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杜德玉 《集邮博览》2008,(10):31-31
在培养和引导青少年集邮的问题上,笔者认为,以下几点是需要引起重视的:一.要让青少年知道集邮现在不少地方搞集邮进学校,举办邮展,开设讲座,无疑是个好办法,集邮是需要灌输的,要培养和引导青少年集邮,首先需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集邮、怎样集邮、集邮有什么好处,在他们纯净的心灵里留下深刻的"集邮"印象。但  相似文献   

2.
曾力 《集邮博览》2010,(2):38-39
2007年,郑南初、任立忠、刘七星三位邮友,借"全国获奖邮集精品展"之机,相约欢聚洛阳。他们谈邮乐、谈绘画、谈创作、谈成败得失…但谈得最多的当然是集邮漫画。他们认为集邮漫画就是一种最能体现集邮快乐的方式。应该广泛宣传,让广大的集邮爱好者了解并喜爱这种新的集邮方式。就这样,他们统一了思想,提出"建立一个集邮漫画组织"。  相似文献   

3.
资讯     
《集邮博览》2013,(9):103-105
集邮联第三届集邮宣传工作委员会成立本刊讯8月15日,集邮联第三届集邮宣传工作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会议在郑州举行。集邮联会长杨利民、常务副会长徐建洲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副秘书长李寒梅主持。李近朱对第二届集邮宣传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做了小结。杨利民在会上讲话,他肯定了多年来的集邮宣传工作,并对今后工作提出几点要求:一是宣传工作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做好集邮宣传工作,引导会员树立正确的集邮观、道德观。二是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包括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办好会报、会刊,充分发挥集邮宣传主渠道的作用。三是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 10月10日,国家邮政局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布置2004年将发行的纪特邮资票品预订工作。 国家邮政局副局长谭小为在电视电话会上对2004年新邮预订工作提出了4点要求。他首先要求各地邮政部门要做好宣传工作,加大在报纸、电视等媒体上的宣传力度,让广大集邮爱好者和社会各界广泛了解  相似文献   

5.
《集邮博览》2008,(6):8-8
为迎接中国2009世界邮展的举办,大力弘扬集邮文化,调动广大集邮爱好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加集邮活动的积极性,推动群众性集邮活动的开展,扩大中国2009世界邮展的宣传与社会影响,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和洛阳市政府共同举办"迎中国2009世界邮展"全国集邮征文大赛。具体事项办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集邮界自1994年1月1日至15日,举办第九届集邮活动日,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本届活动日的主题是;让高雅艺术飞入寻常百姓家。 集邮活动日的主要目的是,每年集中一定时间与力量,运用多种形式宣传集邮文化,使更多的群众了解集邮、爱好集邮、参与集邮。1月1日《新民晚报》率先  相似文献   

7.
我上集邮课     
2000年3月25日,我从北京调到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任副校长。我来校时,全校仅开设人文社科类选修课28门,确实难以满足同学们的求知饥渴,我便萌生了开讲集邮课的念头。我想,中国要发展集邮,也必须从普及抓起,从青少年抓起。普及集邮知识,扩大集邮队伍,让大学生们产生兴趣,那该是多么强大的一支生力军啊,上课自然是宣传集邮的最好途径之一。即使学生们将来都不集邮,作为拓宽知识面,传承民族文化,提高人文素质,也是有百益而无一害。  相似文献   

8.
读编往来     
《集邮博览》2009,(11):4-4
细微之处见精神双节长假期间,我收到了《集邮博览》杂志社社长吕兴华签名的一枚国庆纪念封,实寄封让人爱不释手。9月中旬,《集邮博览》杂志社举办了主题为"探邮金秋,邮学京城"的活动,在座谈会上,吕兴华重申了"我们要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集邮博览》杂志2010年加页不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 2002年度全国邮政集邮宣传优秀作品评选结果于2月25日在上海揭晓,《"新邮预报"宣传作用打折扣》等53篇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 本次评选活动在规定的限期内收到了全国25家邮政、集邮报刊社推荐的作品共计100余篇。根据评选规则,其中94篇作品具有参评资格,比2001年度全国邮政集邮宣传优秀作品评选增加了6篇。经过7  相似文献   

10.
集邮展览,是群众性集邮活动一种常见的形式,它应该具有浓厚的趣味性,才能以自己的独有的魅力,让更多集邮爱好者参观鉴赏;也才能吸引集邮圈外人士前来客串捧场,也许这些人士正是潜在的集邮群体中的新兵。集邮展览要有生命力,一定要普及到更多集邮爱好者中去,让他们感到参与不难,投入方便俭省,这才能使大家领略到参展、观展的快乐。  相似文献   

11.
读编往来     
《集邮博览》2009,(3):4-4
《集邮博览》让我免上当我是《集邮博览》的忠实读者,多年来一直把这本杂志作为集邮的教科书,杂志介绍了很多集邮的知识,让我在集邮中如虎添翼,也让我少走了一些弯路,不久前我在成都古玩市场上,有几个人,看到我对邮票很感兴趣,便很神秘的从箱子里拿出集邮册翻开,指着一枚"梅兰芳"小型张,不停地  相似文献   

12.
苏善言 《集邮博览》2010,(10):70-70
"邮童"是我独创的词语,意为集邮的儿童。遇到两件事情,反映了当前开展青少年集邮的两大障碍:买票难,缺邮刊。便顺口溜出几句打油诗:孩童集邮怪可怜,购买新邮犯了难。敞开供邮有多好,凡是爱邮不差钱。集邮未来在少年,普及邮识靠宣传。  相似文献   

13.
《集邮博览》2008,(6):30-30
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到了。孩子是世界的未来,在他们身上寄托着人类的希望。集邮界也是如此。集邮要延续、发展,需要不断增添新生力量。在我国,集邮在30年间经历了几度盛衰,起伏颇大,这一高雅的文化活动对正在成长的孩子们还有吸引力吗?这个不能回避的问题自然成为本刊6月的一个专题——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2015年第十八届上海集邮节将紧紧围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一主旋律,举办各项集邮文化宣传活动。本届集邮节主题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同心共筑美丽中国",3月5日将在主会场举行"纪念中国人  相似文献   

15.
徐平 《集邮博览》2014,(5):64-64
正3月19日,全国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验收组一行5人,由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宣传工作委员会委员、河北省集邮协会秘书长常乐带队,对河南南阳市油田第三小学创建"全国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基地"进行验收评审。油田集邮协会、关工委、教育中心、工会、团委等单位领导和学生、教师、家长代表100余人参加验收评审活动。评审组对学校分层开展集邮教学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6.
集邮手抄报     
正儿子放学回家拿了一张大厚纸,说老师让家长帮着做一张手抄报,想来想去不知道做什么内容,看着偌大的一张白纸,真有点"老虎吃天—无从下嘴"的感觉,最后向正在整理邮票的我求援。好长时间没有整理邮票了,这不刚将这一段时间收集的编年票剪片倒在桌子上,准备挑选泡洗,看着一张张花花绿绿的邮票,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就帮你做份集邮手抄报吧",我高兴地说。"不行不行!"儿子回答得很干脆,"集邮手抄报好看吗?"说实在的,现在的孩子喜欢集邮的还真不多,即使我天天摆弄邮票,家里书橱里全是集邮类的书刊,可儿子根本不喜欢集邮,"一张张小纸片有什么好看的"是儿子的"至理名言",其他的小孩写信的都少,见到邮票的也不多,还谈什么喜欢?比起悠悠球、奥特曼来,集邮的诱惑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相似文献   

17.
八木 《集邮博览》2008,(6):34-34
作为集邮类杂志的记者、编辑,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接触到不少集邮者,从人员构成来看,其中以老年人居多,少年儿童屈指可数。记得曾在某杂志上看到一张美国漫画,一个孩子天真地问老师:"什么是邮票?"的确,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孩子兴趣爱好也日新月异,他们还知道邮票吗?他们喜欢邮票吗?有多少孩子集邮呢?"六一"儿童节前  相似文献   

18.
缘何集邮     
王攀 《集邮博览》2009,(1):18-18
选择一位青年,选择一位有品级无段位,但想要有段位的集邮初学者,选择他每个月的集邮生活,选择他的集邮过程,选择他的集邮梦想……是机缘让我们选择了中国矿业大学的王攀同学。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以后,王攀还集邮吗?我们衷心希望他不仅还在集邮,而且还能因他的影响,带动更多的人来集邮。也许,他一个人的集邮史能记录我们事业的变迁。二十岁对于我们很多人已成为过去,但是,通过一个孩子的集邮历程,我们是否又找回了那难忘的青春岁月?邮友也好,邮长也好,请大家用宽厚的胸怀来包容一个后进的成长;请大家用广博的邮识来点拨一个青涩的梦想。希望广大读者能够关心这位"集邮宝贝",来信来稿,为他指点迷津。也希望王攀同学用他的美好未来还大家这一份真诚。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3月5日上午,上海邮政博物馆中庭张灯结彩,一年一度的上海集邮节在此隆重拉开帷幕。本次集邮节以“集邮,为世博添彩”为主题,上海市集邮协会为配合本次集邮节特举办签名封邮展,各基层集邮协会也开展一系列活动,让集邮爱好者们享受一道道集邮盛宴。  相似文献   

20.
全国邮政集邮宣传工作委员会第二届年会2月21日在上海召开,会议在总结2002年工作的基础上,对今年的集邮宣传工作做了部署。全国邮政集邮宣传工作委员会自2002年3月成立以来,通过发布新闻通稿的形式,将国家邮政局的邮资票品发行政策及重大集邮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