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有效保护高层建筑内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采用PHP和my SQL数据库技术设计了一个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建筑灾情远程监控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建筑内环境参数和建筑结构参数的实时采集,传感数据经灾害判定算法处理分析后,将结果以Web形式发布,用户可以通过移动或固定终端远程登录监控系统网页查询建筑灾害信息,并可通过网页对监控系统进行远程控制。  相似文献   

2.
围绕质量检测机构产品抽样移动业务管理系统展开讨论,采用智能手机作为系统的使用终端,利用Mi-crosoft SQL 2005CE Edition作为移动数据库,通过远程数据访问同步(RDA)技术与服务器数据库进行数据交换,使得用户可以在手持终端(智能手机)上获取所需要的检测业务数据,为用户提供全面、便捷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3.
卞咸杰 《现代情报》2015,35(6):43-48
科技论文共享平台的数据具有数据来源多样、数据增量大和非法访问潜在性增加等特点,为了解决平台运行中数据访问与数据操作存在的安全问题,通过从数据库设计与代码设计层面解决了数据访问层面的安全问题;从信息加密、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层面解决了数据操作层面安全问题,使系统的数据访问限定在设定权限范围内,并通过参数操作数据,避免了数据被非法操作。通过合理的安全策略控制,有效地保障移动互联网科技论文共享平台实际投入使用后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终端节点自组网与数据远程传输的总体方案设计与特点,以及终端数据采集节点,中继节点与远程传输模块设计,提出了如何利用ZIGBEE技术实现终端自组网并进行数据采集,利用CAN_GPRS实现远程双通道数据传输,进而实现大范围的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5.
基于HTML5+jQuery Mobile的移动Web应用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iphone、Android等智能设备的迅速普及,移动Web技术逐渐成为关注的新热点,传统信息类和电子商务网站因市场需求向移动终端转移。使用jQuery Mobile和HTML5做移动Web应用开发,具有开发简单,发布周期短、跨平台跨设备的优点。文章对jQuery Mobile和HTML5的移动Web应用开发做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基于ARM10平台的嵌入式Linux,研究了嵌入式Web服务器的设计,并成功实现了对嵌入式Web服务器的远程访问。  相似文献   

7.
针对移动终端由于频繁迁移而带来的跨域访问中数据访问稳定与安全问题,提出一种支持细粒度授权的角色映射跨域访问委托模型。模型通过委托实现云服务器中管理节点对移动节点在申请服务时的交互困难问题进行监控管理,结合已有的量化角色技术,将映射角色集进行量化处理,实现细粒度的角色映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安全性,能够实现在移动终端跨域访问过程中终端节点的准确定位,降低了恶意节点申请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如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诞生了相应的移动终端应用软件,如今人们越来越依赖于手机,因此许多应用趋向于移动化。基于移动终端涌现出了种类繁多的移动医疗APP,为百姓提供着便捷及时的医疗资讯和诊疗服务,但同时也给各医疗患者带来困惑,不知道选择何种移动应用,也不知道如何获得各医疗机构的APP,同时各医疗结构都在建立自己的APP,使得患者的手机端安装了很多APP,给患者带来不便,本文将通过介绍通过云端开发工具APICloud整合开发区域移动医疗信息平台,将各医疗机构的应用数据集成在一起,患者只需要登录应用平台,就可在移动端访问各医疗机构,获得需要的医疗信息数据,还可根据相应数据生成的分析报告,帮助患者了解就医的情况。通过架构统一的区域移动医疗信息平台既可实现资源全面整合和共享,又能减少患者看病费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如何解决Web上的数据存储来提高数据访问的速度,介绍了一种数据岛技术,并对数据岛在Web上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面向移动终端的网站无障碍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梦玄  赵英  范娇颖 《现代情报》2016,36(5):110-116
随着近年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移动终端成为人们上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而当前大多数网站均针对桌面端设计,在通过移动终端访问时会遇到许多可访问性问题。W3C针对移动网站的建设提出了相关的最佳实践规范,但这些规范都不是针对移动网站的无障碍设计,且近几年移动互联网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还没有适用于当前移动互联网环境的移动网站无障碍设计标准。本文结合WCAG、MWBP和MWABP,从导航与链接、页面布局、页面定义和用户交互4个方面,总结归纳出了可适应于移动网站无障碍设计的相关准则规范,并以中国残疾人服务网为例,进行了移动网站无障碍设计实践。本文主要从设计和技术角度,对移动网站的无障碍访问进行了分析,所得设计准则和实践对网站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国铁机车信号信息转接装置在铁路一线远程监测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可靠的数据传输协议和掉电保护电路,实时并可靠地记录机车信号车载设备的运行数据,并通过移动互联网向终端发送机车信号车载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当机车入库后(WLAN有效),自动向地面服务器转储本次机车运行的所有数据。信息转接装置为铁路车载信号设备的远程监测提供了可靠的数据通道,在节省了大量铁路电务维护人力资源的同时,进一步地保证了铁路运行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大学院校的扩招,每年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这也就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应用Android技术,设计并实现了沈工就业小助手。系统功能包括:公司可以发布招聘信息,搜索人才;学生可以用系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笔试面试模拟、投简历应聘等;学校可以进行就业指导和就业信息统计,让学生、学校、企业随时随地的掌控就业信息。该系统涉及Android程序开发技术、Web Service访问技术。通过测试,系统在Android4.0及以上版本的移动终端平台下运行稳定,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周安娜 《科技广场》2009,(7):106-107
本文介绍了应用防火墙对Web应用保护的实现方法,它成功地提高了整个网站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证了用户的安全可靠访问,避免了黑客绕过网络防火墙攻击Web应用的可能.在网站信息化建设中,应用防火墙将会发挥更大的安全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Struts、Spring、Hibernate、Ajax框架设计了图书管理系统,实现了用户界面、业务处理和数据访问的分离。系统Web页面的设计采用Ajax技术,数据持久层的设计通过Spring与Hibernate的集成完成,业务层与表示层的设计通过Spring与Struts的集成完成。实际应用表明,SSHA整合架构发挥了各框架在各个层次上的优势,降低了开发的难度,提高了Web页面的访问效率,在可维护性、交互性上较之一般的J2EE开发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移动终端的不断发展和移动应用需求的增多以及无线网络不断的扩展,学生采用移动终端进行学习成为当前一个很流行的方式,App做为课程学习的方式已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应用形式。现在各高校都已经建立了在线课程平台,学生通过PC端可以访问和学习课程,但无法迁移到手机端来很好的学习,那么如何将已有的在线课程平台生成移动应用来方便学生学习。介绍了利用移动端开发工具APPCan平台实现在已有的在线课程平台开发其移动端App,介绍了课程平台APP的开发的过程和思路,同时推动了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医学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推进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0,(8)
针对近年来配电终端调试任务越来越繁重、调试周期越来越短以及自动化人员人手不足等现状,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配电终端远程调试系统,现场工作人员通过移动客户端即可获取主站接收的遥信遥测数据并独立进行调试验收,无需主站人员配合,解决调试效率低下问题。现场应用证明效果良好,在行业内具备实用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终端已进入人们的生活,而传统的网页开发技术很难适应这种小屏幕界面,HTML5的问世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难题。介绍了HTML5的特性并提出了简单明了、可订制性、以用户为中心的移动Web设计原则。HTML5新增的视频、音频、画布、离线应用等功能为网页开发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曙光。新技术不仅能很好地适应移动终端界面,而且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代码冗余,提高了设备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PhoneGap和jQuery Mobile两种 Hybrid App开发中常用的框架技术,并将其应用到高校课程群移动学习平台。通过对学习平台功能需求进行分析,设计了相应的功能模块。在开发模式上选择M VC模式,采用主流开发技术实现架构,对开发中存在的几种关键问题,如移动开发中的跨域数据通信、移动终端数据加载和系统配置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基于角色访问控制的移动工作流平台设计模型。借助于角色网络理论,通过角色访问控制技术将角色、权限、用户和任务等之间的关系体现出来。介绍了移动工作流技术,把移动工作流技术与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技术结合,并且在软件平台设计中体现出来,有利于远程办公,方便企业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依据物联网体系架构,选取合适的技术路线,设计出灭火救援指挥平台总体方案。根据本方案,平台分为数据采集系统、数据服务中心和应用终端三个功能子系统,三者之间通过3G网络连接;其次,本文分别对三大功能子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建设方法进行详细阐述,数据采集系统为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网络,针对灭火救援现场战斗的特点,采取簇树形混合组网,并设计网络节点,实现对战斗现场中人员、器材装备和环境信息的感知;数据服务中心由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及一系列中间件组成,提供跨层的支撑技术,实现数据存储和数据的共享应用;应用终端解决如何通过Web方式访问系统,并设计了相应的功能模块,利用灭火救援现场实时动态图实现数据的合理应用。以无线传感网络为基础,建设一个能为指挥员提供全面信息的指挥平台,实现对物理世界中的人、物、环境之间的感知、连接和信息交换,使指挥员能够快速、清晰、全面、客观的掌控灭火救援战斗现场,保障战斗人员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