏技巧的训练已自顾不暇,因此他们很容易忽视乐曲情感的表达,致使演奏的乐曲缺乏表现力,枯燥无味。演奏技巧的训练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有演奏技巧没有艺术表现力,这样的音乐难以打动人。本文中,笔者将从如何提高二胡艺术表现力的五个主要方面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
滑揉作为重要的二胡演奏技巧,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二胡乐曲中,为二胡乐曲渲染了丰富的感情色彩。文章论述了滑揉的分类与演奏技法,详细总结了滑揉在《河南小曲》、《一枝花》、《葡萄熟了》、《翻身歌》和戏曲曲风的二胡乐曲中的应用,提出二胡技巧的运用需要融入内心情感,同时对二胡技巧的研究发展提供绵薄之力,并让二胡这天籁之音更具魅力。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二胡演奏者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分析了二胡音乐艺术二度创作的着手点,指出二胡演奏者只有认知乐谱的标题意义与蕴含的音乐风格特点;充分解析二胡音乐作品的曲式结构,合理安排音乐的处理手法;提高二胡演奏者综合艺术素质和情感的修养,才能完美地阐释二胡音乐作品的内涵,使二胡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得到最大化的体现,使观众分享演奏者的创作活动,即二度创作带来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2.
二胡亦称南胡,深含乐器的变迁与历史文化的积淀。二胡艺术的"苏南现象"的形成受到了江南文化环境的影响,也有着它形成的时代契机,再加上苏南二胡艺术家的推广传播和大量江南风格的二胡作品的出现,让二胡艺术有了它的地域性特征。二胡艺术中的江南音乐风格及其技法表现特点,充分显现了苍凉的胡琴和柔婉厚重的江南文化的结合,从而产生了独特的"苏南现象"。  相似文献   

13.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在地理及人文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此背景下,各地流传的传统音乐,如戏曲、说唱及器乐音乐等,在其传承发展的过程中既相互影响,又与独特的地方语言音韵相融合,形成了各地独特的地域性音乐风格。河南作为"戏曲之乡",形式多样的豫剧、河南坠子等民间艺术体裁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域内二胡器乐音乐的创作与演奏,使得地域内的二胡作品有着典型的河南风味。本文旨在以河南地域风格浓郁的二胡传统作品《河南小曲》为例,通过对乐曲演奏中左、右手演奏技法的深入剖析,探究这些特定的演奏技法是如何体现河南地域二胡作品的音乐风格的。  相似文献   

14.
二胡艺术的不断发展使移植曲目在二胡演奏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而移植曲目的广泛深入,也使二胡演奏技巧有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进步和提高,两者相辅相成,成为彼此发展的主要动力。就移植曲目对二胡演奏技巧产生的推动作用进行深刻分析,发现移植曲目的传承与创新为二胡演奏艺术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使二胡演奏风格更加多样、二胡演奏技巧更加多变,有利于二胡演奏在更大程度上贴近时代特色,跟上社会发展步伐,适应文艺发展的大背景、大潮流。  相似文献   

15.
二胡的演奏技巧非常丰富,以下是二胡演奏技巧中最基础的部分,也是二胡演奏者应具备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16.
二胡的演奏艺术则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技术技巧贯穿音乐艺术的始终,没有艺术的支持,是不可能实现二胡表演艺术其本身的艺术价值。本文将对二胡表演艺术中的乐感与演奏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阐述在二胡的表演艺术中,乐感与演奏技巧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阿美族舞曲》是上世纪90年代周成龙先生根据台湾阿美族民谣《赏月舞曲》和《杵歌》改编而成的二胡独奏曲.全曲清新明快,地方风格浓郁,给人以生机勃勃,充满朝气之感,生动地呈现出阿美族人民欢快舞蹈的场面.本文主要是分析二胡曲《阿美族舞曲》的音乐风格和演奏技巧,希望能为学习演奏《阿美族舞曲》这首作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诸多带有现代派意识的二胡作品出现于上世纪末的严肃音乐领域中,作品中的二胡演奏技巧开始受到人们关注,二胡音乐发展空间得以拓展,多元化发展格局逐渐形成。通过对新时期二胡音乐作品的探讨,针对新时期演奏技法的出现与技巧拓展,提出二胡音乐作品的发展类型,以期能为业内人士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二胡基本揉弦技巧的应用及如何灵活恰当应用揉弦技巧两方面的论述,进一步丰富二胡演奏艺术。  相似文献   

20.
民族乐器是中国传统音乐的载体。每一种乐器都具有自身显著的优势。较之其它乐器,二胡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自然,其声音同人声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二胡演奏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演奏者的演奏技巧,假如演奏者的演奏水平有限或者并非十分出色,则二胡的艺术魅力无法得到充分地展现。本文首先对二胡演奏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一些技巧和乐感进行了介绍,进而阐明了对于二胡演奏而言,演奏技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