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德国大学学术组织的发展与历史演变,重点分析了德国大学典型的学术组织结构和20世纪60年代以来德国大学学术组织的创新与改革,总结了从中得到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组织进化理论的眼光审视了德国大学近三百年的发展历程,从中抽象出德国大学作为一种制度的基本规则,并运用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和梳理勾勒出德国大学历史发展背后的脉络.本文指出,德国大学的制度核心,即对德国大学系统构成起到基础性作用的制度规则主要是:国家与大学紧密联系,却又不损害大学本身的学术自由;德国大学在知识上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并倡导研究与教学相统一;最后,在德国分权化的政治背景下,大学之间的自由竞争推动了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学术还是为职业?--德国大学学习传统及其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初形成的德国现代大学以突出科学研究而著称,大学的学业因此具有明显的学术取向。这种学术型大学对学术的贡献有目共睹,但却忽视了大学教育的职业预备功能。而在大众高等教育时代,多数大学生的求学主要是为了未来的职业发展。德国大学重学术的教育传统与现代社会对大学教育期待之间的矛盾,是当代德国大学教育中长期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大学组织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环境的变化不断演绎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而这种文化特质逐渐丰富、形成和发展了大学制度.从中世纪大学的行会文化、德国大学的学术自由,现代大学的世俗化转型,都引起了大学制度的组织变革.由于大众化时代管理文化的兴起,形成了大学组织的科层化、绩效制及特色化发展的特点,使院校研究作为一种组织文化和制度设计应运而生.我国的院校研究应进一步加强其组织设计的规范性,使之内化为大学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并进一步培育院校研究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5.
自治·自由·责任:马克斯·韦伯的大学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20世纪前后德国大学面临的难题和危机,马克斯.韦伯以其独特的学术视野分析了危害德国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根源,反对大学的官僚化制度,捍卫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传统,恪守大学讲坛上“价值中立”,呼吁学者们树立以学术为志业的责任感等。韦伯的大学理念无疑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化对现代大学本质及特征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6.
胡娟 《教育研究》2021,42(3):90-102
通过精神和制度两个维度,对18、19世纪德国大学的治理现代化进行研究.精神维度主要考察大学作为社会基本组成单位的自主意识,制度维度主要考察大学作为社会基本行动单位的运行方式.在精神维度,德国大学充分体现了理性与自主的品质,发展了大学的新功能,解决了大学在新时代的合法性问题.在制度维度,德国大学采取了理性有效的组织原则、创建了学术科层制的现代大学治理模式并适当建立了组织边界.德国大学治理问题与德国早期"法治国"的法治背景有关.  相似文献   

7.
十九世纪的德国大学是当时世界高等教育的典范,英、法、美、日等国均受其大学观念与办学模式的影响。德国大学对美国产生影响的三种主要媒介是:留学、教育考察、书籍。德国大学观念——学术自由与纯学术观念对美国大学的影响尤为深远。  相似文献   

8.
"编外讲师"(private docent)制度是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以及以柏林大学为样板的所有德意志大学的一种制度创新,是19世纪德国大学的现代转向的标志,是德国大学学术自由最为本质的制度保障。"编外讲师"到教授的晋升是通过"大学学部提名"、"直接磋商"、"政府任命"等三个步骤实现的,是德国学者进入学术生涯的起点,"编外讲师"的存在对19世纪德国大学的学术兴盛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中世纪大学争取自治、实现大学集体的学术自由,到德国大学提出大学的学术自由,包括教师的教学自由、科研自由和学生的学习自由的基本原则,再到美国大学所强调的学者言论自由,大学学术自由理念的内涵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梳理西方各国大学学术自由理念的发展历史,归纳其本质,对分析当今阻碍我国大学学术自由的因素、探索我国大学学术自由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德国学术性大学以其崭新的教育理念和独具风范的办学模式,开创了德国大学的新风,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学术的进步,这对世界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自2005年起,德国开始实行卓越计划,旨在提高大学科学研究和学术创新.卓越计划提高了德国大学的科研水平,促进了卓越人才的培养,加强了大学与社会的联系,促使德国大学更加走向国际化.但也因其带来科研经费不足、碎片化趋势、对人文学科的冷落等问题而饱受诟病.梳理卓越计划的发展路径,分析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探讨当前中国高校改革在外部条件层、中间决策层和学校实施层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2.
讲座制和学系制是西方大学管理结构中的两种典型的基层学术组织模式。形成于19世纪德国大学的讲座制确立了现代大学的科学研究职能,并对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美国大学对讲座制进行继承和发扬,形成如今的学系制。二战后,美国逐渐代替德国成为新的世界高等教育中心,并反过来对德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借鉴和创新是两国大学相互影响和发展的主线。  相似文献   

13.
<以学术为业>是马克斯·韦伯一篇著名的演讲稿,不仅展现了20世纪前后德国大学面临的难题与危机,还深刻阐发了马克斯·韦伯的大学观.韦伯一方面看到官僚化对德国大学学术自由传统的破坏,另一方面也看到了这种趋势的必然性,他呼吁教师做到价值中立,认识到理智化过程的两面性,积极承担起自己的学术职责,实现自己内心的积极自由.韦伯的大学现实质上是现代性中的大学如何维护学术自由的问题.对当今的高校管理工作者和教师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讲座是德国大学的重要学术组织形式,讲座制是德国高等教育体制的重要特征。在高等教育体制高度趋同的德国,大学教师的职业发展模式体现了这种制度的本质和核心,教师的聘用、晋升和任命是构成这种模式的关键因素。在教育大众化和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传统体制弊端日益显现,改革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发源于中世纪大学的讲座制,是19世纪大学中一种重要的基层学术组织形式,柏林大学讲座制的确立赋予讲座制现代意义的标志,确立了教授在大学中的核心地位和近现代大学教育与科研相结合的新职能,促进了德国大学科研和教学水平的大幅提高,对世界上众多研究型大学的改革和发展产生重要启示和影响。我国高校可借鉴柏林大学讲座制中的合理成分,正确处理教学和科研职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德国大学改革问题的组织理论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组织理论的角度总结出德国大学在组织结构和决策机制两方面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大学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本文的分析表明,德国大学作为“专家组织”,其“分散式”组织结构和现有决策机制中的“决策壁垒”,是改革问题产生的两个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17.
学科作为现代大学组织结构的基础于17世纪开始发展,19世纪基本成型,这一制度化过程主要发生在哲学院。哲学院与哲学学科的发展带来了德国大学的崛起,在知识与制度两方面促进了新学科的形成,并通过讲座与研讨班制度塑造了现代大学的学术生活。进入20世纪,哲学院及其所代表的知识统一性面临危机,学系制等以学科为界分的组织形式渐占优势。  相似文献   

18.
面对18世纪德国大学的糟糕状况,19世纪初普鲁士教育大臣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Humboldt,1767~1835)从其新人文主义思想出发,提出了新的大学理念,即"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并在一些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筹建了柏林大学,通过国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使得19世纪的德国大学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1990年东西德统一后,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对德国大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应对挑战,德国大学开始了一场深入而全面的改革,在建立一体化的高等教育体制、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大学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吸引社会力量支持大学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将德国大学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0.
从大学的发展看未来大学的理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描述了大学的发展和未来大学的理想。列举了美国、德国大学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社会经济、政治和化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自治权和学术自由是大学发展的支柱,未来大学的理想就是要从价值定位、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以及反映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来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