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调查西藏地区不同人群的H型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西藏不同海拔地区1864名社区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血压检测、血同型半胱氨酸及生化检测收集数据,使用R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H型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1)西藏地区H型高血压的患病率为38.5%.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43.3%比35.0%p<0.05);(2)藏族人群H型高血压患病率高于汉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9.8%比16.0%p<0.05);(3)合并血脂异常以及糖尿病患者H型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46.6%和54.9%,高于对照组;(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论男女,民族,H型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升高,年龄每增加5岁,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39%(OR=1.39,95%CI:1.32-1.47);(5)相比海拔2000~3000米地区,海拔3000~4000米地区,高血压患病风险升高83%(OR=1.83,95%CI:1.13~2.99)。打呼噜者高血压患病风险升高49%(OR=1.49,9...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科2020年1—2020年12月收治的藏族高血压患者120例。按照EF(射血分数值)平均分为高血压组(EF 70%)和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组(50%EF70%),比较两组的观察指标。结果两独立样本t检验,射血分数、BNP(B型脑钠肽)和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25、-4.953、3.261,P=0.000、0.000、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确定收缩压(P=0.005,OR=4.034)是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的危险因素。结论应定期监测血压,针对高血压合并射血分数保留的危险因素进行药物及非药物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白质病变伴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本研究连续入选2016年12月—2017年10月于广饶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存在脑白质病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187例,根据有无颈动脉狭窄分为颈动脉狭窄组和非颈动脉狭窄组,得出我院住院的患者中脑白质病变患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患病率,以有无认知功能障碍作为因变量,各种血管病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我院存在脑白质病变的患者发生颈动脉狭窄的发病率为47.59%。脑白质病变与颈动脉狭窄存在相关性。颈动脉狭窄组患者的Mo CA评分结果(21.02±2.33)显著低于无颈动脉狭窄组患者(23.43±2.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Mo CA评分显著低于轻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年龄(OR=1.332,95%CI 1.194-1.485,P0.001)、吸烟史(OR=1.396,95%CI 0.328-5.944,P0.01)、饮酒史(OR=0.251,95%CI 0.05-1.252,P0.05)和C反应蛋白(OR=1.414,95%CI 0.883-2.264,P0.05)是脑白质病变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狭窄越严重,患者的认知功能损伤越严重。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和C反应蛋白是脑白质病变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白质病变伴颈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方法:本研究连续入选2016年12月—2017年10月于广饶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存在脑白质病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187例,根据有无颈动脉狭窄分为颈动脉狭窄组和非颈动脉狭窄组,得出我院住院的患者中脑白质病变患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患病率,以有无认知功能障碍作为因变量,各种血管病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我院存在脑白质病变的患者发生颈动脉狭窄的发病率为47.59%。脑白质病变与颈动脉狭窄存在相关性。颈动脉狭窄组患者的Mo CA评分结果(21.02±2.33)显著低于无颈动脉狭窄组患者(23.43±2.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Mo CA评分显著低于轻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年龄(OR=1.332,95%CI 1.194-1.485,P0.001)、吸烟史(OR=1.396,95%CI 0.328-5.944,P0.01)、饮酒史(OR=0.251,95%CI 0.05-1.252,P0.05)和C反应蛋白(OR=1.414,95%CI 0.883-2.264,P0.05)是脑白质病变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狭窄越严重,患者的认知功能损伤越严重。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和C反应蛋白是脑白质病变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西藏高海拔世居藏族居民体质指数(BMI)的分布情况及超重和肥胖的检出率,并进一步探讨BMI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八宿县郭庆乡(海拔4500m,179人)、芒康县纳西乡(海拔2516m,252人)合计世居藏族居民431人。对受试者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并留取血样标本进行血脂检测。结果 两组不同海拔人群的BM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合两组不同海拔人群进行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析,体重过低占3.5%、体重正常47.6%、超重30.6%、肥胖18.3%.与正常体重相比,超重和肥胖组的TG(甘油三酯)、TC(血清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较高,而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各项指标均与BMI有关,尤其海拔在2516米的人群TG与BMI呈显著正相关(R=0.67,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经海拔、性别、年龄校正后BMI和血脂仍有相关性,血脂异常人群的BMI均值比血脂正常人群高2.207kg/m2(P<0.001)。结论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 HAPC)是否会增加高原地区高血压脑出血的风险。方法分析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4-2016年间随机收治的7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及随机选择了102例高血压病3级未出血患者资料,选取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血小板(Platelet PLT)为分析对象,利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ANOVA方差分析两组间统计学差异,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确定OR值,采用Pearson分析相关性。结果 (1)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HGB分别为(180.18±38.96)g/L和(149.06±33.82)g/L,标准误为4.59和3.3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PLT分别为(180.25±64.00)×1012/L和(215.47±79.43)×1012/L,标准误为7.54和7.8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HGB与PLT相关系数r=-0.385,P=0.00,观察组r=-0.461,P=0.00,较对照组(r=-0.251,P=0.01)相关性明显;(4)两组间HGB OR值为1.122,表明HGB升高是脑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两组间PLT OR值为0.907表明PLT升高是脑出血发生的保护因素。(5)同时此研究观察组HGB(180.18±38.96)g/L及对照组HGB(149.06±33.82)g/L分别与标准血红蛋白(HGB)正常值(130±20)g/L作了比较,标准误分别为4.5和3.3两组的HGB都明显高于正常值,且两组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都普遍存在红细胞增多情况。(6)此研究观察组PLT(180.25±64.00)×1012/L与对照组PLT(215.47±79.43)×1012/L也分别与标准PLT正常值(200±100)1012/L做了比较,标准误分别为7.5和7.8,观察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PLT增高是脑出血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高原地区因缺氧、低压等高原环境因素导致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增加而引起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从研究中初步得出结论在高原地区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可能是导致高血压脑出血的风险因素之一;而PLT是脑出血发生的保护因素;HGB与PLT呈负相关关系;HAPC观察组PLT较对照组低,较低水平的PLT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增加出血的风险,同时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可能影响凝血机制。  相似文献   

7.
唐杰  丰哲 《大众科技》2016,(6):73-76
目的:系统性评价FTS(加速康复方法)在髋部骨折(hip fracture)围手术期治疗应用疗效性与安全性分析。方法:检索Pub Med、OVDA、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维普网。收集FTS理念疗法与常规疗法在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疗效比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文献12篇,共1441例患者(FTS组715例,常规对照组72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FTS组显著缩短了术后住院时间[均数差(MD=10.32,95%可信区间(95%)CI:—24.20~44.85,P0.00001],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Z=5.00,P0.0001[OR=0.31,95%CI(0.19,0.49),提高了患者术后满意度[Z=3.65,P=0.0001[OR=4.00,95%CI(1.90,8.42)],减少了住院费用(SMD=0.06,95%CI:—4.58~4.70,P0.00001);术后患者Harris评分明显提高(MD=3.01,95%CI:—0.82~6.84,P0.00001)。结论:FTS应用于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治疗,显著减少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患者满意度及Harris评分。由于可纳入研究对象质量总体不高,该结论尚需严格设计的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高原人群血红蛋白浓度对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的影响。方法连续录入2015年度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常规体检人群共计10328人次,排除18岁以下及80岁以上、明确贫血、严重肝肾功异常、严重心肺疾病及肿瘤患者及资料不齐全等情况,最终纳入共计5644人。所有患者采集血压、血样饱和度、体重指数、脉率、血常规、肝功、肾功、血脂、血糖、尿酸等常规体检项目。比较不同血红蛋白浓度组血尿酸水平的变化及不同性别慢性高原病患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结果根据血红蛋白水平分为以下五组,1组HB140g/L;2组140g/L≤HB160g/L;3组160g/L≤HB180g/L;4组180g/L≤HB200g/L;5组HB≥200g/L。血尿酸水平分别为:1组为278.04±83.16umol/L;2组为293.87±72.50umol/L;3组为351.84±85.82umol/L;4组为398.48±83.13umol/L;5组为434.93±89.69/L。随着血红蛋白浓度的升高血尿酸水平也进行性升高,而且所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女性CMS患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非CMS人群的3倍(36.2%与12.1%,p=0.00);男性CMS患者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也显著高于非CMS人群(64.22%与36.1%,p=0.00)。同时,男性CMS患者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CMS患者(64.2%与36.2%,p=0.00);男性非CMS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也显著高于女性非CMS患者(36.09%与11.98%,p=0.00)。结论高原地区人群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显著高于平原地区,这一现象与慢性高原缺氧导致血红蛋白浓度的升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藏族孕产妇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于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就诊的藏族子痫前期孕产妇95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161例正常藏族孕产妇作为对照组。通过对产妇临床一般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研究并发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及寻找对预测其发生的可靠的指标。结果 (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周(OR=2.376)、ALT(OR=1.332)、AST(OR=0.802)、白蛋白(OR=1.212)、血镁(OR=0.51)、凝血酶原时间(OR=7.689)、D-二聚体(OR=4.596)、纤维蛋白降解产物(OR=0.619)、APRI(OR=0.000)、ALT//AST(OR=0.008)、WBC/RBC(OR=0.000)均为子痫前期的危险因素;(2)APRI预测子痫前期的AUC为0.694,当截断值取0.2464时,预测子痫前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6%和74.8%.结论肝功、血镁浓度、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纤维蛋白降解产物、APRI、WBC/RBC可用于预测藏族孕产妇子痫前期的发生,其中APRI的预测价值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西藏高原地区藏族居民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世居西藏拉萨及周边地区18-75岁藏族居民1485例作为受试者,进行调查问卷并收集相关体检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485例受试者中,最终纳入1379例,其中120例符合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总体患病率为8.1%.其中男性49例,患病率5.06%,女性71例,患病率13.73%.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呈上升趋势(P=0.000)。年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在血糖正常组与糖尿病前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肥胖是西藏藏族人群糖尿病前期的危险因素。结论西藏高原藏族人群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8.1%.年龄、体重增长是糖尿病前期的危险因素,应对老年肥胖人群及早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及健康管理,有效降低糖尿病的患病率及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西藏地区高原世居藏族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以下简称PLC)的发病情况,并用医学统计学方法对其发病情况进行分析,为西藏卫生部门及肿瘤专业临床医生制定关于PLC针对西藏的一、二级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肿瘤科2012年9月至2016年9月同期入院并确诊为PLC的208例西藏高原世居藏族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应用X2检验。结果 208例病例中有男性159例(76.44%),女性49例(23.56%),男∶女=3.16∶1。年龄分布为46-65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136例,65.4%),平均发病年龄54.69±0.79岁,其中男性为55.23±0.86岁,女性为52.96±1.88岁;不同职业中以农民人群最多(83例,39.90%)),僧人最少(2例,0.96%);男性伴肝病比例明显高于女性(P=0.001);有肝炎病史者185例(88.9%),其中伴乙肝152例(73.08%),伴酒肝66例(31.73%),同时伴乙肝和酒肝者37例(17.79%),伴肝包虫者3例(9.1%),无肝病史者23例(11.05%)。208例PLC病例中农民乙肝患病率高于公务员(P=0.027),农民乙肝患病率高于工人(P=0.016),公务员酒肝患病率高于农民(P0.0001);农民酒肝发病率高于工人(P=0.005);牧民酒肝患病率高于工人(P=0.016);公务员酒肝患病率高于牧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世居海拔以3001-4000m为主(128例,61.5%)。结论西藏地区高原世居藏族PLC发病人群以男性为主,主要为伴乙肝病史的中年男性农民和伴酒肝病史的中年男性公务员人群,其主要发病年龄段与内地和国外无明显差异;其中不同年龄、性别、职业、肝病史与PLC的发病存在一定的关系;其中僧人极低的PLC发病人群是否与饮食有关,该区肝包虫的高发病率与PLC的发生是否有相关性,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2.
<正>目的:就住院病人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予以研究,旨在为医院慢性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使用《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对新疆某两家三级综合医院188例住院病人进行调查。结果:住院病人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为17.0%。慢性病防治素养测评平均得分为(6.28±2.91)分,测评题中知晓率最低的题是“食用豆制品的好处”(14.9%)。住院病人的性别、学历层次和住院科室在慢性病防治素养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学历层次(OR=0.385, 95%CI:0.190-0.781)和住院科室(OR=0.489, 95%CI:0.279-0.857)是影响住院病人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的显著性因素(P值均<0.05)。结论:本研究中住院病人的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偏低,需进一步加强对低等教育水平和非内科病人的健康教育,提升其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TCD)得到的搏动指数(PI),分析其与颅内小血管疾病局部血流动力学诊断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的相关因素,为MCI的早期诊断提供更好的依据。方法:通过对某社区参与老龄化研究,选取其中符合轻度认知障碍诊断标准205名老年居民进行经颅多普勒和磁共振成像检查。分析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MCA PI)与脑白质病变(WML)、腔隙性脑梗及脑内微出血等疾病的诊断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MCA PI)与重度脑白质病变(WML)相关,比值比(OR值)1.33,95%置信区间1.04~1.70,P=0.02。在最优截止MCA PI处,曲线下方面积为0.70(95%置信区间0.60~0.80),重度WML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4.9%和85.6%。大脑动脉搏动指数(MCA PI)与腔隙性脑梗、脑内微出血等疾病的诊断指标之间没有相关性。结论: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与MCI有一定相关性。经颅多普勒超声能为社区中进行选择性磁共振成像扫描检测WML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苏州市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老年人群代谢综合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MS)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根据某医院老年人2552例体检结果,按照不同年龄段分析高血压、血脂异常、体重超重、高尿酸血症及血糖异常等MS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检出高血压1113例(43.6%),血脂异常494例(19.4%),体重超重775例(30.4%),高尿酸血症330例(12.9%),血糖异常458例(17.9&);符合MS诊断标准249例(9.8%).结论:应针对老年人群MS相关危险因素及时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西藏居民安全与急救素养平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进行健康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和pps抽样方法抽取我区居民1739人,采用统一问卷进行入户式调查。结果西藏居民安全与急救健康素养水平为8.57%,不同性别、民族、年龄组的居民,安全与急救健康素养水平无差异(P0.05),城市居民安全与急救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农村居民(χ2=50.360,P0.05),不同文化程度(χ2=20.489,P0.05)、职业(χ2=11.147,P=0.011)、常住人口数(χ2=13.541,P=0.001)、家庭年收入级别(χ2=15.058,P=0.002)的居民安全与急救健康素养水平不同。结论西藏居民安全与急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居住地、文化程度、常住人口数是西藏居民安全与急救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进一步提高西藏居民安全与急救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分析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VIP)、Pub Med等数据库中检索有关穴位注射治疗寻常型痤疮的随机对照试验,将收集到的文献按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并按照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软件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mete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626例患者,穴位注射及其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寻常型痤疮总有效率优于西药组[OR值3.92,95%CI(2.36, 6.53),P0.00001];单纯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寻常型痤疮总有效率优于西药组[OR值5.02,95%CI(1.88,13.44),P=0.001];穴位注射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寻常型痤疮总有效率优于西药组[OR值6.59,95%CI(2.59,16.76),P0.0001]。结论:穴位注射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明显优于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关爱型社区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亚急症治疗效果。方法:1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关爱型社区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满意度、疾病相关知识了解度。结果:观察组血压为(158.6±5.1、96.4±3.6),明显高于实验组血压为(143.2±3.6、84±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度93.9%,高于观察组满意度6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疾病相关知识总体了解度,实验组总体了解度96.2%,高于观察组总体了解度6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爱型社区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亚急症在治疗中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改善患者生活习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对4种生物医学类科技期刊所发表1658篇论文题名的字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生物医学类科技期刊论文题名字数超过20个汉字达70.39%(1167/1658)(95%CI68.19%~72.58%),其中以论著类论文最为明显。与之对照的非生物医学类论文题名字数超过20个汉字也有24.86%(134/596)(95%CI21.39%~28.70%)。为此,根据本研究结果,作者认为,应放宽对科技论文题名字数的要求,建议以不超过30个汉字为宜。  相似文献   

19.
探讨汉族人群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CD235Met-Thr变异与高血压合并脑梗塞发生的关系.采用突变基因分离聚合酶链反应(MS-PCR)方法检测82例高血压合并脑梗塞患者(BI)、67例单纯高血压患者(EH)和95例健康对照者(C)的M235T等位基因型.BI组AGT基因T/T基因型频率和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720和0.811)显著高于C组(分别为0.516和0.700,P<0.05)和EH组(分别为0.537和0.716,P<0.05).结果提示,AGT基因CD235Met-Thr变异增加了汉族人群高血压合并脑梗塞发病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基于补肾疗法拟方对治疗慢性HBV携带者的抗病毒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相应数据库。收集有关中医以补肾疗法为主拟方治疗慢性HBV携带者的RCTs,检索时限均为各库建库至2019年4月2日。由评价员收集数据,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最后采用RevMan5.3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RCTs,共计192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基于补肾疗法拟方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提高HBV-DNA较基线下降2log率[RR=4.72,95%CI(3.58,6.23),P0.00001]、血清HBV-DNA转阴率[RR=3.24,95%CI(1.73,6.07),P=0.0002]、HBeAg阴转率[RR=2.14,95%CI(1.25,3.66),P=0.006]、HBeAg血清学转换率[RR=2.22,95%CI(1.29,3.82),P=0.004]均优于对照组,且各指标的亚组分析显示中医基于补肾疗法拟方在治疗48周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提高HBs Ag阴转率[RR=1.53, 95%CI (0.24,9.63),P=0.64]的效果则与对照组安慰剂相当。结论:中医基于补肾疗法拟方对于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具有较强抑制病毒复制和实现HBeAg血清学转换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疾病的进展。本次研究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的限制,确切结论尚需开展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